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传奇 > 正文

驻马店西平县概况

    更新时间:2015-01-01 15:24:19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地区北端,东邻上蔡县,西接舞钢市、舞阳县,南依遂平县,北连漯河市及郾城县。地处北纬33°10'~33°32'
驻马店西平县概况
 一、境域概貌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地区北端,东邻上蔡县,西接舞钢市、舞阳县,南依遂平县,北连漯河市及郾城县。地处北纬33°10'~33°32',东经113°36'~114°13'之间。县境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32公里,全县总面积1089.77平方公里,2012年末耕地面积78883公顷。2012年辖2个街道办事处5镇12乡和老王坡管委会及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下辖 264个村委会2886个村民小组,20个社区居委会170个居民小组,有1230个自然村。全县居民870124人,其中农业人口767495人,占总人口的88.2%。有32个民族,其中汉族最多,回族次之。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98人。
    西平县历史悠久。西周时为柏皇氏后裔封地。春秋前期为柏子国,后归楚国。战国属韩,西汉初年置西平县,隶豫州汝南郡。直至民国,数经易名及撤、置。1949年8月,属信阳专区。1965年6月改属驻马店专区,1970年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属驻马店市。
    县境地势西高东低。伏牛山余脉自县境西南绵延入境,形成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海拔最高550米,最低53米,平均59.9米。西部为浅山区,有大小山峰10余座,峰峦叠嶂,树木葱郁,山泉流泻,风景秀丽,又有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时期酒店冶铁遗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中部和南部有3个缓岗。东为平原,平原中有号称西平“八大坡”的洼地,其中最著名的是东部的老王坡,面积140多平方公里,明嘉靖以前为水势浩淼的湖泊,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内有名的滞洪区和县内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的洪汝河系。较大的有洪河、柳堰河和淤泥河。洪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1999年继老王坡滞洪区之后,又在上游建成杨庄滞洪区,两滞洪区为减轻下游洪水压力起到很大作用。
    西平县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暖秋凉,夏热冬冷。气候年季差异较大。年平均降水量774.3毫米,平均气温14.9℃,年平均日照2157.2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21天。
    西平县土地肥沃,土壤有黄棕壤土、潮土和砂姜黑土3类,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油菜、花生、红薯、大豆等。矿产资源较贫瘠,且大多不具有开采价值。地下热水在长寺至仪封断裂带位置,深埋700米~1000米,属30℃~40℃中低温热水,是境内平原区重要潜在资源之一。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6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33亿立方米,地下水(浅层)1.29亿立方米。
    境内有古文化遗址24处、古墓葬28座、古建筑11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11处。西平县西部山区属伏牛山余脉,西与风景名胜九头崖相连,南与“中原盆景”嵖岈山相望,有大小山峰10余座,峰峦叠嶂,树木葱郁,山泉流泻,风景秀丽。棠溪峡、蜘蛛山等自然景观奇特,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按照全国旅游资源普查标准确认,西平县旅游资源达到世界级的9处、国家级的12处、省级的53处、市县级的188处。西平棠溪源风景区规划区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已向景区投入大量资金,棠溪峡风景区旅游设施基本完善,2004年5月1日对游人正式开放。2007年,西平被定为“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和“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为西平县的旅游文化增加新的亮点。
    西平县自古至今人才辈出。东汉有“拒关直谏”的名臣郅恽、太尉李咸。魏晋有太常和洽、中书令和峤。元代有创作《张羽煮海》的杂剧作家李好古。明有屡建奇功的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王诰。清有武状元张凤鸣。民国有反对袁世凯帝制的参议院议员陈铭鉴,有在30年代将《红楼梦》译成法文传入欧洲的郭麟阁,三、四十年代我国早期诗歌运动有影响的诗人于赓虞,血战台儿庄的抗日名将阎廷俊。新中国成立后有著名音乐家陈铭志、武秀之,眼科专家赵雁冬,捐巨资助学的美籍华人刘明贵,解放军陆军少将武尽法,外交家傅学章等。
    二、经济发展
    1980年社会总产值2.3亿多元,至1985年上升到5.1亿多元。1986年后,西平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改革力度不断加强。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93353万元(现行价,下同),为1986年25308万元的7.7倍(按可比价计算,下同);财政收入完成10338万元,为1986年1270万元的8.14倍。2001年~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74元,年均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15.1万元,增长9.7%。2006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4%。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7%,涨幅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逐步回落,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98.5%,涨幅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0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9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2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为28.5︰39.6︰31.9,二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1.8%。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2︰39.5︰28.5。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拉动经济增长0.5%;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8.6%,拉动经济增长6.4%;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7.3%,拉动经济增长4.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4%,同比上涨3.4%,从2010年7月开始呈现环比上升,11月呈现同期增长5.7%,环比上升1.1%。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106.1%。2010年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61.