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张鸡黍传奇
更新时间:2015-03-26 10:08:20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范张鸡黍的故事,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其在汝南产生、发展和传承,与汝南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汝南古为豫州之中,素有“天中”之
在天中大地这片古老的热土上流传着很多传奇故事,现在我们说说范张鸡黍的传奇故事。
范张鸡黍的故事,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其在汝南产生、发展和传承,与汝南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汝南古为豫州之中,素有“天中”之称,汉设汝南郡,唐、宁为蔡州,元、明、清均为汝宁府治,历代为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名人众多,文化传承有续,这些为范式、张劭至信至义的友情故事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范张鸡黍故事也得以广为流传至今。
东汉和帝时,汝南张庄人张劭为太学生,与山东金乡范式同学,二人友谊甚笃,如同亲兄弟,二人返乡时相约两年后相见。约定的日于很快到了,张劭让母亲做好饭菜等范式,张母以为金乡太远,范式未必能到,张劭认为范式守信义,一定能到,张母就杀鸡炊黍(黍即小米饭),等待范式的到来。范式果然到了,二人在门外土台上尽欢而别。后来范式在郡中做官,张劭在家中病魔缠身,同郡文友郅君章、殷子征看护,殷勤周到,不离病床,但投药无效,临终时叹道:我要离开人世,所恨的是没能见到死友!殷子征对张劭的话感到不解,问:我和郅君章,日夜守候,侍奉汤药,还往哪里找死友?张劭说:病痛中实在感谢君等护理,但两位是我的生友,山阳范巨卿才是我的死友,说完很快就死去了。就在这天夜里,范式作了个奇怪的梦,梦到张劭“去冕垂缨屣履”对他说:“巨卿,吾某日已死,当以某时葬,永归黄泉。于未我忘,岂能相及?”梦醒,悲痛不止,遂向太守告假,前往汝南探望,太守虽不信,又不便违其友情,也就答应了。范式身着孝服,奔丧汝南。范式未到,张劭的灵柩已发,将到墓地,灵柩再也不能挪动。母亲对儿子很理解,手抚灵柩伤心地问道:“元伯,岂朋望邪?”话语之间,远处有素车白马,哭号而来,张劭母亲看见,随口说到:“是必范巨卿也。”范式到后,向灵柩叩拜,含泪说到:“行矣元伯!生死异路,永从此辞。”送葬者千人无不伤心涕零。范式执拂而引,柩乃徐徐而前。张劭葬后,范式执意要为张劭守墓百日。范式守墓,日夜啼哭,茶饭不进,只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当哭到第七天的时候,嘴唇干裂,声音嘶哑,双目红肿,眼中滴血,竟哭死了。一个京畿功曹,千里吊唁朋友哭死,地方官府忙奏明京畿太守,太守闻听大吃一惊,奏明朝廷,立即派人日夜兼程,到汝南郡张劭的故乡办理范式丧事。会葬者千人,鉴于范张友谊笃诚,生不愿别,死不能离,把范式于张劭墓右侧并排安葬。范式安葬后,他骑的那匹白马,不吃不喝,仰天嘶叫,如同痛哭,人们触景生情,闻者流泪,把马放开,它竟跑到范张墓地,绕墓长嘶,叫声更加凄切,不久也死掉了。人们对马通人性、晓友情感叹不已,把它也以葬人的礼仪在范张墓东南100米处安葬。
张元伯、范巨卿友谊笃诚,重义守信,千里吊唁,哭死功曹,叹死白马之事惊动上苍神灵。一天夜里,忽起旋风,只旋得尘土腾空,旋风过后,范墓、张墓、白马墓旋成三个大冢子,冢子占地面积每个都在一亩半地以上。
范张生死之交的故事,感人至深,后人念念不忘,把范张墓称信义冢,将白马墓称白马冢,将范张相会的那座石桥称为信义桥。桥头立有碑碣,上书:东汉贤士张元伯、范巨卿千里期信处。张劭具鸡黍招待范式时的那个土台子,称鸡黍台。地方募捐集资,在金铺街北开龚古道西为范张修祠叫“二贤祠”,塑二人的像,上悬匾额:“千古良朋"。明《汝宁府志》和清《汝阳府志》均有明确记载:“范、张墓在城北三十处,鸡黍台西北二里许”。更为明确的是在清康熙二十九年的《汝阳县志》所录旧图志中,详细标注有范张墓和鸡黍台。
《搜神记》、《后汉书》、《汝宁府志》等均有对范张鸡黍故事的记载。现存的元代戏曲《死生交范张鸡黍》就是元代戏曲作家宫天挺根据《搜神记》和《后汉书》所作。《汝宁府志》中还记载了金镇、李根茂、王元梅、张御采等历代太守、知县等颂扬范式和张劭的诗词,其中王元梅《汝南怀古》一诗中写道:“生死交情乃见真,订期鸡黍远相亲。最怜白马山阳客,执绋坟头哭故人。”
范张鸡黍故事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反映了人们对诚信的推崇,体现出人们对信义的向往和追求。由于年代久远,范张鸡黍遗址毁坏严重,二贤祠毁于文革时期,信义桥由于旧汝河改道桥已不复存在,鸡黍台遗址处现已建造民房,仅存的信义冢、白马冢被群众拉土即将夷为平地,熟悉历史故事传承的老人大多年事已高,鸡黍台故事面临断代绝传。
《天中人文网》
上一篇:非遗·盘古神话 下一篇: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历史沿革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