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传奇 > 正文

天中传统节日

    更新时间:2015-01-04 11:18:57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 河南民间传统节日甚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这些节日中,既有积极进步的内容,又有落后迷信的东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社会
天中传统节日
    河南民间传统节日甚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这些节日中,既有积极进步的内容,又有落后迷信的东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社会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节日中落后迷信的东西往往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些与人民生活联系不大的节日逐渐被淘汰;一些为人民所喜爱的节日则抛弃迷信落后的成份、发展健康有益的内容和现代化结合起来,更加富具生活情趣。
一、元旦 春节
    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天。中国古代以夏历正月初一日为岁首。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岁首,改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927年冯玉祥率国民军入豫后也曾极力推行,甚至规定公历元旦放假五天,夏历元旦的一切活动均改在这五天举行,但始终未能普及,官方、民间各行其是。故有公历元旦和夏历元旦之分,民间分别称为“阳历年”和 “阴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决定中国实行公历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新年”,夏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并规定“新年”放假一天,“春节”放假三天。从此,称公历元旦为新年,夏历元旦为春节渐成习俗。但是,新年和春节相距,多不过一个来月,少则20余天。因此传统的岁时习俗仍使人们将新年视为欢度春节的前奏。民间称为“元旦春节期间”。每年在此期间国家民政部门都要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各级政府均派慰问团(组)到驻军部队和烈军属家中慰问,听取意见,解决问题。机关、学校及厂矿企事业单位也都组织各种拥军优属活动。部队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及至夏历正月初一日春节,民间仍习以“年下”、“过年”相称,并以最隆重的方式欢度。河南春节传统“重在礼”,其内容包括接年、祭祖、贺年、宴饮等。现代春节欢乐的气氛日趋浓厚, “重礼”的观念仍可显现于民间春节活动之中。
    (一)祭祖接年 农历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行祭祖接年礼。豫西一带,最早起床的人第一件事是将除夕堆放在院中配有麦糠或谷草的柏枝点燃,俗称“沤柏枝”。沤柏枝时有的全家大人小孩要从柏枝火上跨过,称“跨旺火”。有的还在当院中高挂一灯笼,称作“挂天灯”。据说,挂天灯、沤柏枝、跨旺火可“镇妖除邪”,尤其可防止凶神“九头鸟”为害。在义马一带早起之人要将除夕放入炉火中的犁铧,以左手用钳子相夹,右手端醋一碗,边走边将醋浇洒在火红的犁铧上,遍及各个房间。口中还要不断念叨“解犁歌”:“解犁解犁,两股柏气,一股上天,一股入地。天喀嚓,地喀嚓,老君治世解犁铧,那个小鬼不怕我,红铧壳耧踏三踏,哧溜嚓,哧溜嚓!”,最后,将犁铧从大门口水道眼中塞到外边,并顺手将一木棍俗称“拦门棍”横置于大门槛里,然后敞开大门,此举俗称“解犁”。各种镇妖祛邪活动后,家长要带领全家老小依次向“天地诸神”和祖宗牌位焚香、叩头,鸣放鞭炮,称作“接神”、 “接爷”、“烧纸”、“接年”等。在汝阳一带,接年烧纸后,家中长者要手捧“贡果”,走向当年“喜神”所在方向“迎喜神”,如遇禽鸟牲畜声响,便是“迎得喜神”,以为新的一年万事如意。祭祀接年毕,全家便围坐一起,或为老人梳妆整衣,或为小儿穿戴装扮,并准备早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祭祖接年”中的迷信成份渐为摈弃,虽也有沤柏枝、挂天灯、解犁等活动,但求欢庆之乐已为主要动机。