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47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8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087人。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13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0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5.84亿元,增长14.1 %;第三产业增加值40.13亿元,增长12.9%。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0.5:40.5:29。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7%,拉动经济增长1.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2.7%;拉动经济增长5.74个百分点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4.6%,拉动经济增长3.78个百分点。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为20086元。
    农业  1978年以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多种经营快速发展。1985年农业总产值2.3亿多元,比1980年增长57%,平均年递增9.5%。1985年粮食总产量3亿多公斤,比1980年增长59%。1986年以来,随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县以小康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按照“一优双高”农业的要求,围绕建立“农业十大商品生产基地”目标,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强力实施富民工程。2000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08697万元,为1986年的4.04倍。1988年~2000年,全县投资6045万元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面积达1.43万公顷。2000年全县机电配套机井15395眼,有效灌溉面积4.5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48.93万千瓦,为1986年的3.3倍;粮食总产量37616.2万公斤,为1986年的1.9倍;油料总产量1911万公斤,为1986年的1.65倍。“农业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温棚农业、林果基地、平原绿化、畜牧养殖均有较快发展。以专业村、专业户为基础的规模经营和区域经济正在形成。各类畜禽的存栏和出栏量均有大幅度增长。2000年肉类总产量9.4万吨,畜牧业产值96312万元,为1986年的8.6倍;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6年的18.30%提高到46.15%。
2001年~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稳步上升。“十五”期间累计产粮315.3万吨,与“九五”相比净增84.5万吨,年均递增13.6%。200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89.1万亩,与“九五”相比净增25.5万亩,2005年粮食总产量71.2万吨,平均单产376公斤,粮食总产量比2000年增加33.6吨,增长89.2%。2005年油料总产3.83万吨,比2000年增加19183吨;烟叶产量3767吨,比2000年增加1913吨;棉花产量370吨,比2000年增加165吨;蔬菜总产量55.7万吨,与2000年基本持平。畜牧业快速健康地向规模化、优质化生产发展。2005年肉类总产量135879吨,比2000年增加41790吨,增长44.4%,年均递增7.6%;禽蛋产量50730吨,比2000年增长65.5%;2005年末生猪存栏128万头,比2000年增加47.3%,生猪出栏148.5万头,比2000年增加39.3%。畜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4.9亿元增加到20005年的11.0亿元,年均增长17.6%,2005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全部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8.7%。“十五”期间,第一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5.7亿元,2005年完成增加值22.6亿元,年均增长12.8%。西平县在此期间被评为全国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百强县,被确定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71.2万吨,平均单产376公斤;油料3.83万吨,比2000年增加1913万吨;棉花370吨,比2000年增长165吨;蔬菜55.7万吨,比2000年增长20万吨。畜牧业向规模化、优质化、商品化发展。2005年肉类总产量13.7万吨,比2000年增加4.2万吨,增长44%;禽蛋产量5.1万吨,比2000年增长65.5%;2005年末生猪存栏128万头,出栏148.5万头,比2000年增加39.3%。畜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4.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1亿元,年均增长17.6%。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5元。
    2006年,瓜果、蔬菜、药材等高效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畜牧生产方式不断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畜禽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粮食生产受到省政府通令嘉奖,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08年对农村实行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全年发放直补资金8549万元,亩均补贴84.72万元。西平连续两年被国家定为全国生猪生产调出大县。2010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9.1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96.9万亩,比上年增长0.6%,小麦种植面积97.92万亩,比上年增长0.69%,玉米播种面积97.7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4.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1.87万亩。2010年粮食产量83.93万吨,比上年增产1.04%,其中小麦总产45.2万吨,玉米总产38.6万吨。油料产量6.28万吨,比上年增产17.6%。肉类总产量10.3万吨,比上年增长1.3%,禽蛋产量5.6万吨,比上年增长1.08%,牛奶产量0.22万吨。全年出栏生猪105.4万头,年末生猪存栏88万头,比年初增长1.8%,能繁母猪存栏8.8万头。2010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9.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农用拖拉机4.3万台,农村用电量1875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6%。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4万亩。
