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关注 > 文化 > 正文

戏曲演出活动

    更新时间:2015-01-03 16:14:37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民间瓦舍勾栏更是日夜演出不停,许多杂剧名伶到此献艺。北宋覆灭,汴梁的大批艺人部分南迁,部分被金人掠走北上,部分流散民间结伴卖艺。
戏曲演出活动
    北宋时京都汴梁(今开封市)诸艺荟萃,每逢喜庆大典,宫庭必有大型演出活动,教坊搬演杂剧已成不可缺少的节目。
    民间瓦舍勾栏更是日夜演出不停,许多杂剧名伶到此献艺。北宋覆灭,汴梁的大批艺人部分南迁,部分被金人掠走北上,部分流散民间结伴卖艺。明代,开封又趋繁荣,据孔宪易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如梦录·节令礼仪纪》载,开封诸王府的戏曲活动频繁而盛大,每逢元宵佳节,都有 “大梨园七八十班”,“城内各庙会场搭台演戏,……大街小巷,按时不断”。明中叶,官绅富贾竞养家班,吉庆喜宴,演出作乐。明末清初,河南地方戏兴起,民间敬神祈福、天旱乞雨、婚丧嫁娶均爱演戏,城乡戏曲班社演出呈现极其活跃的局面,但是历代官府视优伶为下贱,视民间演出为诲淫诲盗,屡加禁止。辛亥革命后,上演改良戏曲、文明戏为时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人获彻底解放,戏剧事业得以兴旺发达。
    剧团除坚持正常营业演出外,文化主管部门还组织多种非营业性的演出活动,交流经验,提高素质,促进戏剧事业的发展。截至1987年,举办全省性会演、调演20余次。组织参加中南区和全国性会演、调演多次。许多剧团深入厂矿、学校、上山下乡,奔赴军营前线慰问演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民间民俗演出
    河南省广大农村乡镇,自古即有祈年赛社演戏娱神的习俗。清代地方戏兴起,民间民俗演出更为活跃频繁。但官府惯以“伤风败俗”、“扰乱治安”为由严行禁戏。据1918年编修的《河阴县志》载,清康熙十八年 (1679年)河阴县 (今属荥阳县)民间演唱罗戏、铙钹等戏使得“男女若狂”,知县岑鹤明令禁止,称 “敢有称神会、擅自演戏者,以科敛重究”。清雍正初年(1723年)曾任河南巡抚,后任两河(河南、 河北)总督的田文镜仅雍正三年 (1725年)一年内,即三次发布禁戏文告。乾隆十年 (1745年)重修《杞县志》载,民间上演罗罗、梆、弦等戏,虽三令五申查禁,“然其余俗,犹未 尽革”。道光年间 (1821~1950年) 修订 《许州志》 载: “祀神报赛,以醵钱演戏”,“村村相续”。光绪十四年 (1889年)《辉县志》载,上演夜戏“喧闹之响,震及红尘,灯烛之光,明如白昼”,“青年男女,涂指抹粉,结伴观场”,知县指令各地方严加禁之。整个清代官府禁戏之事不绝于史,但是,河南地方戏曲生根民间,禁而不止,继续发展。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倡导改良戏曲,移风易俗,灌输维新。省城开封及交通要冲、商埠城市纷纷建立新剧团,上演“文明戏”,风行一时,但城乡禁戏事时有发生,直至1946年,河南省政府主席刘茂恩还以曲剧 “淫词浪调,有伤风化”为由,下令全省禁演。
 
支持抗美援朝演出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河南戏剧界以实际行动积极宣传。郑州市1950年至1951年先后举行抗美援朝戏曲竞赛,开封市1951年成立抗美援朝演出委员会,组织戏曲团体演出,演出收入全部捐献。其他各地也都先后组织捐献演出,常香玉于1951年率香玉剧社在开封、新乡、郑州等地为抗美援朝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巡回演出。河南的一些文艺工作者赴朝鲜慰问演出两个多月,演出的剧目有 《反徐州》、《花木兰》、《打金枝》、《梁山伯与祝英台》、《游龟山》、《葛麻》以及《妇 女代表》、《罗汉钱》、《双送粮》、《全家光荣》等。
    
会演、调演、比赛、展览演出
    (一)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1952年9月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在武汉举行。河南省代表演出团82人参加。演出豫剧 《柜中缘》、《三回头》、《洛阳桥》、《投衙》、《别府骂相》、《三拂袖》;曲剧有《白蛇传》、《贫郎恨》。
    《三回头》、《贫郎恨》获优秀节目奖。豫剧演员王若瑜(陈素真)、王敬先、宋桂玲、王秀兰,曲剧演员李金波获个人奖。