    (二)早餐测福 初一早餐,大多以水饺为食,称“更岁饺”。更岁饺已在除夕包好,这时要由男子掌灶煮饺。煮饺时,炉火内要填以芝麻杆、棉花杆助燃,以应“节节高”、“摇钱树”之吉。饺子煮好后,首先要祭祀祖先和天地诸神,然后全家食用。许昌、漯河一带吃更岁饺时,要配用红萝卜、菠菜、芫荽调蒜泥制成的“算菜”。据说,吃饺子配“算菜”,预兆会算帐过日子,大人有福,小孩聪明。
    吃饺子时,许多人家“测福”逗乐,猜测谁能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吃到者为“有福气”。聪明的子媳故意将包有硬币的饺子盛给老人或小儿,以求其欢乐、愉快,体现全家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
    (三)拜年贺岁 早餐后,开始“拜年”贺岁,亦称“见节”,谚有“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儿”。首先全家人一齐拜祖宗,接着幼辈依次向长辈行礼。长辈未在除夕发压岁钱者,这时要给年幼之子孙和新娶媳妇发“压岁钱”。自家拜贺后,能行动之人便出门挨家挨户到近族长者或街坊邻居家拜贺。近代有同村人、同单位人初一上午集中一起举行大型团拜者。但在开封老城,旧日老幼妇女不出门拜年,住同院之家也不许往来和交谈。初一日上午,村中有新媳妇者,邻居家多设简单宴席,招请新媳妇到家中叙谈,俗称“招饮”。在豫东,招饮之俗还在邻里间进行,邻家相互设宴招待,仇家也在此时和好,俗称“请春酒”。初一同村人拜年贺岁,要于中午前结束。午间,家家以丰盛的菜肴进“团圆席”,又称“团圆饭”。下午,许多地方开展耍狮子、踩高跷、玩旱船、行鼓社等活动,全天停止一切农事,所谓“大年初一,骡马歇役”。城镇人多以游公园、逛商店、看戏看电影为乐。7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节日期间,欣赏电视文娱节目已成为城乡人们欢度节日的主要形式之一。
    (四)走亲访友 正月初二开始,河南民间要走亲访友。有新婚者,初二走“新亲”;无新亲者,初二走舅家,初三、初四回娘家为一般之常礼。谚有“初二外甥初四客”。如不走亲贺年,便为失礼。新女婿偕新娘走年下亲戚讲究礼品,一般多为枣糕,或称枣花,有重一斤左右的也有重十斤的,多用大床单相裹。
    接待走年亲的客人,均以过年所备食品相待,对于“新亲”,还要请“陪客”。在安阳一带走亲拜年的外孙要在姥姥家“抢”“枣山”,“抢”得“枣山”,以寓“万事如意”。
    (五)追远拜节 正月初三或初四也是民间祭祀先人表示追念的日子。初三日,有称为“鬼节者”,南阳人称此日为药王晒药草日,“诸事不宜”。是日,家家要携带供品香箔上坟扫墓,祭拜祖宗。老人亡故不满三年之家,其亲戚也要前来拜祭,豫南人称作“拜新年”。届时,主人要设宴招待“拜新年者”,如因困难不能招待便在大门上书以“恳辞新年”四个字。追远拜节之日,不许向外人行拜年礼。50年代以后,追远拜节之礼仍行于民间,但其中的迷信成份已渐淡漠。
    (六)小年破五 正月初五又称“破五节”或“泼污节”,家家吃饺子。此日过节活动之盛仅次于正月初一,又称“小年下”。“破五”即打破五天之禁。旧日从初一到初五,禁忌颇多:不许动针剪、不许以生米为炊、不许信口胡言,不许随意乱倒污水、炉灰;各行各业也要封起自己的生产工具,如厨师“封刀”、裁缝“封剪”、粮行“封斗”等。迷信认为过年动刀剪会遭凶报,扫地则缺钱花,洗脸水泼掉会“泼去财气”,五更做饭拉风箱会使家庭不和睦,家长“两头受气”,小孩随地大小便会玷污神灵,妇女纺线会招来“长虫(蛇)”或被人讥为“穷命”、“扒嚓命”等等。到了正月初五,这些禁忌便可统统破除。此日晚大多地方还要“送穷灰”,将家中炉灰些许送至十字路口,并烧香为祭,以求贫穷不再缠身。是日前不慎打破了的锅碗盘碟,可在此日用红线相系投入井中或放置吉利之处。过了“破五”,初六日各行各业便可开始营业,俗称“初六大开市”,各家各户也恢复日常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春节放假三天,列为一年中放假天数最多的节日,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春节摈弃一切陋俗,发扬良俗,显得更有生气。尤其进入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春节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形式也愈来愈生动活泼。