    2012年开展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在二郎乡、盆尧镇、宋集乡落实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个,面积3.12万亩,同时推进二郎、宋集乡整乡整建制高产创建工作,落实整乡整建制高产创建示范片6个,面积6.2万亩。经省市专家测产验收,3.12万亩部级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579.8公斤,6.2万亩整乡整建制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520.5公斤。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51.83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01.26万亩,比上年增长0.76%,小麦种植面积98.71万亩,增长0.29%,玉米播种面积101.97万亩,增长1.62%;油料种植面积24.4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21.64万亩。全年粮食产量88.8万吨,比上年增产2.52%,其中,小麦总产46万吨,玉米总产42.8万吨;油料产量6.7万吨;蔬菜产量68.4万吨。全县共新建和扩建规模养殖场区62个,改造高标准畜禽规模场22个,总数达到626个。各乡镇根据自身畜牧业发展优势,不断提升规模养殖集聚效应,形成以二郎乡、人和乡、芦庙乡为重点的生猪养殖基地,以盆尧乡、专探乡为重点的蛋肉鸡规模养殖基地,以宋集乡为重点的肉鸭养殖基地,以吕店乡为重点的毛肉兔养殖基地,以出山镇、芦庙乡、谭店乡为重点的牛、羊养殖基地。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县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5%以上。全年肉类总产量10.8万吨,增长3.8 %;禽蛋产量5.8万吨;牛奶产量0.24万吨。全年出栏生猪109.2万头,年末生猪存栏97.7万头,能繁母猪存栏9.3万头。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 %;农用拖拉机4.3万台,农村用电量12691万千瓦小时。本年年末耕地面积78883公顷(1183245亩)。化肥施用量7.5万吨,比上年增长1.1%。2012年全县共投入资金568万元,整修路沟68公里,栽植各类树木246万株,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8.6万亩,义务植树145万株,种植优质杂果等经济林1800亩,完成中幼林抚育0.16万亩,林业育苗2200亩,在焦庄毛寨新建一个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盆尧、焦庄、重渠、宋集、出山五个乡镇已经通过了市政府组织的林业生态乡镇验收,获得了驻马店市林业生态乡镇的荣誉称号。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7.6%,林木覆盖率达24.44%,活立木蓄积量179.12万立方米,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工业  1978年之后,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工商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1985年有国营、集体工业单位105个。其中有电力、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纺织等10多个门类,工业总产值8412万元,比1980年增长1.5倍。1986年后,西平县工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企业自主权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形成机械、化工、建材、食品、轻工等支柱产业。90年代后,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由于受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之基础薄弱,负债率高和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大多数企业出现产品销售差、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滑。而个体私营工业得以长足发展。2000年,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5239家,工业总产值526749万元,是1986年11003万元的25.8倍。机械、酿酒、医药、化工、建材、轻纺、粮油加工等支柱产业形成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名优产品“豫坡”系列酒、“棠河”系列酒、“棠溪”宝剑、“茜平”电杆、“男儿风”西服、“美联”牌小麦通用粉等20种主导产品获省优、国优,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及东南亚等地。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135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44932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实现总产值664204万元,比上年增长5.5%。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10144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4093万元,比上年增长21%;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增加值166051万元,比上年增长2.4%。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上级认定有122家,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15137万元,同比增长22.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8956万元,同比增长17.8%,轻、重工业比例为62.5:37.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455969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7.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8017,实现利润总额105036万元。全年生产小麦粉2.7万吨,饮料酒10389千升,棉纱2.5万吨,机制纸及纸板20.2万吨,水泥34.6万吨,供电量完成74952万千瓦时。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78130万千瓦时。
    2012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完成830795万元,比去年增长18.2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677995万元,比去年增长21.2%,农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800万元,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定增长,2012年完成92500亿元,比上年增长33.3 %。项目建设在保持上年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又取得新进展。全年共洽谈引进各类项目10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9个,超5亿元项目5个,到位招商资金21亿元,其中,市里确定的12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5.2亿元。总投资11亿元的日东工业项目,一期项目当年建成投产,实现项目建设速度的新突破。全年争取各类政策性项目资金17亿元。
    交通邮电  2012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15.2%,货物周转量增长16.4 %。旅客运输量增长20.4 %,旅客周转量增长18.6%。2010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492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6.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5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万户。
