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关注 > 文化 > 正文

戏剧

    更新时间:2015-01-03 19:40:27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 南宋,金人入主中原,又出现了“金院本”至元代中国戏曲始趋向成熟。河南出现了郑廷玉、宫天挺、钟嗣成等杂剧作家。明代河南戏曲演
戏剧
    中国戏曲在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有萌芽。南北朝时期河南出现了如《踏摇娘》之类的歌舞小戏。宋代,出现了杂剧。
    南宋,金人入主中原,又出现了“金院本”至元代中国戏曲始趋向成熟。河南出现了郑廷玉、宫天挺、钟嗣成等杂剧作家。明代河南戏曲演唱活动相当普遍,城乡庙会多有演出,并出现了朱有等知名杂剧、传奇作家,弦索腔、昆曲等剧种在省内已流行。
    河南地方戏兴起大约在明末清初,有文字记载的是在清康熙乾隆年间,主要剧种有罗戏(也写作、逻锣等)、梆子戏、弦戏。清乾隆年间成书的《歧路灯》中,在写到开封的戏曲活动时,提到的剧种有昆曲、罗戏、弦子戏、陇西梆子腔、卷戏、梆锣卷、大笛嗡、小唢呐、朗头腔等多种,还有越调、清戏 (弋阳腔)、乱弹 (蒲剧)、二簧等演唱活动。清代后期,河南梆子(豫剧)在省内逐渐发展成一个大剧种,并建立了许多班社。清末民初,京剧在开封及一些商埠也有较大影响。其他地方小戏,如二夹弦、落腔、五调腔 (四股弦)、道情戏、花鼓戏、嗨子戏等,也先后在一些地区流行。秦腔、河北梆子等外来剧种在各地也有演唱活动。
    辛亥革命前后,话剧传入河南省。城市及学校上演一些宣扬爱国反封建的剧目,对戏曲改良起到了促进作用。20年代高跷曲搬上戏曲舞台,成为一个新的剧种—— 高台曲 (又名曲子戏)。王镇南、樊粹庭等知识分子对河南梆子 (豫剧)进行革新,促进了河南梆子的发展和提高。到本世纪30年代河南已有豫剧等28个剧种。抗日战争时期,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沦陷,灾荒频仍,大量戏曲班社随着难民向西北及邻近省区迁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对戏曲班社进行了“改人、改制、改戏”的民主改革,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加入了戏曲团体。对传统戏进行了挖掘、整理,同时,从外省剧种移植改编了大量优秀剧目,并创作了一批新剧目。为培养人才,河南省建立了戏曲学校,举办了不同类型的短训班。一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新型剧团纷纷建立。到1952年全省专业戏曲团体已有152个,演出场所不断增加。戏曲事业出现了繁荣局面,特别是豫剧,优秀剧目和人才不断涌现,演出活跃,流布地域广泛,在编演现代戏方面显出了独特优势,遂跻身于全国地方戏曲大剧种的行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剧目和大量创编剧目遭到查禁,许多有成就的戏剧工作者遭受迫害,业务机构、表演团体大部被撤销合并。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拨乱反正,“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为促进戏剧的繁荣发展,先后举行了多次戏剧调演及剧目创作、理论研究会议。到1986年仅河南省戏校已为豫剧等13个 剧种培养戏曲编、导、演、音、美人才2298人,毕业生分布全国14个省市。
    
 剧种
    河南省流行的剧种繁多,明清以来知名者不下数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消亡,有的衰落,有的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有职业剧团的除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外,还有大平调、怀梆、怀调、宛梆、大弦戏、百调子、二夹弦、四股弦、落腔、道情戏、四平调、坠剧、柳琴戏、京剧、蒲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话剧等。仅有业余演唱活动或业余剧团的剧种有豫南花鼓戏、嗨子戏、扬高戏、眉户、罗戏、卷戏、汉剧、永城清音戏、丁香戏、土二簧等。木偶戏、皮影戏兼有职业和业余两种剧团演出。
    