二、人 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称“人日”。源于古人的占卜活动。以此日阴睛,卜一年之丰歉。河南民间逢人日,要以蒜面条为食,俗称吃“长春面”,以祈长命百岁。
三、立春节
    立春节,即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古代立春节前一日要行迎春礼,举行祭太皞、芒种的仪式。民间也进行各项迎春活动,诸如打春牛、食春盘、贴春帖、喝春茶、剪春幡、咬春、戴春鸡、绑立春箩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开封民间的“打春牛”之俗最为出名,即事前扎糊“春牛”,其肚内要装以花生、核桃、枣等,“以立春日示众”,并以红绿彩鞭敲击,至破开时,争抢其肚内干果吃,据说老人吃了增寿,小孩吃了增智。在林县一带,立春日,民间常以白面烙制“春饼”,再以箩卜丝加葱、姜、蒜、韭等所调制的“春盘”,或称“五辛盘”卷而食之,俗称“咬春”,以为消灾除病之举。在南阳镇平一带,农村妇女习于立春日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花”、“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在豫西北民间,喜于此日将白菜箩卜绑于树枝上凉晒,据说可治疗咳嗽等病,需要时即取下用之。
    50年代以后,立春节活动多已和春节活动相融合,单独以此日为节者已很少见。
四、社 日
    社日分春社、秋社,古为农家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河南民间多于是日举行会社活动,宰牲设供,祭祀所信仰之神,十分热闹。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已不行。
五、灯 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民间家家户户均要张灯、送灯、玩灯,尤其是十五日夜通宵灯火,故名灯节。正月十五夜又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元宵节”、“上元节”,河南民间也有直称“过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挂灯笼”者。
    古代灯节原为正月十五日一夜,至唐代延至三夜;宋代又先后延至五夜、六夜,先“起于十四,止于十八”,后又增加十三日一夜。明代永乐七年(1409年)又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十日”。清代“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清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要》)。近代多沿清制,一般正月十四日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续灯,民间也有十三日便试灯直至十九、二十日方收灯的。今民间灯节活动仍盛行不衰。
    河南民间灯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有“十五大似年”和“小过年,大十五”之说。传统以为“春节重在礼,灯节喜在乐”。届时白天夜晚一片欢乐,不仅送灯、玩灯,还有各种文艺活动,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一年中人们最欢快的节日。
    (一)灯祭60年代以前,正月十五日夜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所用灯盏有瓷制,也有面制,其形多样。一般呈碗形,直径有二市寸大小,高一市寸,中间空处有一圆柱形置灯芯处。瓷制的购于市场,自家所制的“面灯盏”,用豆面、玉米面或白面蒸成,俗称“灯馍”。使用时,将油盛于其凹窝中,内置灯芯。正月十四日下午鸣炮焚香“请神”,至夜将备好的灯盏添上棉(香)油、并置芯点燃,俗称“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届时焚香祷告毕,将所有灯盏送放于自家院内院外的神龛、牌位、水缸、粮囤、房门、墙头、大树下、捶布石、猪圈、羊栏、马棚、牛槽、鸡窝、粪坑、粪堆、厕所、磨盘、碾盘、石滚、井边等。每处均放两个,大户人家有放百十个灯盏的。