    李志贞、谢顺明等9人及曲剧音乐获奖状。pp (二)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1956年12月~1957年1月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在郑州举行。参加会演的有17个演出代表团,1116人。16个省、市和解放军共150多人观摩。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亲临指导。会演期间,举行了剧种、剧目、表演、唱腔音乐等专题座谈会。参加会演的有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乐腔、大平调、五调腔、怀梆、大弦戏、眉户、百调子、道情、南阳梆子 (宛梆)、四平调、卷戏、京梆 (河北梆子)、坠剧、花鼓戏、拉呼腔(柳琴戏)、汉剧、蒲剧、京剧、越剧等23个剧种,共93个剧目(其中5个现代戏),名老艺人周海水、燕长庚、张子林、高保太等进行了展览演出。获奖演员共286人。
    其中荣誉奖4人:豫剧演员常香玉、陈素真,曲剧演员朱万明、朱六来。演员一等奖60人,其中豫剧演员33人:马金凤、崔兰田、阎立品、徐凤云、王秀兰、桑振君、赵义庭、王根保、李斯忠、韦玉庆、吴碧波、张桂花、唐喜成、王敬先、 宋桂玲、王素君、李兰菊、马兰香、李珍荣、陈慧秋、华翰磊、关灵凤、汤兰香、王在岭、渠永杰、刘九来、谢顺明、王韵生、马普生、赵锡铭、马天德、高兴旺、王二顺;曲剧演员10名:李金波、李玉林、邢金锷、张新芳、蓝辑吾、徐庆生、刘仲杰、王秀玲、耿庚辰、刘卫生;越调演员5名:张秀卿、申凤梅、张桂兰、毛爱莲、李明玉;大平调演员2名:申德高、翟德贵;京剧演员4名;周云昆、吴韵芳、赵虹珠、许振华;二夹弦演员张素云;四平调演员邹爱琴;落腔演员赵文清;越剧演员王惠芳;汉剧演员陈化姣;怀梆演员张树桩。获演员二等奖的95人,;获演员三等奖的131人。
    获剧本一等奖共8个。其中豫剧5个:《穆桂英挂帅》(马金凤、宋词改编)、《司马茅告状》(赵亮卿执笔整理)、《王金豆借粮》(张振乾口述,常葆光、蔡云生整理)、《滚鼓》(赵恒治整理)、《下陈州》(叶川、李翎改编);曲剧剧本2个;《赶脚》(李翎作)、《阎家滩》(刘仲杰口述,刘道丙整理);越调剧本1个:《哭殿》(闵彬执笔整理);获二等奖剧本12个;获三等奖剧本18个。
    获演出一等奖的有12部戏:许昌专区代表团演出的豫剧《下陈州》,河南豫剧院演出的豫剧《刘胡兰》、《大祭桩》,开封市代表团演出的豫剧《王金豆借粮》,洛阳市代表团演出的豫剧《穆桂英挂帅》、《藏舟》、曲剧《赶脚》,河南省京剧团演出的《阿黑与阿诗玛》,信阳专区代表团演出的京剧《扈家庄》,商丘专区代表团演出的越调《哭殿》,新乡市代表团演出的豫剧《草原之歌》。获演出二等奖的戏23部,获演出三 等奖的戏16部。
    获导演奖的剧目有46个,其中获导演一等奖的有杨兰春导演的豫剧《刘胡兰》、桑建修导演的豫剧《穆桂英挂帅》,张兰春、刘祐宗导演的京剧《阿黑与阿诗玛》,闵彬导演的越调《哭殿》。获导演二等奖的戏20部;获导演三等奖的戏22部。
    获音乐奖的戏共39部,其中一等奖有豫剧 《下陈州》、《刘胡兰》、《大祭桩》、《穆桂英挂帅》、《小二姐做梦》、《秦香莲》,曲剧《阎家滩》、《胭脂》、《赶脚》,越调《收姜维》。二等奖13个,三等奖16个。获音乐个人奖的共105名,其中一等奖获得者21名:白宗良、刘鸿章、谷志学、王德千、任清芝、孙德胜、车虎臣、段永昆、谢克宗、王振合、高连元、聂立庆、高明修、张春景、刘湘银、史大成、翁根年、钟国顺、李保全、王福顺、王冠军;获二等奖的39名;获三等奖 的45名。
    获舞台美术奖的戏共16部,其中一等奖有豫剧 《刘胡兰》、《穆桂英挂帅》、《大祭桩》。获二等奖的6个,获三等奖的7个。获舞台美术个人奖的共29名,其中个人一等奖6名:卢伟生、赵良铭、王寿生、张学勇、张一圃、关鹏。获二等奖的6名;获三等奖的17名。
    (三)河南省现代剧目汇报演出1958年10月16日,河南省现代剧目观摩演出开始在许昌(包括南阳、信阳)、开封(包括商丘、洛阳)、新乡(包括各市)三个地区分别进行。在此基础上,12月10~24日,河南省现代剧目汇报演出在郑州举行。参加汇报演出的演出团13个,有豫剧、曲剧、越调、眉户、京剧、南阳梆6个剧种,演出了《朝阳沟》等共31部现代戏。
    (四)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1959年9月,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在郑州举行。参加会演的有8个代表团195名代表,10个剧种的32个剧目。罗戏、百调子、怀梆等剧种的代表,作了展览演出。有115名演员获优秀演员奖,《掩护》等21个剧目获优秀演出奖,《穆桂英》等10个剧本获优秀剧本奖。
    (五)河南省第一届青年戏曲演员会演河南省第一届青年戏曲演员会演于1960年6~7月在郑州举行。参加会演的有668名代表(其中观摩代表27人)。演出10个剧种、39个剧目(其中传统剧目26个、现代剧目13个)。选拔出优秀青年戏曲演员61人,乐手41人,编导25人。