 豫剧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高调、河南讴(靠山吼)。它的源流说法不一,一说是在河南民间说唱艺术基础上吸收其它戏曲艺术成果逐渐形成的;一说是从流行在中原的“弦索”演变而来的;也有说是从东路秦腔 (同州梆子)演变而来。至今诸说并存,尚无定论。
    清乾隆十年(1745年)《杞县志》记载了当地群众迎神赛社喜爱逻逻、梆、弦的习俗。在此前后,宝丰人李绿园所著的《歧路灯》曾写有六七种戏曲在开封演唱,其中就有“本地土腔”的“梆锣卷”;新安人吕公溥在所编剧本《弥勒笑》 序言中也有“关内外优伶所唱的十字调梆子腔,歌者易谱,听者易解” 之说。清末民初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中有 “土梆戏”条,说“土梆戏者,汴人相沿之戏曲也,……道白说词,悉为汴语,而略加以靡靡之尾音”。1916年朱仙镇的《重修明皇宫碑记》中,记有清同治年间的戏班70多个,分布在黄河南北的府、县、村、镇30多处,绝大多数是河南梆子戏班。
    河南梆子随着流布地域扩展和名角涌现,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分支。有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西府调),还有活动在商丘一带的豫东调,活动在漯河、许昌、周口一带的沙河调,活动在豫北一带的高调。
    豫东调、沙河调、高调和祥符调比较接近,关系密切,一般又通称为豫东调。
    1911年辛亥革命后,开封先后建立了一些茶社,河南梆子戏班多在茶社演唱。郑州、洛阳、商丘、信阳和新乡等地也先后有茶社建立,为梆子戏班大批进入城市演唱创造了条件。知名者男旦如李剑云、时倩云、王絮亭、林黛云、点翠红、李瑞云、阎彩云和翟燕身、燕长庚,须生如杨小德、张小乾、张福寿和王海晏、张子林,丑角李德魁等。尤以李剑云 “天赋歌喉”“善制新腔”,遐迩闻名。
    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内,先后建立了 “永安”、“永乐”、“国民”和“同乐”4个戏园,成为豫剧主要演出场所。一批女演员先后在豫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如马双枝、陈素真、王润枝、司凤英、史彩云、孙兰芳、李镜花和田岫岭等,其他知名演员还有张玉合、彭海豹、杨金玉、陈玉亭、金玉美、徐文德、赵义庭和王仲华等。1935年底豫西名角周 海水率班到开封演出,受到观众欢迎,为豫剧的豫西调、豫东调两大流派的交流开了先声。1937年初,以常香玉、张同庆为主演的中州戏曲研究社和以陈素真为主演的豫声剧院、以马双枝为主演的永安舞台三足鼎立,争奇斗艳,进一步促进了豫西调和豫东调两大流派的交流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部分艺人如常香玉、陈素真沿陇海线流亡西北,在西安、宝鸡和兰州等地逐渐站住了脚。一部分艺人如毛兰花、阎立品和马金凤等奔波于尚未沦陷的郑州、洛阳、许昌和漯河之间及豫皖、豫鄂边界新兴商埠、码头搭班演出,维持生活。在战乱、灾荒双重重压下,豫剧艰难地在延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市、县按照人民政府的 “改人、改制、改戏”的政策,将原有豫剧班社进行整顿,先后建立的省级剧团有大众剧团、人民剧团和歌剧团,1956年建立了河南豫剧院(下设一、二、三团)。1957年,全省共有137个职业团体。挖掘整理和改编了一些传统剧目,创编一批现代戏,涌现了一批新人,豫剧舞台焕然一新。参加了省内外各种类型的会演和交流演出,一些剧目拍成电影。豫剧的影响迅速扩大,除河南外,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吉林、黑龙江和台湾等16省、市、自治区都有或曾经有过豫剧专业团体。全国的豫剧团约有230个左右,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性大剧种。
    豫剧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 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和杨家将戏等;还有一大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以及从其他剧种移植过来的剧目等。艺术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艺人们把它编成一套套口诀,如经常上演的行当齐全的剧目,祥符调有“头冀州、二冀州、姚刚征南、对抓钩”。
    豫西调有“大江东、小江东、火烧战船、宇宙锋”,“头冀州、二冀州、回过头来一抓钩”。沙河调有“三岔山、八挂山、扬州打擂、绿牡丹、落马湖里玩舟船”等。这些剧目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这些剧目进行了 “推陈出新”,出现了不少优秀剧目。同时,从兄弟剧种移值改编了大量剧目,新编古代戏和现代戏创作剧目也取得很大成绩。
    豫剧的行当有“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大红脸、二红脸、小生和老生;四旦:正旦、小旦、花旦和老旦;四花脸:黑脸、大花脸、二花脸和三花脸。)之说。
     豫剧唱腔音乐属梆子声腔的板式变化体。主要唱腔板式可分为4大类:一是二八类(二八板类:包括二八、慢二八、花脸二八、快二八、紧二八、紧打慢唱等),一板一眼(2/4),二是慢板类(慢板类:包括慢板、金钩挂、连环扣):一眼三板(4/4)。三是流水板类(流水板类:包括流水、慢流水、快流水、流水联板等):一眼一板(2/4)。四是非板类:无板无眼,节奏自由,如 〔滚白〕、〔栽板〕等。各类板式还派生出一些板式。为表现现代生活的需要,还创造了 “对板”、“慢三板”和“反调”等新板式 。
    豫剧的乐队伴奏称为“场面”或“文武场”,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和“七紧八慢”之说。早期豫剧音乐伴奏中也使用四大扇 (大铙、大镲)大皮鼓和尖子号等。1950年以后乐队组成是:打击乐有鼓板、大锣、手钹、二锣、梆子、小钹、凤锣、堂阴鼓、木鱼和碰铃等十多种;管弦乐有板胡 (主弦)、二胡、三弦、琵琶、月琴、笙、笛和唢呐等。不少剧团乐队还增加了西洋乐器,如大、小提琴等。豫剧伴奏所用的曲牌分“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共有300多个,主要用来表现特定环境中的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情绪。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这些唱往往能把各种板路的优美唱腔用上,显示出豫剧特有的艺术魅力。
    豫剧的舞台美术主要包括舞台装置、服装道具和脸谱等。
     早期的豫剧演出,多在台上放一桌二椅,化妆、服装简陋。脸谱勾画、用色都有一定象征意义,如红忠、黑直、白奸、紫英雄等,什么人物用什么脸谱,一般比较定型,但有时对个别人物,随着年龄、身份和环境等有关方面的变化,脸谱也有相应变化。30年代后,以李瑞云、陈素真等对化妆进行改进和丰富,豫剧化妆逐渐趋于成熟。1980年搜集到的脸谱有近千个,汇集成册出版的有500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豫剧舞台美术迅速发展提高,曾多次获全国及省级奖。
    1982年举行了河南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其中豫剧占总数的70%以上。豫剧的趋于成熟,直接对河南省其它地方剧种产 生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曲剧
    曲剧,是在河南说唱艺术—— 鼓子曲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发展而成的。起初只是边踩高跷边唱曲子,用三弦等乐器伴奏,被称为“高跷曲”。后来有了扮演老婆、媳妇、姑娘、相公与和尚等角色分工。1926年临汝县高跷曲子班的朱万明等在登封首次去掉高跷改为登高台演唱,至20年代末期,在洛阳、南阳等地,高跷曲已比较普遍地走上了 “高台”,成为一种新的戏曲形式—— “高台曲”,又称之为 “曲子戏”。在登上舞台的初期,演出的剧目仍多是 “高跷曲”,演员上场时一般都是背对观众退至台中“亮相”,而后踩着“大起板”之类的音乐节奏,跑着“剪子股”,如踩跷打场子一般,跑完48板再唱。化妆、行头、服装简陋,逢场作戏。没有锣鼓,只有坠子(曲胡)、三弦、四弦等伴奏,仍然要“帮腔”。戏班多是业余性的。1930年前后,比较知名的曲剧班社有:洛阳一带以朱万明为首的戏班,以吕老八、高庆云为首的“同乐社、;孟津、新安一带以刘乐(刘宗卿)为首的戏班;漯河、叶县一带以胡定、刘宝才为首的戏班;登封、偃师一带以秦中旭、陈永治为首的戏班;镇平一带以郭振基为首的戏班;鲁山赵连生、孔继曾的戏班。一个戏班八九人,多者十几人,农忙务农,农闲唱戏,一般不讲价,馈赠随意。
    30年代以后,各行当逐渐形成,掌握了一定的表演程式,武场也不断健全。1936年,宜阳县成立了戏剧学校,曲剧艺人蓝辑吾等在校任教,并开始试用武场锣鼓等。抗日战争期间,洛阳一带很多学校组织宣传队,用曲剧形式宣传抗日爱 国。这时文武场比较齐全,已经可以演唱“袍带戏”如《刘公案》等。1943年,河南大学女生为庆祝“三·八”妇女节,改编演出了《红楼梦》,当时在该校任教的张长弓谱曲,并按剧本规定的情境制作了布景。此后,河南大学每逢节日,必演曲剧。曲剧不仅在省内的很多地区广泛流行,同时有些班社和艺人还到安徽、甘肃、湖北等省进行演唱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河南省政府曾以曲剧“淫词浪调,有伤风化”为由,在全省禁演。但也有不少老艺人不甘心改行散班,以李金波为首的一些艺人,将曲子改称“南平调”,在郑州、开封一带演唱,迫使省政府默认了曲子戏 的 合 法 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和支持曲剧事业的发展。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时,全省已有25个职业团体。1960年河南省曲剧团成立。曲剧成为河南第二大剧种。到1987年底,河南省有职业曲剧团40多个。曲剧的传统剧目有200个左右,一般多以民间故事、家庭生活、儿女恋情为主要题材,唱词道白通俗,富有生活情趣,如《打灶君》、《小姑贤》、《吕蒙正赶斋》、《活捉三郎》、《母女顶嘴》、《打枕头》和《小姨子吊孝》等。但有些剧目也掺杂低俗趣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整理改编、创作、移植了不少剧目,如《屈原》、《胭脂》、《花庭会》、《阎家滩》、《陈三两爬堂》、《卷席筒》、《风雪配》、《寇准背靴》、《货郎翻箱》、《红楼梦》和《洛阳令》等。
    曲剧一搬上舞台,就不断编演现代戏,如《戒烟》、《放 足》和《夫妇从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更是演出了大量现代戏,如《翻身乐》、《王秀鸾》、《小二黑结婚》、《赶脚》、《掩护》、《游乡》和《双美赞》等。
    曲剧形成的初期,剧目以生、旦、丑角为主,擅长唱功戏,一般不演武功戏、净行戏。1940年后,“脸子”(净)的这一行当有演员在探索中应工。其中张光耀、李云成、谢禄等,为填补曲剧这一行当空白做出了贡献。
    曲剧唱腔由曲牌连缀体与板式变化体相结合。曲牌名目有150多个,但常用曲牌不过40个左右。如表现活泼欢快情绪的有 〔银扭丝〕、〔剪剪花〕、〔太平年〕、〔慢垛〕 和 〔垛子〕等;表现悲伤感叹情绪的有 〔汉江〕、〔大汉江〕、〔书韵〕、〔诗篇〕和 〔软诗篇〕等;表现愤慨激亢的有 〔阳调〕、〔上流〕和〔满舟月〕等。曲牌唱词长短句很严格,除少数较长的大曲牌如 〔马头调〕、〔垛子〕和 〔满江红〕等外,多为两句、三句、四句的杂牌小调组成,字句长短有定规,音节轻重不能倒置,根据剧情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可以将几种不同调门的曲牌组合联套,其唱腔以真嗓为主,真假嗓结合,朴实自然,悠扬缠绵,声韵清亮,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烈。
    曲剧还有少量的丝弦曲牌,如〔大起板〕、〔高山流水〕等。
     曲剧的主要乐器为曲胡(也称坠胡),其次有三弦、筝、琵琶、二胡、笙、月琴和唢呐等。有的演出团体也采用铜管、提琴等西洋乐器。打击乐有鼓板、大锣、铙钹、二锣、小钹、凤 锣和木鱼等。
    