测旱涝的灯盏要放在大门两边,每边六个。院中搭有 “灯山”、“灯树”和竖有“天灯”长杆的要放上灯盏,然后统统点燃。同时点燃大门楼下所挂的一对灯笼。此时满院生辉,一片光明,灯花起舞,油香扑鼻,它象征着家家到处都“有(油)”,当年生活一定富裕。民间称此举为“送灯”、“点灯盏”。各家所点灯盏,当晚不收,让其尽油而燃,次日再加油点燃,称“续灯”。一般至十七日方“收灯”。汝南、平舆人收灯时要查看大门两边测旱涝的十二个灯碗中是否有露水、有多少,以测当年各月之旱涝。灯节后,所用灯盏如为瓷制,则收藏起来,次年再用。凡面灯盏,要收起打发“要饭的”,称“舍神果”。在南阳镇平县一带,点灯盏时,邻家子女也可悄悄将灯油燃尽的面灯拿走,俗称“偷灯盏”,以此祈福。新乡人偷灯盏有求子之意,谚有“偷个灯头儿,生个孙猴儿”。
    灯节期间,各地民间还要向祖坟“送灯盏”,所用灯笼大多用苇杆或黍杆扎成,外糊以纸。也有用点煤油的玻璃灯者。送灯或在下午,或在晚上。不行送灯礼者,多预先制灯笼插在坟上以为表示。灵宝等地人向新坟送灯要连续进行三夜,借此表示不忘前辈养育之恩。
    点灯盏之夜,灯光如昼,大人小孩均到处观灯、玩灯。在濮阳各地乡间,未婚女子在灯光下喜结伙进行拜神游戏。姑娘们事先各自用五彩纸扎制神话传说中曾抗命不嫁反对包办的玉皇大帝的女儿六姐和七姐的模型彩像。至夜,灯盏点燃后,在一片光明中先向六姐、七姐彩像焚香祷告,然后六七个人一组将其用竹竿或苇杆举在空中,“比衣着”、“赛身段”、 “捉迷藏”、“穿针引线”,以测年景和命运,最后以火相燃, “送回天宫”。此迷信之举近代逐渐成为节日嬉戏之乐。在杞县一带,点灯盏之夜还有在街头路口点起火堆,围在一起烤火除晦以祈福之俗,故称“烤晦气”。50年代以后,民间点灯盏行祭神祈福之俗渐已衰落。
    (二)玩灯 河南民间灯节时还要举行集体“玩灯”。玩灯活动过去多由民间“灯社”组办。灯社拥有各种各样的灯具,有丝制品外罩的花灯、方灯、园灯以及各种纸灯、玻璃罩灯,还有利用蜡燃气体使灯转动的“走马灯”和扎制成各种动植物形象的羊灯、牛灯、鸡灯、鸭灯等。许多灯的灯罩上都绘制有内容丰富多彩的图案,或为历史故事,诸如“火烧战船”、“苏武牧羊”;或为古代忠孝节义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如“王祥卧冰”等;也有书以吉祥的词句,如福、禄、寿,万事如意等。灯节时,各灯社将自己的灯,张挂于村中街巷或宽敞的公共场所,以供人观赏。旧时巩县西村乡堤东村灯节时,各灯社所挂彩灯,沿其村街道长达500米左右。各地灯社为了增加欢乐的气氛,还临时搭制大型的“灯树”、“灯山”,灯山搭制有按五行八卦二十八宿布局;有按南极、北极、启明、长庚、牛郎织女等天上星斗布局。驻马店一带民间称所搭灯山为“峨山”,周口一带人称“鳖山”。灯节之夜,各种花灯、灯树、灯山一齐点燃,彻夜通明。任人尽情赏览、游乐。
    50年代以前,灵宝县阳店乡观头村人喜点“自然灯山”为乐,即在灯节时,将村后的马宗岭上全部放上灯盏点燃。为点灯山,每年正月初五后,全村家家户户便自动挖泥取土捏制灯盏以为点燃灯山之用,至灯节时,将所制灯盏在马宗岭上,随湾就势,一排一排摆放在梯田的埝头上,并使其呈宝塔形,从岭顶一直摆到村口,至夜添油点燃。其时横看成排,竖看成山,红光一片,自然灯山之壮观令人惊叹!此俗源于祭山神。
    各地灯节之灯一般点燃三夜,也有四夜五夜方收者。
    民间灯节玩灯,历来还有猜灯谜之举。人们在灯笼的外罩上写上各种谜语供人猜测,俗称“谜灯”或“灯谜”。
    50年代以来,灯谜活动多由当地文化部门组办。灯节儿童所挑灯笼,有购于春节市场,也有自制的。60年代以前,多为手工扎制的纸灯,其造型五花八门。贫穷之家自制纸灯多用秫篾,内装灯盏用箩卜、白菜根挖制。至节日之夜,小儿手挑灯笼集聚一起,比灯型、比灯亮,尽情玩乐,所谓“灯笼会灯笼会,灯笼不烘(烧掉)不会睡”,即讲小儿深夜不散之戏语。河南民间玩灯之夜,喜配以“焰火”。民间焰火会的高潮是在搭设的高杆上,用烟花表现各种故事,称“点老杆”。
    60年代以后,灯节玩灯已显示出现代化的优越性,纸灯多为塑料灯取代,燃灯用上了电,其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1985年灯节,开封市灯展应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制出许多会走会动、会唱会说、光彩夺目的现代灯具,诸如火箭灯、鱼吐水灯、羊抵头灯以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龙戏珠”、“抬花轿”、“七品芝麻官”等,应有尽有。四方百姓,争相观灯,以为元宵之乐。其灯节之盛况,可谓空前未有。
