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更新时间:2015-01-03 20:04:57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中原自古以来即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发源地。春秋时期出现的《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反映了
文学
中原自古以来即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发源地。春秋时期出现的《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反映了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文化风貌。其后,历代名家辈出,名作迭现。南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元、明、清时代,河南在文学方面渐趋衰落。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以后,河南文学进入了以新文学为主导的现代文学新时期。1919年,在开封创刊的《心声》和次年创刊的《青年》杂志首先冲破了封建文学一统的局面,宣布了河南新文学的诞生。这个时期的文学彻底革除旧文学的陈腐内容和僵死形式,猛烈攻击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勇敢地呼唤民主、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
1928年以后,中国文坛进入了以共产党领导的左翼革命文学为主流的新阶段,河南的新文学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1930年前后,宣传“普罗”(无产阶级)文学的书刊传入省内。pp 中共河南地下组织及党员作家积极活动,指导文学运动,共产党员魏伯 (原名王经川)、柳林 (原名王炤) 参与创办的《晨曦》、《山雨》,冯新宇主持的《河南民国日报》副刊《中原》成为河南左翼文学的重要阵地。于赓虞、尚钺、曹靖华、苏金伞、李蕤、陈雨门、师陀、姚雪垠、赵清阁、万曼、黎锦明、叶鼎洛等作家冲破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创办刊 物,积极创作,成为河南文坛的主流。这个阶段的作品,除了继承“五•四”反封建精神外,更着重揭露国民党统治下农村的凋蔽和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歌颂人民群众的反抗和革命精神。大多数作者在取材和语言上都力图接近群众,中原乡土气息更为浓厚。
1937年7月7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文学事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取得了巨大成果。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下,臧克家、于黑丁、碧野等一大批外省籍作家会集中原,活跃在军队与农村,给河南文学界以有力推动。
留在豫西、豫南山区的李蕤、苏金伞、陈雨门、徐玉诺、青勃、栾星、李索开、林涧、许寄秋、周启祥、程康定、孙艺秋、杜丹乡等坚持民族救亡的文学运动,并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反独裁,反内战、反饥饿”的民主运动作出了贡献。姚雪垠、丰村、赵清阁等在“大后方”的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
魏巍、李季、刘知侠、王亚凡、曾克、柯岗、葛洛、李欣、穆青、林蓝、张泽易、金紫光、李根红、李建彤、韩作黎、申蔚、韶华等奔赴陕北、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迅速成长起来,他们遵循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方向,在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期间,河南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作家的民族责任感、时代感更增强了,大多数都自觉地以文学服务于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充分发挥其战斗作用。爱国主义成为各种作品的灵魂,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歌颂爱国军民的觉醒和奋起,表达中国抗日必胜的信心,是其共同主题。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揭露国民党政权的黑暗与腐败,呼唤光明,又成为文学的重要内容。这时期各种文 学形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作家的个人风格也逐步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小说
五四运动以前,河南文人的作品大多以诗文集形式刻印流传,很难寻觅到纯粹的小说作品。“五四”运动以后,小说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产生了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一)短篇小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短篇小说因其短小、灵活、易于掌握,最早为作者所运用而兴盛起来。
成为攻击封建主义、宣传新思潮的有力武器,而且一些作品已显示出河南的乡土特色。徐玉诺的《一只破鞋》(1923年)通过一个纯朴农民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河南兵匪带给人民的巨大灾难;《祖父的故事》描写了一个艰苦创业最终贫病交加的老农形象,揭示了社会的不平,在当时的“乡土小说”潮中显示了中原特色。尚钺的短篇小说集《病》(1927年)、《斧背》(1928年)都反映了闭塞、落后的河南农民的生活,其中《谁知道》、《子与父》两篇被鲁迅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李渺世写的陕县观音堂一带的小说 《搬后》 (1922年),以豫西农民的遭遇首次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机器文明” 给农民带来的新灾难,与其《买死的》(1924年)一起,曾受到茅盾先生的好评。