    商贸  200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5385万元,为1986年的14倍。2005年在全市率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把量贩、超市、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延伸到农村,市场交易繁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8亿元,市场交易额15亿元。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29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7 %。
    财政金融   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38万元。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9132万元,财政支出43508万元。2010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61399万元,比上年增长95.2%。2012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09198万元,同比增长23.1%。地方财政支出(含上年结转、结余,年度中间上级转移支付、专项补助、财力补助和调入资金等)完成291342万元,增长21.3%。
    2000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8527万元,较1986年增长15.09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7268万元,较1986年增长24.45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5597万元,较1986年增长7.18倍。2010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491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9676万元,增长15.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779万元,增长20.4%。2012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5.5亿元,同比增长18.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7.9亿元,比去年增加5亿元,增长15.2%。  
    二、社会民生
    教育 1985年,全县小学发展到277所、初中105所(其中85所附设有小学)、高中11所,教职工6863名,在校学生14.4万名,占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一强;小学教育基本普及;幼儿教育已由城镇发展到大多数乡村;扫除文盲和成人教育也取得显著成效。1990年,西平县获国际扫盲奖;1998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河南省政府验收。200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9.9%和99.5%。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29所,在校学生163416人,教职工9697人,专职任课教师910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60人。2012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273所,教职工人数9581人,专任教师7795人,高级职称教师497人,中级职称教师3015人,在校学生总数159117人。年末全县普通高中3所,招生5071人,在校生13784人,毕业生419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招生2482人,在校生4096人,毕业生2994人。普通初中27所,在校生48488人,毕业生14841人。小学 158所,在校生74908人,毕业生1678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科技  1978年~1985年,完成省、地、县三级科委安排的科研项目145个,280多项科技成果分别获省、地、县科技成果奖。1995年,被河南省科委确定为“科普工作试点县”,1996年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2006年全县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923人。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三项费支出299万元。2010年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6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77人,全年申请专利18件,受权专利13件,科技成果推广31项。2012年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6个,申请专利91件,授权专利59件,科技成果推广43项。
    文化  1978年后,公社建立文化站,大队成立文化室,形成县、社、队三级文化网,并出现一些个体文化专业户。1985年,全县有专业剧团2个、业余剧团46个,剧院、影剧院22座,年发行图书390万册,广播喇叭入户率达97%以上。 2000年全县电视机约18万台,城乡有线电视用户1万余户。2006年末全县共有文化站(馆)26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96,广播人口覆盖100%。2007年新建“新农村书屋”20个,投资500多万元的县宣传文化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启用。7月6日,西平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嫘祖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并批准建立“中国嫘祖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冶铁铸剑文化研究基地”;“董桥遗址”、“小潘庄遗址”、“小孟庄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乡镇文化站20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物藏品707件。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5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
    卫生  1985年全县有全民、集体医疗单位300多家,医药卫生人员近3000人。1986年后卫生事业除全民所有制医疗机构外,个体医疗发展迅速,三级卫生网络得以完善。80年代~90年代全县开展计划免疫和爱国卫生运动,县内流行的血丝虫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被消灭,百日咳、白喉、麻疹基本消灭。2000年,全县医务人员2500多人;公办医疗机构21个,病床1000余张,卫生医务人员1400多人。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全县63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2010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病床床位2023张,卫生技术人员1644人。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73.7万人,参合率91%,全年补偿参合农民医药费8007万元。 2012年有卫生机构23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2214张。卫生技术人员171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全年参合人数700683人,参合率为98.5%,全年补偿参合农民医药费21109.2万元。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