    (三)搭彩棚 河南各地旧日灯节有搭棚相庆之俗,也称 “搭神棚”,即用苇席和秫杆在村头路边,或村内公共场合搭起各种彩棚。彩棚内供各种“神位”。棚外两侧遍插翠柏枝叶和高悬红灯。横额上写有“欢度灯节”字样。棚内还悬挂着绘有各种图案的“吊画”。在上蔡、汝南等县,彩棚多为迎接 “玩会班”而设。节日期间,各种玩会班接连在村内鞭炮声中入村为村人献技。在巩县一带,彩棚还是节日神社“供品展”的场所。人们将供奉各种神的供品陈列于彩棚的神位前,有荤供、素供、果供、全供,名堂繁多,实为民间烹调技术的大比赛。民国时期,堤东村彩棚内供给火神的“全供”长达十三个木方桌,最前列的是油炸馓子,所踅的两头雄狮分列左右,衔接的是口衔鲜花的一头全猪和一只全羊,后面有面饭、蛋糕、肉食,最后有八碗四盘或九碗供。该村的供品展中还有富具特色的工艺供,如棉棵吐絮、麦株抽穗、白杨垂柳、苍松翠柏、异花仙草以及飞禽走兽、奇鱼珍鸟等造型。十分壮观。
    (四)兴社火 河南灯节期间是民间歌舞最活跃的日子,有狮子、高跷、大鼓、高台、竹马、旱船、龙灯、耍大头和尚、扑蝴蝶和吹奏乐等等,它们由民间的文化组织—— “社”、“会”组办,俗称“社火”。灯节演出称“兴社火”“赛社火”。灯节社火旧时许多地方从正月初七便已开始训练,直到正月十三。从十四日请神开始“亮相”或称“预演”,连续三个下午。灵宝县杨平乡东常村和西常村还有骂社火、对社火之俗(详见第八章第二节)。
    (五)郊游、打秋千 灯节期间民间颇喜欢郊游和打秋千的活动。打秋千于十五日前便已开始。秋千多设于村中之大树下,或在公共场所搭设。所用材料,由大家供给。民间所搭设的秋千有路秋、船秋、猴秋、转秋等。在豫东许多地方,年青人不仅在本村打秋千,有的还三五结伙到外村献艺。
    郊游,俗也称“踏青游百病”,尤为妇女所喜爱。她们穿红着绿、三三两两,到野外“游百病”,以“将晦气掷之外边”,称“十五十六游百病,老牛老马歇三天”。郊游也有 “玩十五,逛十六”的讲究,即在十六日上午方郊游踏青。郊游时,有病之人要作绕水井或转古庙的活动。绕、转时,将随身之物裹上土块、瓦砾投之井中或掷之庙外,并拾柴在十字路口点燃,以示与病永诀。老年妇女也到野外拾谷茬豆秸烧锅和擦拭炊具以除五毒。儿童则用高粱杆数节制成串,称 “打鬼捧”,以驱鬼祛邪,也有制成灯笼挂于门口祈福者。在豫南,有在十五日晨,执“烟把”到田中熏烟以除毒,新县人则烧“元宝纸”。
    河南灯节饮食颇多讲究,豫西喜蒸制糖包馍、枣花馍以及祈福避邪的馍形,诸如谷穗、麦穗、猪头、刺猬等。大部分地方还要炸油饼、面角,信阳各地要作年糕。也有讲究十五吃饺子,十六吃元宵。在三门峡一带十六则吃“蒜面条”。60年代以后,灯节元宵已渐普及。灯节活动至正月十七日已近尾声,从此日起民间已不再走亲访友。在荥阳一带,十八、十九日便不许别人来家串门。
六、添仓节
    添仓节,也叫“填仓节”。节日时间河南各地不一,有在农历正月十九日,有在正月二十四日,林县人则分别称其为 “小填仓节”和“大填仓节”。节日这天,家家用白面蒸制一些形如麦穗、麦垛、麦堆和布袋的馒头,全家人分而食之,以 “填”饱为止,预示新的一年全家不缺粮食。许多人家在中午包饺子,下锅时配以面条,雅称“金丝缠元宝”,以示一年 “缠福”,谣称“吃布袋,喝好面,一亩地,打两石”。是日,人们还将过年时放在香坛里的食物“填”入粮仓,标志新的一年仓内已经添满了粮食。在偃师一带,多于此日撒灰圈于地,内置些粮食,以示“填仓”。有的则在此日“送穷”,将过年所扔垃圾送至十字路口。陕县、方城等地,于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娘家“躲节”的新婚女子,要在此日带些小米、小麦或其他杂粮回婆家,以为婆家“添仓”。河南各地填仓节是春节活动的尾声,之后人们便全力以赴投入春耕生产,家人也可出远门。儿歌称:“盼过添仓没啥盼,男去拾粪女纺线”。填仓节走亲串友者,必须当天回家。
    20世纪50年代以后,填仓节已渐淡漠,仅在偏僻地方还有以节日相待者。
七、接财神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历正月二十日晚,农村许多地方家家户户要在大门口点蜡烛,并在财神像前祷告祈财。祈财时以所蒸制的面蛇、面刺猬为供品,并祷告“财神爷从南来,翻穿皮袄拖拉鞋,隔着墙送元宝来”。5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日益见好,此节渐已被废除。
八、贴金牛日
    农历正月二十三日,相传为老子骑牛过函谷关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豫西民间,是日多用黄裱纸剪一“金牛”贴于门上,上面还写着“正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中午家家包素饺子吃,俗称“吃药包”,据说,可保一年平安。此俗今日多已不行。