    (六)河南省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1964年6~7月,河南省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郑州举行。参加演出的有12个代表团,共演出了话剧《瘦马记》、《红管家》,曲剧《好媳妇》,豫剧《李双双》、《人欢马叫》、《刘氏牌坊》,越调《卖箩筐》等24个创作剧目。
    常香玉、崔兰田、申凤梅、毛爱莲、高洁、马琳、王善朴、魏云、张新芳、王秀玲、庞建民、郭凤娥等畅谈了自己演出现代戏的经验体会。中共河南省委第二书记何伟、中共河南 省委宣传部长宋玉玺作了报告。中共河南省委书记赵文甫讲了话。
    (七)参加中南区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1965年7~8月中南区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广州举行。参加观摩会演的河南省代表团481人,演出9个剧目,其中豫剧大戏3个,有《杏花营》、《人欢马叫》和《打牌坊》,小戏6个。在会演中受到好评的《扒瓜园》、《游乡》、《传枪》三个小戏9月赴北京汇报演出。
    (八)河南省戏剧创作节目调演1973年4~5月,河南省戏剧创作节目调演在郑州举行。参加调演的有14个代表团、9个剧种,演出剧目有《红灯记》、《海港》、《百将渡》、《点点红》、《柜台内外》、《前进路上》、《枪之歌》、《风卷红旗》等48个(九)参加部分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文艺调演于1975年3~5月在北京举行。河南省参加演出的剧目有豫剧《战旗永红》、话剧《战太行》、曲剧《柜台内外》以及移植 “样板戏” 剧目等。
    (十)“农业学大寨”剧目调演河南省“农业学大寨”剧目调演于1976年6~7月在郑州举行。参加演出的有地、市演出团和鄢陵、林县两个县剧团,共演出19台节目。
    (十一)庆祝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胜利演出1976年11月,由河南省文艺界联合举办。演出豫剧联唱、表 演 唱等。
    1977年2月16日,为庆祝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河南省文化局、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联合举 办了“迎新春庆胜利戏曲演唱会”。
    (十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河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于1979年3~7月在郑州举行。15个代表团共演出25台戏35个剧目。演出结束后,豫剧《唐知县审诰命》和曲剧现代戏《逼婚》(原为 越调) 分别组成 “河南豫剧演出团” 和 “河南曲剧演出队”于8月、11月赴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献礼演出。
    牛得草、吴碧波主演的《唐知县审诰命》获剧本、演出一等奖。王秀玲、张晓凤主演的《逼婚》获剧本、演出三等奖。
    (十三)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大会于1980年3~4月在郑州举行。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张树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宋玉玺等出席了开幕式。参加演出的剧目有:常香玉、赵主庭、马兰香主演的《断桥》;陈素真主演的《梵王宫》、《宇宙锋》;崔兰田与其传人张宝英主演的《桃花庵》;马金凤主演的《穆桂英挂帅》;阎立品主演的《秦雪梅》;唐喜成主演的《辕门斩子》、《三哭殿》;李斯忠主演的《打銮驾》;刘法印主演的《黄鹤楼》;陈素真亲授、吴碧波主演的《宇宙锋》;常香玉亲授常小玉主演的《拷红》;刘忠河主演的《打金枝》;金德义主演的《南阳关》。河南豫剧院三团以“豫剧唱腔选段音乐会”的形式,参加汇报演出。
    文化部和17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前来观摩指导。大会期间共演出85场。每个流派演出后都组织了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豫剧流派演出和艺术交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河南省尚属首次。
    (十四)河南省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河南省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大会于1981年12月在郑州举行。参加演出的有商丘地区豫剧团演出的 《小白鞋说媒》、新郑县豫剧团演出的《引凤图》、常香玉参加郑州市豫剧团主演的《重返柳河湾》、洛阳地区豫剧二团演出的《洛河儿女》、河南豫剧院三团演出的《人的质量》、河南豫剧院二团演出的《老拳新传》等。