 越调
    越调,也称“四股弦”或“月调”,主要流行于河南西南部、东部和北部,西部地区也有流传。它和湖北襄阳一带的越调是同源异流。
    越调的来源说法不一,有说越调是所谓 “诸宫调” 或 “九腔十八调”的一调,为宋代中原民众演唱的一种以弦索鼓板伴奏的“官调”曲子,宋代初年曾被采入宫廷教坊的乐调,逐 渐成为戏曲的一种腔调。周贻白在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则说,越调原为中国戏曲一般地方剧种唱腔的四种调门之一,即所谓平、背、侧、月之月…… 越调产生的确切年代,没有文字可考。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傅一臣所作《苏门啸》杂剧中的人物,曾提到唱土腔越调。清末民国初年的南阳人张嘉谋在校注(明嘉靖)《南阳府志》中,曾批注产生在明代。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分省地志《河南》一书中说:“越调仅行于西南诸县,邓县、南阳为其根据地,许昌、郾城也常见之,唱后有讴,同河南梆子,音节较为婉转”。据对越调老艺人访问调查,清乾隆年间,禹县的县衙门及车马行会就曾组织过越调班。清末,南阳及其他各县越调剧团达100多个,很多木偶、皮影班社,也都唱越调。这个时期出现了如吴春城、陈小金等知名演员。
    30年代,大多数越调班社仍多在乡村活动,知名者如内乡马山口土地爷越调班,许昌张潘镇张三余越调窝班等。抗日战争中,中原战火遍地,灾荒不断,很多越调班解散,艺人们四处奔波流浪。
    1947年邓县解放,解放军帮助越调演员史道玉建立了越调剧团。同年,以张秀卿(艺名大宝贝)为首的“九女班”在豫东一带演唱,颇有影响;申凤梅、申秀梅姐妹所在越调班在郾城参加了中原野战军,随军演出。
    1950年前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毛爱莲等组建了红光剧社,此后,胜利剧团、新生职业剧团等演出团体也随之成立。1955年,全省已有商丘等16个越调专业剧团。1959年全省越调会演,有14个剧团参加,演出27个剧目。60年代以后,申凤梅多次率团进京或赴外省演出,越调的影响随之扩大。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多数越调剧团被撤销。1978年后,越调剧团恢复到11个专业演出团体。

        越调的传统剧目有500多个。早期经常上演的剧目有 “正装戏”和“外装戏”之分。“正装戏”是越调原有的传统戏,结构严格,唱词少,道白多,语句比较文雅深奥,唱词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演唱,道白用竹笛伴奏,不能随意更易,如《文王吃子》、《抱火斗》等。“外装戏”是移植别的地方剧种和根据说唱故事、小说改编的剧目,唱词多,道白少,通俗易懂。约在清朝末年,“外装戏”逐渐代替了“正装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对 传 统 剧 目 进 行 了 挖 掘 整理,经常上演的 传统剧目有《收姜维》、《哭殿》、《诸葛亮 吊孝》、《李天 保吊孝》、《白奶奶醉 酒》 、《舌战群儒》、《无佞府》、《火烧绣楼》 和 《三请诸葛》 等,新编古装戏有《汧国夫人》、《明镜记》等,现代戏有《扒瓜园》、《卖箩筐》、《洪湖赤卫队》、《父女俩》、《把关》、《三里湾》 和《革命一家》等。
    越调生行有老生、胡子生、红生和小生;旦行有老旦、花旦、青衣、闺门旦和武旦。各行当一般以唱做取胜,表演质朴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强烈的河南地方色彩。传统表演有“咬牙作响”、“变脸作色”、“口出獠牙”、“响痰在喉”和 “七窍流血”等绝活。
    1949年前,越调舞台设置简单,一般只有一桌二椅,没有幕布、布景;1950年后,逐步有了舞台布景、灯光等,并不断提高、完善。
    越调的唱腔音乐原为曲牌音乐,清乾隆年间开始向板式变化体过渡,逐渐形成板式变化体。唱腔曲牌原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调门的说法,现在的越调唱腔音乐,主要有 〔慢板〕、〔流水〕、〔铜器调〕、〔垛子板〕、〔十字头〕和〔散板〕等 板式。越调唱腔一般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调高一般用1=F,唱词多是七字、十字格律,也有字数不等的长短句。越调唱腔音乐中还保留有少量的曲牌,需按照曲牌格律要求填词演唱,演唱时不用弦乐伴奏而用竹笛和唢呐伴奏。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有200余首,用以烘托舞台气氛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越调伴奏乐队分文、武场。早期越调伴奏以唢呐和竹笛为主。随着唱腔音乐变化发展,四弦成为主要乐器,并加入民间皮嗡子和弹拨乐器月琴,以后皮嗡子被今日的主弦坠胡所代替。1949年之后,文场乐器又加入高胡、二胡、三弦、笙、闷子、琵琶、中阮、古筝、大提琴、贝司、长笛、单簧管,80年代又有电子琴在试用。武场打击乐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钹、小锣、小铰子等。1970年以后,逐渐增加定音鼓、木鱼、碰铃、大锣、架子鼓、铜片、琴和小军鼓等。
    
 皮簧戏
    (一)京剧京剧在河南省也有“徽戏”、“安庆戏”之称。pp 京剧流入河南的确切年代不详。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记有: “同光之际,开封的京剧与北京、济南相比,居第三位”。清宣统二年 (1910年)开封建立现代式剧院—— 丰乐园,主要演唱京剧,剧目有《牧羊圈》、《五人义》、《春秋配》、《战马超》、《玉堂春》等。辛亥革命不久,开封京剧业余班社绕瀛洲、康乐社常有演出活动。商城、淮宾、潢川组织有京剧班社,郑州、新乡、信阳、洛阳、安阳、焦作等地有京剧戏园和演唱活动。
    30年代,很多京剧知名演员先后到开封演出,如韩鸿奎、王鸿章、张鸿元、武鸿福、马最良、李雨田、芙蓉颦、黄智斌、高媚兰等。1934年6月,梅兰芳、王又辰、姜妙香等百余人曾到开封人民会场为赈济河南灾民演义务戏8天,主要剧目有《洛神》、《宇宙锋》、《奇双会》、《西施》等。在此前后到开封演出的还有马连良、高庆奎、言菊明、谭鑫培、尚小云、程砚秋、徐碧云、王泊生等。郑州的聚明戏园、普乐戏园,洛阳的胜利舞台、国民舞台等,也常演京剧。30年代,河南省教育厅编审委员会曾公布了准演京剧剧目300余个,禁演剧目30余个,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后京剧演唱活动减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边区的民友剧社(京剧),经常在边区各地巡回演出。鄂豫皖第二分区领导的京剧宣传队,常在潢川、商城、固始等地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河南省京剧团、信阳市京剧团等11个职业团体,上演了一批加工整理和新编的剧目,如《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甘露寺》、《失空斩》、《长坂坡》等。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演出了《时迁偷鸡》、《玉堂春》、《四杰村》、《扈家庄》、《铁笼山》和《阿黑与阿诗玛》等剧目,获多项奖。上演的现代戏有《南海长城》、《江姐》、《八一风暴》、《掩护》 等。现代戏 《红管家》、《好媳妇》、《传枪》还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文化大革命” 中,全省掀起学习 “革命样板戏” 的热潮,全省京剧团增至17个,《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等 “样板戏”,成为常演剧目。1976年粉碎 江青反革 命 集 团 后,京剧团逐渐减少,到1987年,全省只有3个职业剧团。
    (二)汉剧汉剧在河南省曾称为 “二簧” 或 “汉调二簧”,清道光、咸丰年间从湖北省流入南阳一带,建立了不少班社,南阳为其活动中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淅川县的孙都文二簧班曾奉诏到西安献演。20世纪30年代,南阳各县先后成立汉剧班社60多个。汉剧先后出现了不少技艺精湛的演员,如红脸李三镇,有“金嗓铜音” 之誉;武生赵庚辛,武功超群,人称 “活腿”;“活关公”周德昌,“活周瑜”赵怀安,“活司马师”乔才茂,“九夫之冠”的瞎老旦黄振邦等,在观众中颇有影响。
    抗日战争中,汉剧走向衰落,仅有唐河、淅川、方城、内乡等县的少数班社有演唱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有班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南阳市汉剧团,唐河县汉剧团,方城县汉剧团、淅川县汉剧团,并将二簧戏改名为汉剧。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演出了汉剧《金钗记》、《摸包》。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汉剧团全部撤销;1978年又恢复了南阳市汉剧团、唐河县汉剧团,到80年代初,因经济收入难以维持,仅有少数业余演唱活动。
    汉剧剧目原有1000余个,保留下来的有400多个,经常上演者200个左右,如《凤仪亭》、《黄鹤楼》、《红逼宫》、《芦花荡》、《二度梅》、《花田错》、《火焰山》、《红书剑》、《白门楼》等。1949年移植上演的古代戏有 《谢瑶环》、《满江红》、《棠棣之花》、《强项令》等,同时还上演了一些现代戏, 如《八一风暴》、《方志敏》、《红灯记》、《沙家浜》、《夺印》等。
    (三)土簧戏土簧戏又称土二黄,由安徽徽剧流入河南怀庆府 (府治今沁阳县)一带和当地语言结合形成。有的地方称“安庆戏”。清乾隆末年安庆同乐班在武陟城乡演出后,沁阳、孟县、温县、修武、武陟等地受其影响渐有土簧戏演出。后发展到黄河南北各地。20世纪30年代前,逐渐衰落。
    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分省地志《河南》 一书《戏剧》 载: “河(指黄河)之南北有土簧戏常演于新乡及许昌,声调简直,萎靡凄凉,令人生厌,且多用文言,乡人难晓,以是不受社会多数之欢迎,殆将绝迹”。1934年《重修获嘉县志》也有类似记载,并说“近自京调盛行,此调殆将绝迹,仅有个别偏僻山乡偶有业余演唱活动”。
    土簧戏一般分为红生、黑生、小生、小旦、小丑、老旦、武二花等行当。场面和京剧雷同。上演剧目有百余个,三国戏是其主要部分。
    
