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人文 > 学海拾遗 > 正文

老子论“精、气、神”

    更新时间:2015-07-24 09:28:51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古代中医学说认为,“精、气、神”这三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它既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又是人体生理复杂的功能表现。古代气功家也很
古代中医学说认为,“精、气、神”这三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它既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又是人体生理复杂的功能表现。古代气功家也很重视“精、气、神”,声称: “上药三品, 神与气精”。( 《道藏》洞真部) 练气功,就是通过“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的具体步骤,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老子对于古代气功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他对“精、气、神”三者及其相互的关系,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老子论述“精”在人体中的作用:“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五十五章)从养生的目的出发,老子既重视精的作用,同时也重视气的效能。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结聚真气,使身体柔和,达到保健的目的。老子又说: 心使气日强。”(五十五章) 心是气的主宰,因为练气功的时候,精神意识是能够控制气的运行的。《胎息经》(《道藏》洞真部)说:“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元代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同上) 说:“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这都是对老子“心使气”的最好解释。“强”者,通过练气功使身体强壮也。老子充分认识到气在人体中的作用,故既倡导“专气致柔”于前,复宣称“心使气曰强”于后。

“精、气、神”(资料图)
对于“精化为气”的现象,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大致上也已模糊地察觉到了。老子说: 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精之至也”,指元精充盛,“和之至也”,指元气淳和,例如:“冲气以为和”。( 四十二章)嗄,《玉篇、口部》:“嗄,所讶切,声破也。”赤子整天号哭而小嗓门不沙哑,这是何故?“精之至”导致“和之至”,即精化为气,保护赤子的嗓门不沙哑也。这里,我们可以依稀看到老子学说中透露出的“精化为气”的迹象。
气功家常说的“练气化神”,大抵是指通过练功积聚真气( 或曰元气),打通督脉,补益脑髓,从而使人神志清明。老子对“神”也很重视,他说: “谷神不死”。(六章) 意即养神才能不死。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说:“《想尔注》:‘谷者,欲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不死。”( 《双剑渗诸子新证》)
老子重视养神,并且又认为只有在培养元气的基础上才能养好神。“神”是在气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气,“神”无所寄托;只有依赖气,“神”才能发挥它的功能。老子说:“ 神得一以灵,……神无以灵将恐歇。”( 三十九章)这里的“ 一” 指的是什么?唐代成玄英说:“ 一,元气也。”( 见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引成说) 老子的意思是说,“神”只有依靠元气才能“灵”,即发挥它的功能。相反,“神”一旦失去元气的滋养,它的功能也就干涸枯萎了。《太平经》说: “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气亡则神去。”《云笈七签》卷五十九引《延陵君修养大略》:“精者身之根,根者气之位。精全则气全,精泄则气泄,气泄则神乘而去之。” 所谓“气泄则神乘而去之”,用来解释老子的“神无以灵将恐歇”,是恰到好处的。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学海拾遗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