    (十五)河南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河南省戏曲青年演员 会演于1982年12月~1983年1月在郑州举行。参加会演的有650余人,21台戏,79个节目 (折子戏和小戏),其中现代戏13个。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京剧、二夹弦、四平调、道情、宛梆、大平调、柳子戏、花鼓、地灯等。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张树德等出席开幕式。共评选出一等奖36名,其中豫剧28名:李金枝、陈淑敏、王香萍、崔玉荣、党玉倩、柏青、张立、马丽君、管爱姣、杨喜梅、金德义、魏建新、李松根、路艳菊、小香玉 (陈伯玲)、李广海、陈贞、张蓓、姜晶玉、李莉、武惠敏、周建宜、崔小田、张小霞、李锦莉、牛志红、汪荃珍、牛玉花。曲剧4名:乔杏娥、黄巧红、孙玉香、赵迎新。越调2名:马兰、杜朝阳。河北梆子1名:李秀荣。京剧2名:张正春、何青贤。四平调1名:崔太先。二等奖73名,三等奖131名。
    (十六)河南省1983年现代戏调演10月18日~11月9日,河南省1983年现代戏调演大会在郑州举行。参加调演的有豫剧、曲剧、道情、柳琴戏等6个剧种;河南省豫剧三团、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京剧团、郑州市话剧团、南阳地区曲剧团等14个剧团,演出了《倔公公偏遇犟媳妇》、《双美赞》、《冯玉祥政变记》、《劳资科长》、《儿女传奇》等15个剧目(13台戏)。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刘杰、省长何竹康观看演出并接见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观摩了部分调演剧目。中共河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韩劲草发表了讲话。    
    (十七)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大赛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大赛于1985年10月20日在新乡、洛阳同时开幕。参加初赛的有20个代表团,演出20个剧目。11月20日“大赛”复赛在郑州进行,12月4日举行发奖大会。获演出金牌奖的是开封市文工团演出的话剧《十五的月亮》,获银牌奖的有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的《拾来的女婿》、许昌地区豫剧团演出的《倒霉大叔的婚事》,《十五的月亮》编剧李林、杜 征 远 获 剧 本 一 等奖,《拾来 的女婿》导 演陈新理获 导演一等奖。获表演一等 奖的 10名:有《拾 来的女婿》中扮演女主 角常丽君的张 月 婷、《西 湖 公 主》 中 扮 演 男 主 角 陈 允 明 的 江 团 结、《秦香莲》扮演女主角 的张宝英、《倒霉大叔的 婚事》中扮演 男主角常有 福的任鸿恩 和扮演女主 角魏淑兰的 汤 玉英、《越王 负荆》 中 扮 演 季婴 的 孙 丙 辛、《流星—— 寻找它 失 去 的 轨迹》 中 扮 演 宋福 明 的 金世驯、《情断状元楼》中扮演王魁的王希玲、《斩御史》中扮演汉景帝的谢启顺、《齐桓公之死》中扮演齐桓公的兰文祥。
    《拾来的女婿》的音乐设计者朱超伦、安之语获音乐设计一等奖。《倒霉大叔的婚事》舞台美术设计者柯仲齐、杨振玲获舞台美术一等奖。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长侯志英在会上讲话,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观看了演出。12个省、市自治区派代表观摩了演出。
    (十八)赴香港参加新华社香港分社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地方戏展1986年10月,河南省豫剧团(以河南省豫剧一团为主组成)一行45人赴香港参加新华社香港分社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地方戏展。参展剧目有轩玉亭主演的《唐知县审诰命》,汪全珍主演的《香囊记》以及小香玉 (陈伯玲)主演的常 (常香玉)派专场折子戏《拷红》、《大祭桩·打路》一折。演出受到香港观众热烈欢迎。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文化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