 话剧
    话剧曾称“新剧”、“文明戏”,何时传入省内,缺少文字记载。1913年,省会开封成立河南省新剧团,并从上海请人 “教演改良新剧”。先后演出《私塾改良》、《自由结婚》、《蒙古风云》、《新闻学堂》和《苦乐镜》等剧目。同时,开封、洛阳、商丘、杞县、新蔡等相继建立剧团,但时间不长,即行解散。而业余话剧团仍有演出活动,剧目仍然多是宣扬爱国主义和反对封建思想。1927年冯玉祥主持豫政后,组建了官办话剧团,河南省财政厅等单位也组织了话剧团体。先后演 出《亡国恨》、《女儿愁》、《悔过的学生》、《一字差》。特别是所演《革命之花》,规模宏大,场面壮观。30年代,河南文化界于赓虞、叶鼎洛等组织新声剧社,坚持业余演出,《东北一猎户》、《生之意志》等剧目产生了强烈反响。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省组成了“文化救国联合会”,各条战线的抗敌会、救亡会、青年会相继组建话剧团、队约数十个。这些剧团有机关、社团主办的,有爱国人士联办的,有学生自办的,还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直接领导下办的。
    这一时期,上海进步戏剧界根据周恩来指示,发起和组成的救亡演剧一、二、五队先后来河南省演出《烙痕》、《顺民》、《到前线》等,传播了戏剧创作、表演、舞台美术知识,促进了话剧团、队的进一步发展,创作演出一批剧目,如《死亡线上》、《我们的故事》、《流浪儿》、《亡国顺民》、《太平梦》等。
    1939年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迫使话剧团、队解体。有的实行了有计划撤退,有的被输送到延安革命根据地,如晏甬、马可、史行、张艾丁、黎辛等。日军占领河南大片领土后,黄河话剧社、力行话剧社等仍演出了《日出》、《原野》、《升官图》等进步话剧,河南文化界姚雪垠、李蕤等利用报纸舆论为这些演出进行宣传。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中原文学文艺训练班、青年文艺工作团相继招生,培养了一批话剧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省为适应各种社会改革的宣传动员,先后在全省建立了13个地市文工团,相继演出了话剧《战斗里成长》、《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和《李闯王》等。
    1952年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新话剧。全省文工团进行整编,撤消原文工团建制,组建了河南省话剧团。60年代郑州市建立了话剧团。市、地文工团内,也多设有话剧团、队并演出过一些国内外优秀剧目或创作剧目。
    
 其他剧种
    (一)大平调因大平调的调门比高调(豫剧)低,又因在音乐伴奏中用以击节的梆子比一般梆子戏用的大,被群众称为“大梆戏”或“大油梆”,通称“大平调”。主要流行在豫北、豫东以及冀南、鲁西南、皖北等地区。
    大平调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是河南梆子 (豫剧)在豫北的变种;一说是武安平调演变而成;一说是木偶演变而成。
    清代中叶,省内清丰、南乐、濮阳、延津、兰考和鹤壁等地相继有大平调班社建立。清末民国初期沿黄河沿岸一带,有大平调班社19个,并形成了三个流派:以开州(濮阳)为活动中心的“东路平”(也称“开州平”),以滑县为活动中心的“西路平”(也称“滑县平”),以东明为活动中心的“河东平”。
    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将流散的大平调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忠义剧社”,先后上演的剧目有 《逼上梁山》、《沙区扫荡》、《烽火亭》、《发土地证》、《寡妇改嫁》、《大团圆》和《黄巢起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成立了9个大平调职业剧团,并进行了整顿改革。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上演出了《杨广篡朝》、《战洛阳》、《徐庶走马荐诸葛》等, 并获多项奖。1981年滑县大平调剧团演出了 《海瑞搜宫》、《三搜太白府》等剧目。1983年濮阳大平调剧团赴京演出了《包公碑》等剧目,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受到首都观众的欢迎。
    
