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中国:归期渐近 梦里故乡
更新时间:2016-01-31 09:43:21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 当今之下,恐怕没有多少比“故乡”“乡愁”更易引起共鸣的话题了。“故乡”之乡愁,已成为弥漫许多人
当今之下,恐怕没有多少比“故乡”“乡愁”更易引起共鸣的话题了。“故乡”之乡愁,已成为弥漫许多人心头的一股浓浓情绪,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故乡,作为“乡愁”的载体,寄寓了多个层面的丰富内涵,积淀而成一个人类文化史上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
每个人都有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就是那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她是一个客观实在,存在于某一个地理坐标中,无论空间大小、东西南北,总有一个“点”在那里,与生俱来,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
唐朝诗人王维诗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杂诗》)中的“故乡”即为地理空间意义上的“故乡”,一般言语中所言的“故乡”,也即地理意义上的“故乡”。
每个人还有一个心理意义上的“故乡”。那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留存了许许多多终身难忘的个体记忆,以及群体共享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共同构建而成心理意义上的“故乡”。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词中的“故乡”更多的是指心理意义上的“故乡”。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资料图)
一个族群,更有文化意义上的“故乡”。世界上每种文化都有其最初的发祥之地,来自同一文化“故乡”的族群,浸淫合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形成迥异于其他文化族群的文化精神、思想和观念。这些共有的文化精神、思想和观念,即是其文化意义上的“故乡”。
民国元老于右任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望)。”(《国殇》)则是对故国意义上“故乡”的思念,多了些华夏文化浸染下游子的思乡之情。
可见,“故乡”的内涵,由“地理”而“心理”,再至“文化”,层层扩展、提升,具象而抽象,含义逐渐丰厚蕴藉起来。另外,这三层意义上的“故乡”,往往又会叠加一处,难分彼此,只不过有时此消彼长罢了。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意义下的“故乡”,无论中外,任尔是个体“小我”,还是集体“大我”,不管身在何处、岁在何时,永远都有一个“故乡”在那里,永远都会有一种“乡愁”紧紧相随。
在“乡愁”的牵引下,“故乡”的游子,年复一年,一次又一次,踏上归乡的路途。这种“归乡”,既可以是现实情境下的归乡,如每年的春节,数以亿计的人们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地回到家乡;也可以是心理情境下的归乡,似陆游的“笠泽鱼肥梦故乡”(《送范西叔赴召》);黄庭坚的“西风吹梦到故乡”(《再和答张仲谋陈纯益兄弟》);杜甫的“托身白云还故乡”(《大麦行》)。诗人虽不能身归故里,却已不止一次地在魂牵梦绕中回到故乡。
诗人虽不能身归故里,却已不止一次地在魂牵梦绕中回到故乡(资料图)
故乡,不仅积淀了丰富的内涵,而且蕴藉了充沛的情感。乡愁,已是一个化不开、解不掉的情结,这种浓烈的乡愁把故乡变成巨大的情感磁场,构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众心所向,归去来兮。
故乡,从人的出生、成长、发展的一生来看,是人降临于世的最初地点,自然也是人生坐标的原点。无论后来的人生轨迹如何延伸拓展,永远不可能忘记和脱离生命的原点。所以“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礼记注疏?檀弓上》)说的是狐死之时,其头尚要朝向自己窟穴所在的方向。曹操在诗中也感慨“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却东西门行》)
故乡,既不“可忘”,还需“回归”。每个人都需要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生命的原点。这种回归,不是倒退,而是找回故乡、故土、故人的温暖的感觉,慰藉自己漂泊、浮躁、疲惫的心灵,回视自己起步时的状态,反思自己心路历程的初衷,从而唤醒被岁月尘封已久的青春感觉,汲取新活的力量,重新出发,获得更生。
这种回归故乡原点的行为,恰如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安泰俄斯(Antaeus),只要其身体不离开母亲地神盖亚(Gaea)的怀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地母那里获取力量,就永不衰竭、不可战胜。安泰俄斯后来之所以败给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也正是他被迫脱离了大地,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再也没有了新生的力量。
故乡,不仅是一个人生命的原点,也是人类的文化原点(资料图)
故乡,不仅是一个人生命的原点,也是人类的文化原点。恰如人的生命过程一样,人类文化也有着起源、发展、繁荣、传播的过程。文明起源发祥的故园,即是人类文化的精神原乡,也是人类的文化原点。
从古希腊雅典,走出了西方文明;从黄河长江,走出了华夏文明;从恒河流域,走出了印度文明……这些城邦江河,便成了人类的文化原点。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由原点而起,源远流长,浩浩荡荡。
人类文明,一路走过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直到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如今的现代社会,可以说汇集了先进与没落、新生与腐朽、执着与迷惘等等一系列矛盾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是先进的科学技术、高速的经济发展、优质的日常生活、延长的平均寿命;一方面却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危机的食品安全、沦丧的道德观念、冷漠的人际关系、松散的社会网络、物化的生活方式,这些现代性危机,引发越来越多的西方、东方学者重新审视当下和历史,反思和批判人类自身的文化,以期找出一条突破人类危机的更生之路。
于是,“回归”人类的精神故乡,“回归”人类的文化原点,重新认识人类文化自身,寻找新的出发点,就成了当下热切关注的话题。自然,这种“回归”不是退缩,不是逃离现实,这种“回归”是返本求源、“反本开新”,旨在发展创新,其最终目的是要使人类生活得更加和谐美好。
《道德经》有言: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反者”,其实正是“道”的运动。这里的“反”,是指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转化。譬如“有”“无”、“动”“静”、“强”“弱”等,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所谓“有动就有静”就是这个道理。人类文化的“回归”亦是如此。回到文化的原点,是为了在对历史和现在新的认知基础之上,重新出发,从而上升到文化的更高境界。
一个文明的新的飞跃常常要回到原点,然后燃起光辉的火焰(资料图)
西方文化的发展,往往要重新回顾和思考古希腊和希伯来的思想精髓,去探寻新的发展途径;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常常不断复归到上古儒道之学的思想元典,检讨自身的历史文化,汲取营养和力量,谋求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新的繁荣。
这是一场人类文化的自觉。其关键就是回到文化原点,对自己所拥有、所生存的文化本源及其现存状态有清醒的认识和反思,在与“他者”文化的对比中,承续传统、汲取经验,复兴自己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哲学学者汤一介曾说过:一个文明的新的飞跃常常要回到原点,然后燃起光辉的火焰。
昨日之“离开”故乡,是为了今日的“回归”;今日之“回归”故乡,是为了明日的“离开”。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文化 的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