九、补天地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卢氏县一带民间于农历正月 “月尽日”,即大尽正月三十日或小尽正月二十九日,家家户户要烙煎饼以敬天帝,期望天帝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俗称“补天地”。50年代以后,“月尽日”烙煎饼吃之俗仍存,但求“补天地”之意已无。
十、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河南民间有各种不同含意的节日活动,诸如祈福消灾祛毒和请客、添囤、种花、踏青等等。因此各地对初二日有自己不同的节日称呼。
    (一)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日正处“惊蛰”前后,万物复苏,俗信之龙要从蛰伏中抬头登天,故俗以“龙抬头节”、“春龙节”、“龙头节”相称,或直称“二月二”。此节唐代已有记载,历代相传。河南民间的龙头节,向以祈福消灾祛毒为中心开展活动。节日早晨,人们起床后。要用草木灰以“灰圈”形状遍撒住房周围和院落各处,以避毒虫之害;在开封一带,撒灰圈则在黄昏进行,不仅农家,粮行米店也撒灰圈于院内、店外,所撒灰圈有十数个至二十余个者,大如磨盘,内套层层小圈。最小者如酒盅大,中间松土成穴,分别埋入一小撮谷子、玉米、芝麻、高梁等,以祈五谷丰登,仓满囤尖,俗称“填仓”、“围囤”、“撒黄子”。有的还用瓦片相盖,称“虫不食”。邓县人早晨要去地里拔些麦苗回家,所拔麦苗以绳相系戴于小儿衣襟上,称“戴戴麦,活一百”,以祝小儿健康。在新县一带,认为“二月二龙抬头,打不得碾子使不得牛”,全天不干活。豫东人则要在这一天试犁和嫁接果木,认为此日试犁,“手巧”;嫁接,“果子旺”。并以五谷瓜果的种子相互赠送,谓之“献生子”。此日男子们都要剃头理发,以应“剃龙头,洗龙角”之吉利。
    龙抬头节这天,河南民间颇多禁忌,早晨挑水要先向井内投一石子,提请“龙王”注意勿伤其头。提水时,水桶不能撞击井帮;妇女一天不许做针线,以免误刺“龙眼”;进行房建者不许打夯,以防误伤“龙头”;有石磨之家,要将两扇磨的上扇支起,以便让“龙抬头升天”;不孝媳妇为免龙击之苦,偷偷用头顶尿盆表示忏悔,求龙饶恕。家庭主妇要手执面杖敲打梁头、门头或门框、门墩并口念祝词祈福。诸如“二月二,敲门头,金子银子往下流”、“二月二,敲梁头,大囤尖小囤流”、“二月二,敲门头,蝎子蚰蜒没有头”、“二月二,敲门框,叫它五毒见阎王”等等。未成年的小儿则用瓦片相击伴歌,“二月二拍瓦子,蝎子蚰蜒没爪子”等。至夜,小儿还要遵父母之命手执灯笼或蜡烛遍照家中的墙根,俗称 “照墙根”,据说“二月二照墙根,蝎子蚰蜒死一堆儿”、“二月二照蜡把,蝎子长虫没尾巴”。
    河南龙头节的食品是“制作有据,食之吉利”。这天吃煎饼和油炸食品是“煎蚰蜒爪”,吃炒面油茶是“糊狼眼”,喝面疙瘩汤表示当年龙头多;吃面条是“龙须面”,吃馄饨是吃 “狼戴帽”,吃两头各按一枣的长筒“布袋条”馍是为强身壮骨。炸糖豆、炸玉米花是炒蝎子 ,孩子吃了是“嚼蝎子 ”。烙煎饼、包饺子是为龙添鳞壮角等等。许多地方还把龙抬头节所用各种饮食的起源和神话传说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月二龙头节祈神祝福的迷信活动已渐趋消亡。但其撒灰消毒和吃煎饼、炒豆子等饮食习俗仍可见于民间,尤其有关二月二的各种谚语仍为人们分辨时节的用语。
    (二)闺女节(女婿节) 河南民间也有将农历二月二日称为“闺女节”或“女婿节”的。此日请闺女和女婿来家过节。在沁阳一带,娘家这天要打油茶、炸油食招待自己的闺女和女婿;杞县民权一带则待以凉粉;柘城一带,此日回娘家的女儿要给娘家带饺子;濮阳人则带花糕,称“添囤”。二月二请闺女之俗至今仍可见于河南民间各地。
十一、花朝节
    花朝节,又称“桃菜节”、“花朝”,相传为“百花生日”,唐宋时洛阳最为兴盛,其后相传至今,其节期各地不同。洛阳一带农历二月初二日,开封一带则为农历二月十二日。逢花朝节之日,人们要种花、赏花和踏青,开封人此日要行 “扑蝶会”,作“扑蝶”的游戏。在豫东商丘一带,民间多以花朝节之日的阴睛,占卜一年农业的丰歉。
十二、春分节
    春分节,时在春分日,即农历二月间。古代有此日行祭日仪式,所谓“祭日于坛”。直至清代,民间仍于此日行祭于庭院。近代此节已少祭祀活动,多在此时进行植树和春耕的准备工作。
十三、寒食节