    大平调的传统剧目有600多个,内容多取材于《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三国志》、《隋唐演义》、《杨家将》、《水浒传》等小说、演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常演出的剧目有 《杨广篡朝》、《铡赵王》、《铡郭槐》、《战洛阳》、《敬德钓鱼》、《闯幽州》、《收吴汉》、《下高平》、《风波亭》、《伐苏秦》等。上演的现代戏有《血泪仇》、《八一风暴》、《智 取威虎山》和《相亲》等。
    大平调表演一般比较粗犷、豪放,动作幅度大,出手画大圈,盘腿跨大步。
    大平调唱腔音乐属梆子声腔体系板式变化体。唱腔板式分:头板类,一板三眼(4/4);二板类,一板一眼(2/4);三板类,无板无眼,节拍自由;流水板,一板一眼 (2/4)。唱词多用七字、十字格律,也有长短句。曲牌音乐多属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丝弦曲牌如 〔四合四〕、〔水画眉〕、〔苦中乐〕等;唢呐曲牌如〔倒春来〕、〔一枝花〕、〔粉蝶儿〕等,共有40多首。
    大平调的乐队分文、武场。文场有大弦、二弦、三弦,后又加入二胡、琵琶、笙、竹笛、单簧管、提琴等。武场有鼓板、大锣、手钹、梆子、大铙、大钹、大号等。
    (二)怀梆怀梆也称怀庆梆子,因其主要流行于怀庆府(府治今沁阳县)一带地区而得名。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分省地志《河南》中记载,河南梆子 (豫剧)“稍事变通,行于沁阳一带者,曰怀调,亦曰怀梆”。因沁阳与山西上党地区毗邻,怀梆和上党梆子有一定血缘关系。
    清代中叶,怀庆府已有怀梆班社流动演出。清末民国初年,怀庆府一带普遍有怀梆班社。
    1947年沁阳紫陵村成立了怀梆职业剧团—— 沁河剧团,1948年并入太行四专署文工团。156年成立了沁阳县怀梆剧团。1981年在沁阳召开“怀梆音乐唱腔座谈会”,同年该县又创办了怀梆戏校,至1987年,全省仅沁阳县一个怀梆剧团。
    怀梆的传统剧目有300多个。整理改编上演的传统剧目有《对花枪》、《反西凉》、《樊梨花征西》、《张春醉酒》、《赶秦三》、《黄金蝉》和《老少换》等。上演的连台本传统剧目有 《乐毅伐齐》、《黑石山打虎》、《七侠五义》、《呼家将》、《封神演义》等。同时还移植上演了一些兄弟剧种的剧目,如《赵氏孤儿》、《杨门女将》、《团圆之后》、《巧县官》等。上演的现代戏近百出,如《血泪仇》、《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朝阳沟》、《红色风暴》、《洪湖赤卫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怀梆的行当、服装、化妆、脸谱等多和豫剧相同。pp 怀梆的唱腔音乐属于梆子声腔体系的板式变化体,它以怀庆府为中心的语音为基础,唱腔音乐激昂奔放,在演出中常用“挑后嗓”,即在唱句尾时用有音无字的装饰花腔—— “讴”,音调提高六~八度。
    唱腔板式分为:慢板类,一板三眼(4/4);流水板类,一板一眼 (2/4);二八板,一板一眼 (2/4);散板类,无板无眼,节奏自由。各类板式由于旋律速度不同,还可分出不同的板式,以适应塑造人物的需要。
    曲牌音乐有两种:一是丝弦曲牌,用于打扫厅堂、行礼参拜、婚、丧、嫁、娶等特定场合,如 〔大游场〕、〔日会三杯〕、〔万年花〕等。二是唢呐曲牌,多用于人物的出场、发兵、饮食等特定场合,如 〔饮酒牌〕、〔柳青娘〕等。曲牌音乐的主要作用是渲染和烘托环境气氛,配合人物表演。
    怀梆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乐器主要有尖弦胡胡、二胡、笛 子、唢呐、月琴、笙等,60年代又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
    武场主要乐器有鼓板、大锣、铙钹、小锣、梆子、大堂鼓、小堂鼓、低音锣、大钹等。
    (三)怀调怀调主要流行于彰德府 (今安阳)、卫辉府(今汲县)、顺德府 (今河北省邢台)、广平府 (今河北省永年)、大名府 (今河北省大名)五府地区,故有“五府怀调” 之称。
    清代中期是怀调的兴盛期,豫北、冀南相邻地区有众多班社,如安阳县衙的怀调班,知名演员有天保、杨凤山、马柏锁等。
    辛亥革命后,怀调走向衰落。抗日战争时期,仅有金全怀调班坚持演唱。1947年邺县人民政府将金全淮调班改为邺县新生剧团,安阳县人民政府文工团于同年更名为安阳县人民剧团,专唱怀调。汤阴、内黄等地也有怀调业余戏班演唱活动。到1987年,只有安阳县怀调剧团一个职业剧团。
    怀调的传统剧目有300余个。1931年《重修林县志》和1933年《续修安阳县志》载:“怀调略同梆子,所用剧本,彼此可以通用”。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打南京》、《失西州》、《哭头》、《青石岭》、《审马龙》、《铡赵王》、《虎丘山》、《访通州》、《李彦龙征南》、《白玉杯》、《反洪洞》等。上演的现代戏有《血泪仇》、《十八号案件》、《摔饭罐》等。
    怀调的行当有红脸(大红脸、二红脸)、黑脸、花脸(包括丑)、旦角 (正旦、小旦、花旦等)。1949年之前,红脸戏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般按生、旦、净、丑来划分 行当。
    怀调唱腔音乐属梆子声腔体系板式变化体。慢板类,一板三眼 (4/4);流水板类,一板一眼 (2/4);三板类,无板无眼。各类板式还派生出不同的板式。因地域语言音调有别,分为南府调 (以安阳为中心)和北府调以河北邢台为中心两派。早期多用后嗓,即开头一句甩腔—— “讴”。一般调高为1=D。唱腔高亢激越,古朴粗犷。
    怀调的伴奏音乐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类,管弦乐有大弦、二弦、三弦、琴胡、唢呐、马号(尖子号,10米左右)、琵琶、笙、笛、扬琴、大提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铙、中钹、大梆、小钹、边鼓、低音锣等。
    (四)宛梆宛梆是流行在南阳周围各县的梆子戏,一般称为南阳梆子,也称为老梆子、南阳调,1959年改称宛梆。
    宛梆的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是由秦腔、蒲剧流入南阳后形成;二说豫剧流入南阳后与当地语言音调结合而成。
    宛梆在明末清初已形成,清中叶比较兴盛。南阳所属各县皆有班社,活动范围远至沙河两岸、卢氏、灵宝以至陕西的商洛、蓝田,湖北的襄樊等地。20世纪30年代后,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片土地为日本侵略军所侵占,民不聊生,宛梆班社大部解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分散在邓县、镇平、内乡等地宛梆艺人组织起来,并成立了内乡宛梆剧团,整理上演了不少传统剧目和现代戏。
    传统剧目有300多个。整理改编上演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化心丸》、《文江河》、《董家岭》、《姚刚征南》、《黑打朝》、 《雷振海征北》、《秋菊盗酒》等。演出的现代戏主要有《朝阳沟》、《党的女儿》、《山乡风云》、《黄海前哨》、《白求恩》、《回门》等。

    宛梆的行当分生、旦、净、丑。生、净行的动作幅度大,粗犷、豪放;旦角表演则比较细腻、朴实、大方。
    宛梆唱腔音乐属梆子声腔体系板式变化体,唱腔一般定调为1=bB。主弦大弦杆粗且短,发音高锐,辅以其他乐器伴奏,整个唱腔音乐粗犷、豪迈、激越、奔放。宛梆的唱腔板式分:慢板,为一眼三板 (4/4);流水板,为一板一眼 (2/4);其中的紧流水板、紧流水垛板为有板无眼 (1/4);二八板,为一板一眼(2/4),其中紧二八板为有板无眼(14);散板,为无板无眼,比较自由。宛梆中常用的“花腔”是有独 特风格的行腔,比一般的唱腔还要高八度,假嗓无字甩腔,别有风味。宛梆音乐中还有曲牌音乐,分丝弦、唢呐两类。丝弦曲牌如大慢板、大开门、莺儿山、老山板、哭剑等。还有一些配以唱词的老调曲牌,如寿开宴、银灯结彩、一匹绸等。
    宛梆乐队分文、武场。文场所用的乐器有大弦、二弦、月琴、坠胡、唢呐、琵琶、笙、中胡等。1960年前后又增加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武场使用乐器有小鼓、手板、小锣、大钹、大锣、战鼓、梆子等。
    (五)大弦戏大弦戏原名弦戏或弦子戏,因其班成立有先后,有“大”、“小”弦戏之分,一般通称“大弦戏”。主要流行于豫北。其来源说法不一,一说与元明以后的“弦索”北曲有渊源关系,故称弦戏;一说因其曲牌起奏均以“三弦”领头起板,故称“弦戏”。
    大弦戏在(清乾隆)《杞县志)和小说《歧路灯》已有记载,说汴 (开封) 漯 (漯河) 一带,曾有18个弦戏班,分 “礼”、“敬”、“旺”三门。
    清末民国初期,豫北的黄河以西太行山以东有五个大弦戏班,黄河以东有三个大弦戏班。中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灾荒不断,民不聊生,大弦戏班不断减少。1931年《重修林县志》记载:“弦子戏……,数十年前尚盛行境内,今甚式微,将有灭绝之势”。1933年《续安阳县志》也有类似记载。
    抗日战争中,大弦戏艺人王振合组织30多个流散艺人在濮阳成立剧团,投奔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政府,排演了《黄巢起义》等新编历史剧及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些剧目,受到群众 的欢迎。1948年大弦戏团体—— 濮阳新新剧社、滑县民众剧社参加了冀鲁豫行署对解放区文艺团体的整训,上演了传统剧目和一些现代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大弦戏进行了扶植,保留了滑县大弦戏剧团、濮阳大弦戏剧团。两个专业剧团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推陈出新的有300多个,经常上演的百出左右,如《战蚩尤》、《文王爬坡》、《赵公明下山》、《万仙阵》、《陈平打朝》、《盘丝洞》、《黑下山》、《两架山》、《牛皋下书》、《扬州观灯》、《火龙阵》、《狸猫换太子》等。
   