批判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是这时小说的另一重要 主题。冯沅君的小说集《卷葹)(1927年)是最杰出的代表。
其中《隔绝》、《旅行》等篇,受到了鲁迅等知名人士的好评;《贞妇》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血泪控诉,深刻揭示了封建意识对人们心灵的毒害。此外她还有小说集 《春痕》(1926年)、《劫灰》(1928年),翟永坤有小说集《她的遗书》(1928年)《灾梨集》(1928)均着重描写知识青年的爱情故事,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进入30年代,河南的短篇小说作者增多,姚雪垠、师陀、赵清阁、魏伯、柳林、李蕤、尹雪曼、杨纤如、苏平、李欣(胡昭衡)等都开始发表作品,而且主题也进一步深化。这时期师陀的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受到了普遍重视。抗日战争前师陀出版了《谷》(1936年)、《里门拾记》(1937年)、《落日光》(1937年)3部短篇小说集。其中《谷》曾获《大公报》1937年文艺奖金。作者描写了农村小镇普通男女的痛苦与血泪,在平静的叙述中流露出不平与愤懑。后两部小说集则深情地描写了河南故乡的风土人情。赵清阁有短篇集《旱》(1935年)、《华北的秋》 (1937年),都是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旱》 曾遭到国民党政府查禁。此外,李欣有短篇 《夜行》(1937年),杨纤如有短篇集《冰场上》(1930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十几年中,河南的短篇小说创作在思想 上和艺术上更加成熟。姚雪垠先后出版了 《红灯笼的故事》(1940年)、《差半车麦秸》(1940年)、《M 站》(1942年)等短篇小说,其中《差半车麦秸》一篇成功地运用北方农民口语,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抗日游击队优秀战士的过程,被列为现代优秀短篇之一。丰村从1939年开始发表 小说,到1947年出版了《望八里家》、《毁坏》、《灵魂的受难》、《呼唤》4个集子,广泛反映了河南农村与国统区各阶层生活。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回炉货》、《爷爷》、《老干尖子当兵去了》、《望八里家》等篇,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原农民克服狭隘的小农意识,参加到民族解放战争洪流的过程,语言朴素,笔调粗犷,写出了北方农民特有的性格和气质。师陀的短篇集《野鸟集》、《无名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抨击了国民党政权在抗战中的“啃老百姓的骨头”的无耻行径。1946年出版的短篇集《果园城记》,是作者居上海孤岛时对故乡中原一个衰落小城镇人情世态的回忆,笔调朴实而略带讽剌色彩,是师陀短篇的代表作。碧野在抗战初期于洛阳参加抗日文化活动,曾创作了短篇集《远行镇》和《三次遗嘱》,后者尖锐揭露了国民党政权对进步人士的迫害。
解放战争时期,暴露、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更成为进步作家的主要内容。赵清阁的短篇集《落叶》(1948年)以及李蕤的《城墙》等,都从不同侧面揭露了国民党政权下的黑暗和阴谋发动内战的行径。
(二)中、长篇小说在中长篇小说方面,姚雪垠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陆续出版了中篇 《牛全德与红萝卜》(1942年),《雪缝》(1943年)。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1944年)、《戎马恋》(1942年)、《新苗》(1943年)等,都反映了抗日战争中农民、知识分子等各阶层深刻变化,揭露了阻碍抗战的阴暗面,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1947年怀正文化社出版的《长夜》是姚雪垠此时期最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它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豫南所谓“土匪”的生活,揭示了农 学家的经历,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与腐败。赵清阁的中篇《凤》(1939年),叙述了一个倍遭日本侵略军和汉奸凌辱的女伶,终于在游击队帮助下杀敌献身的故事。长篇小说《月上柳梢》(1946年),描写了爱国青年在抗战中坚贞不屈,追求光明,最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的历程。师陀在40年代也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有 《结婚》(1947年)、《马兰》(1948年)也得到读者好评。丰村创作于40年代初期的长篇《大地的城》,以冀鲁豫一带“红枪会”的兴亡为题材,表明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式农民斗争必然为共产党领导的新型农民运动所取代,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历史反思小说。
碧野的中篇《麦季》(1945年)描述了在麦收之际日本侵略军洗劫农村的罪行,格调悲痛深切,运用了大量河南方言。刘心皇在抗战前夕已出版了长篇小说《砦园里》(中原文艺社),抗战中又有长篇小说《春风新曲》等新作问世。
《天中人文网》
上一篇:小说 下一篇:古代“筷子”文化:古人结婚曾陪嫁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