    寒食节,时在清明前一二日。流行于河南各地,尤以三门峡一带为盛。民间又称“禁烟节”、“鬼节”等。此节源于先秦,一说起于周代,一说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介之推,河南民间从此说者为多。节日时,民间要禁烟火,吃冷食。在濮阳等地,家家多折柳插于门额,“以免百毒”。在河南,寒食节因和清明节祭祖扫墓之俗融合,因此两节实际上早已成为一个节日。
十四、清明节
    清明节在清明日,时在农历三月。《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秀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河南民间清明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多以扫墓祭祖为主。扫墓一般在节前或当天,忌讳推后。迷信认为,清明节后,鬼魂便归天界,直至农历十月初一方被放回,故上坟扫墓必须在其离去之前,所谓“早清明、晚十一”。清明上坟时,家家户户要到祖坟墓前给祖宗焚烧锡箔、纸钱,并培土坟头,或在坟头放上两块升子形的土块为“坟帽”,有的还插上“引魂蟠”或压以白纸条。
    民间上坟,分上家坟和祖坟。上家坟时,常有一些人尤其死者的女儿坐于坟前放声痛哭一阵,其声高亢且具情趣。新过门的媳妇也要随家人一起上坟,并要在坟头压一张红纸,以示家中添了新人,向先人报喜。
    上祖坟是河南民间清明节时家族的集体祭祀活动。因有 “女子不入祠堂”的封建规矩阻碍,所以由同族中各家男子携带祭礼前往祖坟或祠堂祭奠。祭拜后,多用祖产收益举行会餐。清明节这天,民间各家门头要插柳枝。许多老年人还用柳枝将烙制的烧饼串起来,挂于屋檐下风干,以备小儿食用,据说可消食化积。各家还要栽种柳树。清明节多兴清明会,尤以周口为盛。届时有各种商业交易和民间文艺社团争相“出会”,其形式有高跷、旱船、狮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明节集体上坟之俗渐已不行,但上家坟之俗仍行于各地民间。60年代以后,城镇清明节给革命烈士扫墓、献花圈者颇多。这天,工厂、学校、机关多举行集会,除行祭扫革命先烈之坟墓礼外,还请革命前辈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和优良革命传统。80年代清明节组织郊游、春游者增多,也有组织风筝比赛等体育活动者。
十五、三月三节
    农历三月初三日,俗称“三月三节”。源于周代,原为农历三月初的第一个巳日,春秋郑国每逢此日,人们要在溱洧之滨秉执兰草,祓除不祥。至汉时定为节日,魏晋以后改上巳日为三月初三日,此后相沿成习。民间多于初三日赶会买菜籽、花籽、北瓜籽和葫芦籽等下种,认为此日所种之花果收成好,谚有“三月三,上北关,南瓜葫芦结一千”。许多人还在此日到地里剜荠荠菜与鸡蛋合泡一起进食,据说吃了能补亏壮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社会的落后,三月三日防鬼避邪的迷信气氛颇浓。在豫南新县、光山一带民间,传说三月三日是“阴曹”遣小鬼抓人之时。夜幕降临时,家家要燃放鞭炮,驱邪逐鬼,夜间多不出门。以求平安,同时,,各家门口还要放几棵大蒜,以示“小鬼”“算了吧!”。夜里睡时,要将鞋子倒放着,使小鬼误认为无人而走开。是夜十二点钟以后,民间一些不怕鬼之人,悄悄起床,三五成群到野外地边观“鬼火”,俗称“看灯”。
    三月三日饮食,民间也讲究利于避鬼祛邪。光山一带人这天喜以蒿子馍为食,认为吃了蒿子做的馍,人的灵魂便可钻进蒿子林中,以躲小鬼抓人。在新县也有吃糍粑以避邪者,俗称“吃旱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三月三日避鬼祛邪之意已渐衰微,但在此日上市买花、买菜种子下种和吃蒿子馍、糍粑之俗仍可见于民间。
十六、谷雨节
    谷雨节,时在谷雨日。此日在豫西陕县一带家家户户要用黄裱纸书写各种谚语,诸如“谷雨三月中,蝎子土中生,老君指尘扫,从此永无踪”、“谷雨三月半,蝎子有千万,老君吹一口,至死不见面”等。也有在室内炕墙上用蒜头绘画公鸡啄蝎子图或用剪贴的纸鸡挂于室内。民间统称为“贴谷雨帖”,据说贴谷雨帖于室内便可防蝎子等毒虫为害。
十七、立夏节
    立夏节在立夏日。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的仪式。近代民间,有尝新和秤人之习,此日人们把将熟之小麦、大麦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麦之鲜;或用秤秤人之轻重以祈福。立夏节民间严禁家人坐在门槛上。许多人还习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十八、四月八