    上演的现代剧目有《二流子转变》、《枪毙张景润》、《婚 姻自由》、《小女婿》、《刘氏牌坊》、《柳河风雨》等,同时对表演、唱腔音乐、舞台美术也进行一些革新。
    大弦戏表演粗犷、泼辣,动作幅度大,武戏使用真刀真枪,台上踢脚、分手亮相、打飞脚是各行当的基本动作。行当分生、旦、净、丑四大行,以生、净为主。
    大弦戏的唱腔音乐属曲牌体,分唱腔曲牌、器乐曲牌。唱腔曲牌有以锡笛为主要伴奏乐器的锡笛曲,其中又分武曲、文曲;以罗笛为伴奏乐器的罗笛曲;以竹笛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竹笛曲;以一只或两只大笛为伴奏乐器的大笛曲;只有器乐演奏而无唱腔的器乐曲牌,分为大笛牌子、锡笛牌子和三弦牌子。
    大弦戏的乐队分软场(即文场)和硬场(即武场)。软场有锡笛、罗笛、竹笛、大笛、笙、三弦、大号 (尖子号,长三尺半),近年开始试用二胡、京胡、提琴、单笛、长笛、短笛等乐器。硬场有鼓板、手钹、二锣、大扇 (大铙、大钹直径二尺半)、梆子、云锣、碰铃、木鱼等。
    (六)罗戏罗戏也写作覼腔、啰腔(戏)、逻逻、锣戏,民间还有“大笛子戏”、“大笛罗罗”等称谓。
    从已发现的文字记载看,清康乾时代罗戏已在省内广泛流行。清嘉庆以后,记载罗戏的文字资料就比较少了,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分省地志《河南》记载:“罗戏,黄河两岸有之,不甚普及”。1942年编修的《方城县志》中也记载有罗戏在方城县境流行。
    1949年之后,罗戏职业剧团虽然没有了,但滑县、通许、 范县、尉氏、鄢陵、西平、邓县等地均有罗戏和罗卷戏业余演唱活动。
    罗戏剧目原有几百种。现在的业余罗戏班演出以反映历史故事的 “袍带戏” 居多,剧目一般不超过四五十个,如《核桃园》、《三省庄》、《崔中元回家》、《武信盗马》、《青牛混宫》、《五龙奉圣》、《广武山》、《黑石关》、《保定府》等。罗戏 剧目中还有一些其他剧种中少见的剧目,如 《戳姐夫》、《杀胖闺女》、《扒窗户》、《胡大海扒墓》、《挑草人》、《白猫吃人》等。
   
    罗戏的唱腔音乐基本以曲牌连缀为基础组成,原来比较丰富,多数保留在不同剧目的唱腔曲牌里,由于很多剧目失 传,现在保留的只有30多个,其中还包括一些俗曲小令,〔耍孩儿〕、〔娃娃〕是主要曲牌,其他有 〔二板〕、〔四板〕、〔攒子〕、〔山坡羊〕、〔哭书〕、〔呱哒嘴〕、〔高头捻〕、〔拐头钉〕、〔花流水〕等。
    伴奏音乐奔放、高亢、粗犷,乐器有二锣 (直径二尺余)、大铙、大钹、小锣、小钹、手锣、手鼓、手板、边鼓等,没有弦乐。唱腔音乐伴奏主要是大笛(形似唢呐)、竹笛,十四笛方笙两串。现在的罗戏业余剧团,也有增加弦乐 (如三弦、二胡等)伴奏的。
    (七)卷戏卷戏也称眷戏,曾流行河南各地。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卷戏原本是寺庙念经卷时的一种伴奏音乐,后流入民间演唱,故称卷戏或卷调。一说原是专为封建帝王眷属们演唱的清曲小调,后流入民间,因此又称眷戏。
      
    有关卷戏的文字资料,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李绿园的小 说《歧路灯》。清末民国初期,泌阳、遂平、西平、邓县、内乡、唐河、汝南等县都有罗卷戏流行。1930年前后,刘长江罗卷戏班、杨学理罗卷戏班、邵世镇罗卷戏班曾合班演出,受到欢迎。
    到1949年时,卷戏已没有专业演出团体。50年代,邓县、唐河等地的罗卷戏艺人曾一度组织罗卷戏剧团演唱过。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期间,沈丘县一些卷戏艺人曾演出了传统剧目《下南唐》。1979年邓县小王营村自筹资金办起罗卷戏戏校,曾演出《三升堂》等传统剧目。
    卷戏的传统剧目知名者有几十个,多为反映历史故事的 “袍带戏”。卷戏原来的唱词一般比较深奥,讲究音韵,词格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
    卷戏的乐器以笙、笛为主,没有弦乐,只有打击乐锣、鼓、钹、梆子等。唱腔有原板攒子、飞板、慢板、滚板、哭板等。
    其声调幽雅婉转、舒展清新、抒情性强。表演在笛 (小唢呐)声伴奏中进行,节奏感强。
    (八)二夹弦二夹弦也称“两家弦”、“二架弦”等。二夹弦的起源,无文字可考。一说是在丁香花鼓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说是在河南、山东相交的黄河沿岸的劳动号子、船歌、夯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大书、鼓儿词、花鼓、民歌等说唱音乐以及罗戏、豫剧等戏曲艺术营养而逐步形成的。开始只在农村“玩会”上演唱,被称为“庄稼玩艺”。演出剧目,一般为《小放牛》、《夫妻观灯》、《王公要饭》之类。
    清末民国初期,豫东、豫北、豫西到处有二夹弦流行,并有班社出现,有的班社逐渐成为职业性演唱团体。1915年后, 有豫北师书成、李进忠、乔金锁等在原武 (今原阳县)组织起来的“同乐社”和在豫东、鲁西南进行演唱的“共艺班”。
    1931年“同乐社”吸收了演员刘玉兰,成为二夹弦第一代女艺人。据1936年 《戏剧旬刊》 第十期发表的 《谭豫调之一种》,对二夹弦进行评价:“某艺术专科学生为二夹弦旦角亲自编写剧本,并加入西洋乐器伴奏。二夹弦不胫而走,北入河北,东入鲁皖。而花旦演唱之细腻,发音之柔和,表演之活泼、调门之多,花腔之繁,实为豫省各种戏剧旦角之冠”。
    抗日战争中,二夹弦遭受破坏,频临灭绝境地。p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成立了5个二夹弦剧团。
    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上,开封地区二夹弦代表团演出的传统戏《丝绒记》获多项奖。60年代初,故事片《李双双》中还有二夹弦演唱《货郎翻箱》的调门。
    二夹弦的剧目有150多个,早期多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擅长表演家庭生活、婚姻爱情方面的故事。最基本的剧目有“老八本”之说。随着二夹弦的发展,还上演了不少袍带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理、移植上演的传统剧目主要有《打狗功夫》、《丝绒记》、《货郎翻箱》、《拉郎配》、《鸳鸯谱》、《大铁山》等。上演的现代戏主要有《小女婿》、《小二黑结婚》、《春风吹到诺敏河》、《不能走那条路》、《一封信》、《贫农代表》、《夺印》、《相女婿》、《李双双》等。
    二夹弦的唱腔音乐基本属于板式变化体,也吸收了一些曲牌小调。演唱时真假嗓结合,一般真嗓吐字,假嗓送腔,老调粗犷醇厚,新腔婉转、绚丽、花俏。唱腔板式主要有三大 类:大板类,一般是一板三眼(4/4)节拍,为二夹弦的基本板式。以大板为基调变化出来的有山坡羊大板、二板、三板、撵子、攒子、垛子、呱嗒嘴等;北词板类,一般是一板一眼(2/4)节拍。双北词、单北词、连北词、哭迷子等。娃娃板类:一般是一板一眼(2/4)节拍,分为大板娃娃、二板娃娃、三板娃娃、武娃娃、垛子娃娃等。
    二夹弦常使用曲牌伴奏来烘托舞台气氛和配合演员在特定环境中的表演,如丝弦曲牌开门、游场、端花等;唢呐曲牌有一阵风、唢呐皮、打老虎等。
    二夹弦的伴奏乐器:文场有四弦、京胡、大胡、小胡、提琴、琵琶、月琴、扬琴、唢呐、笛子、笙等。武场有鼓板、京鼓、堂鼓、木鱼、梆子、二锣、京锣、平锣、手锣、掌锣、碰铃等。
    (九) 四股弦四股弦又称 “五调腔”(五腔调)、“乱弹”。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分省地志《河南》载:“乱弹来自直隶,能唱数种腔调,故曰乱弹。豫人或名之为五调腔,北至武安、安阳,南至汲、浚皆有之”。因其主要乐器为四根弦,又称之为“四股弦”。
    四股弦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四股弦是在丁香花鼓的基础上形成,与二夹弦同源异流。一说是河北省的一个秧歌艺人常在漳河两岸卖艺行乞,他吸收河北梆子、京剧、丝弦、老调、河东落子的唱腔哼唱而来的一种调门,于清同治年间搬上舞台,成为一种新戏曲,称之为“五调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艺人张平欣(艺名画眉)领着一个四股弦戏 班,由河北省到河南省北部演唱,受到群众的欢迎。遂之安阳、淇县、汤阴、内黄、清丰、林县、濮阳等地先后出现了一些四股弦戏班,逐步形成了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四股弦。从此分南北两派,北派以河北邢台为中心,唱腔 “调直音硬”,南派以安阳为中心,唱腔 “调平音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一些四股弦专业团体,如安阳的新生剧团、新兴剧团,新乡的万利剧社,林县的四股弦剧团。1956年河南省举行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四股弦(时称五调腔)演出了传统剧目《端花》,获剧本、音乐、演出等多项奖。1963年安阳地区戏校还为四股弦培养了一批演员。到1987年,全省仅有安阳1个四股弦职业剧团。
    四股弦的传统剧目有200多个,加工整理上演的有《小井台》、《小二堂》、《借麦》、《安安送米》、《贺后骂殿》、《杨金花夺印》、《卖海棠》、《呼家将》、《九义十八侠》等。上演现代戏有 《土地证》、《互助好》、《白毛女》、《擦亮眼睛》、《红灯记》、《冒尖嫂》 等。
    四股弦行当的生行有文武小生、红脸、老生(须生),旦行有花旦、青衣、小旦,还有黑脸、花脸、白脸、丑等。
    四股弦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主要唱腔板式有:二类板,一板三眼 (44);流水板类,一板一眼 (24);垛板类,有板无眼 (14);三板类,无板无眼,自由节拍。各类板式还可以派生出不同的板式。一般唱腔为真嗓吐字,假嗓甩腔,比较舒展、奔放。曲牌音乐分弦牌、笛牌。四股弦的音乐伴奏有打击乐、管弦乐两部分。管弦乐有四弦 (主弦)、 板胡、笛、唢呐、笙、二胡、大提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手钹、小钹、梆子、碰铃、堂鼓等。
    (十)落腔落腔原名落子腔,也写作“唠子腔”、“捞子腔”、“乐腔”,主要流行于豫北一带,因以安阳一带最盛,又名“安阳腔”。
    落腔起于何时,没有文字记载。一般认为它由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清嘉庆年间,安阳一带即有“彩扮莲花落”,化装演唱一些小节目。至今安阳县白龙庙戏楼上还保留有清咸丰二年(1852年)落腔戏班演出时的题壁。清末民国初期,豫北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班社,如滑县马店、黄店落腔班,汤阴县赵庄落腔班等。在抗日战争中,不少落腔艺人奔赴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组成落腔戏班,演出一些宣传抗日爱国的剧目,如《王黑旦参军》、《做军鞋》等,并对表演、演唱、舞台美术进行了一些革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黄、清丰先后成立了职业剧团。1956年内黄落腔剧团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演了传统剧目《借髢髢》,获剧本、演出、演员等多项奖。
    1958年以后,全省仅有一个落腔职业剧团,业余演唱活动也逐渐减少。
    落腔演出的传统剧目有100多个,如《借髢髢》、《小花园》、《昆山》、《吕蒙正赶斋》、《跑沙滩》、《蓝桥会》、《周仁回府》、《张生赶考》、《大上吊》、《血汗衫》、《劈山救母》、《女驸马》、《十五贯》等。上演的现代戏有《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李二嫂改嫁》、《朝阳沟》、《李双双》、《山村人 家》、《蝶恋花》等。
    落腔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但也吸收了个别曲牌唱腔。常用的板式有慢板、流水、攒子、哭腔、娃子、迷子、散板、倒板等。慢板有一板、二板之分,一板三眼 (4/4);流水一板一眼 (2/4);攒子有板无眼 (1/4);哭腔有板无眼(1/4)。娃子 (娃娃)属曲牌体:可分为喜、苦、推、平、武五种。另外还有丝弦曲牌、唢呐曲牌多种。
    伴奏乐器,初期只有一把弦(桐木嗡子)、笛、锣、鼓板、手钹、二锣等,以后又加二胡、二弦、笙、唢呐、闷笛、琴、木梆、大鼓等。
    (十一)道情戏道情戏主要流行于豫东、豫皖边界及沙河北岸一带。
      
    民 间 道 情 与 鼓 儿调、莺歌柳相结合,并吸收越调、豫剧的艺术因素而形成了道情戏。
    约在清道光年间搬上舞台,到光绪年间,已建有50个左右的班社。辛亥革命后,道情有了女演员。1926年道情戏班罗振乾(艺名罗线儿)和朱文宣 (艺名墨小)等20多人,曾到开封、 陈留、杞县、睢县、太康一带演出。豫东南一带还有“翻鸡毛道情班”、“四鱼儿道情班”等。并有不少知名演员,如朱凤仙 (女,艺名老拖车)、王志明 (艺名拥倒山)、龚长发(艺名翻鸡毛)、张大妮(艺名洋梨子)等。国民党军队于1938年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豫东南一带变成了黄泛区,太康仅存一个道情班,到1948年也解散了。1956年,河南省举行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时,展览演出了传统戏《打万监生》。1957年成立了太康道情剧团。
    道情戏传统剧目共有近百本,如《刘公案》、《金镯玉环记》、《大红袍》、《洗衣记》、《蜜蜂记》、《小昆山》、《三进士》、《吕布中状元》等。整理改编上演的传统剧目有《打万监生》、《劝邻》、《王金豆借粮》、《站花墙》等。移植上演的剧目有 《三看御妹》、《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假婿乘龙》、《三哭殿》、《跪洞房》等。上演的现代戏有《父女俩》、《母女赶会》、《夸媳妇》、《刘胡兰》、《江姐》、《游击队员》、《郭大娘买鱼》、《前进路上》、《两邻居》、《儿女亲事》、《登攀》等。
    道情主要以唱为主,至今仍保留有说唱痕迹,所演剧目多以“三小戏”为主,行当主要有生、旦、丑,没有大净、架子花脸等行当,不演武功戏,擅长演喜剧。
    道情戏唱腔以真嗓演唱,清悠委婉,悦耳动听,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唱腔板式有慢板、铜器垛(又名二八板),另有小五板、一锣才、多口下韵、哭腔、垛子、紧打慢唱、斜板、夺口、非板等十多种板式,曲牌有锁南枝、西扯平、三孔桥、唠叨红等。
    伴奏乐器以坠胡(又称坠琴)为主弦,另有琵琶、二胡、 大小三弦、曲胡、笛子、笙、唢呐、闷子、低胡、中阮、大提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手锣、小锣、梆子、堂鼓等。
    (十二)坠剧坠剧在搬上戏曲舞台初期也称为“化妆坠子戏”,主要流行豫北南乐、安阳、清丰、内黄及豫东商丘、郸城、淮阳、虞城等地。
    坠剧由曲艺河南坠子演变而成。1940年前后,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坠子艺人沈冠英编的《大家喜欢》、《二流子转变》等剧本,曾搬上舞台用坠子演唱过。1948年冬,坠子开始在开封舞台上演出。在此前后,内黄、南乐、清丰等县相继成立了化妆坠子剧团。1955年郸城县成立坠剧团。19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安阳地区代表团演出了坠剧《妇女代表》,获演出三等奖。1979年,淮阳县、安阳县等坠剧团相继成立。坠剧作为一个新剧种逐渐完善,并出现了一批中青年演员。
    坠剧演出的传统剧目约有100多个,如《罗帕记》、《百花台》、《天波楼》、《五女闹花园》、《墙头记》、《回龙传》、《小包公》《大红袍》、《大宋金鸡记》(又名《王宝童篡御状》)、《金鞭记》等。上演的现代戏有《小女婿》、《刘巧儿》、《不能走那条路》、《妇女代表》、《寺院枪声》、《女新郎》等。
    坠剧有生、旦、净、丑行当,开始主要靠唱白表现人物感情,以后表演逐渐成熟。
    坠剧唱腔的板式主要有慢板,一板三眼(4/4);快板,无板无眼;垛板,有板无眼 (1/4);平板、密板、小过板等均为一板一眼 (2/4)。其他还有金钩挂、黑驴调等。
    乐器有打击乐、管弦乐。打击乐有鼓板、锣、手钹、木 鱼等;管弦乐以坠胡为主弦,其次有二胡、琵琶、大三弦、小三弦、中阮、扬琴、笛、唢呐、管簧、大提琴等。
    (十三)四平调四平调流行于豫、鲁、苏、皖四省毗邻地区。根据豫、鲁、苏、皖四省毗邻的花鼓戏唱腔中的 〔平调〕发展演变而成,取四省平调之意,故名四平调。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剧种的生、旦、净、丑各行当很快健全起来。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演出了《陈三两爬堂》,获多项奖。
    1980年在商丘市召开了四平调唱腔音乐座谈会,由3省7团参加,规范了四平调的唱腔板式,统一了名称,对于进一步革新提高四平调的艺术也提出了不少意见。同时,对四平调名称的含义也作了专题讨论,取得了统一认识。
    四平调演出的剧目共有100多个,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 《陈三两爬堂》、《蓝桥会》、《三告李彦明》、《太行山》、《三打祝家庄》、《严海斗》、《岳家庄》、《艳阳楼》、《岳飞传》等。 连台本剧目有 《蜜蜂记》、《巧合奇冤》、《丝绒记》 和《小包公》等。《小包公》深受群众欢迎,演出超千场。现代剧目有《白毛女》、《血泪仇》、《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李双双》、《八一风暴》、《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英雄母亲》、《湖上红莲》等。
    四平调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一般多用真嗓 (大本 腔),吐字清晰、动听,音乐旋律纯朴优美,有较强的说唱性。
     
    主要板式有平板一板一眼 (2/4),是四平调基本板式;慢板一板三眼(4/4);念板、砍头橛、直板均为有板无眼(1/4);锣鼓冲无板无眼,节奏紧急而自由。
    伴奏乐器:打击乐有鼓板、锣、钹、梆子、木鱼等;弦乐以高音二胡为主弦,其次有扬琴、二胡、低胡、三弦、琵琶、坠琴等;吹奏有笙、笛、唢呐等。
    (十四)豫南花鼓戏豫南花鼓戏也有“麻邑哈”、“花鼓灯”、“小鼓子”等称谓,主要流行在信阳、光山、新县、罗山、桐柏及大别山一带。
    花鼓戏的来源说法不一,一说由弋阳腔传入豫南后和大别山区的民歌小调结合而成;一说由柳子与当地民歌、地灯相结合而成。信阳县平昌乡陈店村的石碑证明清道光十三年(1888年)已有花鼓戏班。1930年后,豫南各地如桐柏、新 县 (当时为经扶县)、罗山、信阳、息县等,先后都有花鼓戏班演唱。
    花鼓戏演唱,初期称为“打五件”,由演唱者一人在木架上挂锣鼓、钹、小锣、板五种乐器,自奏自唱,后来发展成一男一女一唱一和或生、旦、丑三个角色,由演员自奏自唱发展为有专人伴奏,演唱者借助扇子、手绢做道具,边唱边舞,女角多由男演员扮演,还要踩跷。前台演员唱,后台众人帮腔。服装仅有官衣、小衣包、蓝衫等,另有纱帽、小生巾和旦角一般头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光山县大众花鼓戏剧团于1953年成立,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改革音乐唱腔,并增加了管弦乐器。1954年该团曾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了花鼓戏《夫妻观灯》。随后健全了生、旦、净、丑行当,成为一个有五六十人的剧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鼓戏业余演唱活动在豫南各地活跃起来。1981年,河南省首届农村业余文艺调演,花鼓戏《赶山会》获演出三等奖。1982年新县文化馆邀请新县、光山花鼓戏、地灯老艺人十余人开座谈会,挖掘整理了花鼓戏唱腔音乐。
    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有100多出,早期多以儿女、爱情为内容。常演的小戏有《张得和休妻》、《吴三保游春》、《王二醉酒》、《勾鸡》、《闹花园》、《胡彦昌辞店》 等。单本戏有《打金枝》、《天仙配》《五凤山》、《棋盘山》、《乾隆私访》。连台本戏有《郭丁香》(又名《唱天神》)、《薛丁山征西》等。现代戏有《三月三》、《会亲家》、《红管家》、《游乡》等。
    花鼓戏的唱腔音乐由唱、帮 (腔)、打 (击乐),三者密 切配合,以板式变化体为主,曲牌为辅。分为慢板类,一板三眼 (4/4);行板类,无板无眼。各类板式还有不同的派生板式。唱腔板式又可分为 〔东柳子〕、〔西柳子〕两种。唱词多是七字句、十字句。常见的曲牌有 〔四平调〕、〔闹五更〕、〔相思调〕、〔走柳林〕等。
    花鼓戏伴奏乐器原只有打击乐:鼓板、小堂鼓、手板、小锣、铙、钹、大锣等。1953年后,先后增加了京胡、高胡、二胡、低胡、三弦、竹笛、笙、唢呐等。
    (十五)嗨子戏嗨子戏演唱时以“嗨”字为起腔,故名。pp 也称花篮戏、花鼓灯、地扑笼子、灯扭子戏、小歌班子等。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固始县、息县、淮滨、潢川、商城及安徽省六安、阜阳部分地区。在当地民间灯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戏曲艺术的表演而形成。
    嗨子戏何时形成搬上舞台不可考。嗨子戏起初在固始县的泉河、蒋集等地,以业余演唱“二小戏”(旦、丑)为主,常划地为台,化妆服饰简陋。光绪年间,才有嗨子戏专业演出团体。清末民国初期,商城、息县、潢川等地有了嗨子戏演唱活动,计有20余班,抗日战争时期,潢川县建起了嗨子戏戏院,售票演出。固始等地也有嗨子戏班成立,多在农村包场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嗨子戏仍坚持业余演唱活动,除演出传统戏外,还上演了一些现代戏。
    嗨子戏剧目分为“正本戏”、“折子戏”、“杂调”三类。正本戏有《薛平贵》、《薛凤英》、《白扇记》、《卖花记》等20余本。折子戏有 《彩楼配》、《别窑》、《算粮》、《李逵下山》、 《脱罗裙》等50多出。杂调 (即一戏一曲二小戏)有《秧大麦》、《勾鸡》、《顶嘴》、《卖线》等60余出。移植别剧种的剧目有《讨学钱》、《方楼会》、《阎家滩》等。上演的现代戏有《一分钱》、《啊!表》、《女大当嫁》、《长尾巴的孩子》等。
    嗨子戏起初仅有小旦、小丑、小生行当,后生行又有文生、武生之分。随着“袍带戏”的上演,生行增加了须生、老生、武生,旦行增加了老旦、彩旦,丑行增加了武丑、官丑,同时还增加了净行。
    嗨子戏的音乐主要是演员的唱腔、帮腔、打击乐伴奏。pp 1950年后加入了弦乐。唱腔板式有 〔苦嗨子〕一板三眼 (4/4)和一板一眼 (2/4),〔喜嗨子〕一板一眼 (2/4),〔平嗨子〕有一板一眼(2/4)和无板无眼(1/4)。另有一些曲牌称为杂调,一板一眼 (2/4)。
    主要乐器有边鼓、堂鼓、吊板、小锣、大锣、钹、梆等。

  

 

 

《天中人文网》

上一篇:戏曲表演团体 下一篇:民间文学
更多有关 文化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