    四月初八,俗称“四月八”,栾川人也称“清和节”,河南民间多以是日为“求子”的日子。民间要打楝花求子和治病。豫东一带这天早晨天不亮,新婚夫妇要光着身子起床,手执长杆去敲打院中的楝树。楝树花多、籽多,据说打了便可多子多福。打楝花时要口唱“四月八打楝花,来年生个胖娃娃。”所打楝花多收藏起来,用酒泡制作药用,以治梅核气,所谓“四月八,打楝花,男打七,女打八,打了楝花治梅花”。
    四月八日这天,民间许多人还常到送子菩萨庙里烧香叩拜,祈求送子奶奶送一个孩子。拜奶奶时,要到奶奶庙中的娃娃殿娃娃山上抢娃娃,据说抢了娃娃者便可生子。在濮阳等地,四月八日不许媳妇尤其新媳妇外出走亲戚,一定要呆在家中过节。据说“新媳妇过四月八发婆家”。
    四月初八日,传为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之日。50年代前,河南民间信佛者多于此时做善事,诸如修路、补桥之类,许多人还买来活鱼再置入活水中放掉,“以积阴德”,故此日也称 “放生节”。
    四月初八日临近麦收,是日民间集会颇多,人们多在此时购置夏收用具和生活用品,以为夏收作准备。
    50年代以后,四月八日求子之俗已渐摈弃,民间打楝花为药用者仍可得见。此时集、会热闹,尤其80年代以后,更加兴盛。
十九、小满节
    小满节,在小满日。旧时,在豫东各地及郑州郊区一带,民间多于是日上庙进香以求丰收,因上庙者多,往往形成庙会。20世纪50年代以后,原小满节庙会多成集日,届时进行农贸交易,于此日上香拜佛者已无。
二十、端午节
    端午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也称“端五”、“重五”、 “端阳”。河南民间直称“五月端五”。端午节起源甚早,先秦已有,具体由来,说法不一,近人之“由来说”有十数种。河南端午节活动习以祛毒除疫为主。节时各家门、窗或炕头上均贴以用黄裱纸木刻印制的张天师或钟馗像以及用黄、绿各色纸剪成的花鸟虫兽,俗称“贴艾虎”。日出之前,许多人携带镰刀、竹篮到田间、河边或山坡上采取有露水的艾叶、车前子、毛毛草、毛耳眼、菊花、地黄等束之于屋檐下或插于门头、窗口,以示祛毒除疫,同时干后还可用作单方或饮茶。豫东一带,多采伤力草打荷包鸡蛋食用以防治痨病。信阳一带喜在秧草上收集露水洗脸,以“明目”和预防夏天出痱子,也用草蒲熬水洗澡者。在驻马店民间,多在此日捕捉癞蛤蟆作药用。捉到癞蛤蟆者,把一靛墨塞进其嘴中,挂于墙上,待干后即成蛤蟆墨,如家人患有毒疽,便可使用。
    端午节时,民间要佩带“香布袋”,又称“香囊”。香布袋于节日前由家中妇女用彩色丝绸或细布作面料,内装香草、白芷、丁香等缝制而成。其形有菱角、莲藕、蝴蝶、猴子、鸡子、蟾等,最常见的为菱角或称“三角”。其做工精细、维妙维肖。在偃师、登封一带,端午节所制香布袋中还有“能(音nai,龟的一种)”形者,据说“能”是大禹治水时为打通轘辕山而变,故以带“能”形香布袋以纪念大禹的功绩。香布袋气味芳香,既可防毒驱虫,又是很好的装饰品。节日这天,老人、小孩、姑娘、媳妇多佩带身上。为小儿佩带香布袋时,还要在其耳朵、鼻子、肚脐、手心、肛门处涂以雄黄酒,在其脖子、手腕和脚脖上系以五色线,俗称“系花红棉线”,有的还让小儿穿上绣有“五毒”形象的黄鞋。在偃师一带,许多人家还为自己所养牲畜带上防毒香布袋。
    过端午节时,新县、光山人要接新婚的女儿偕女婿回娘家过“新端午”。届时娘家要设宴款待女儿和女婿。其他地方也有母亲看闺女者,商丘人称之为“送端午”,巩县人也称 “瞧端午儿”。因此日串亲多以新婚女儿为主,也有将此日称作“女儿节”、“女婿节”者。
    端午之日,周口一带喜以“划龙舟”为庆,传说是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届时,人们还将粽子投入河、坑、塘中,以示对屈原的敬意和怀念。
    端午节正处在三夏大忙季节,忙中又要过节,群众戏之为“耽误节”。在豫南诸县,则将其分作“小端阳”、“大端阳”而过之。五月初五为“小端阳”,稍有表示,草草而过;五月十五方为“大端阳”,其时麦已大部分收打完毕,稻子和秋作物也种了不少,农事稍闲,便认真庆贺。河南端午节饮食有粽子(也称角黍)和糖糕、油饼、油条、茶蛋等,许多人家中午还行家宴、饮雄黄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端午节之俗仍行于民间,且和纪念、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
二十一、夏至节
    夏至节,在夏至日。夏至时河南民间多以食凉面条为庆,俗称“冬至饺子,夏至面”,此俗仍存。
二十二、小年
    下河南民间称农历六月初一为“小年下”(对正月初一年节而言),或称“半年节”。此时夏收夏种已基本结束,农事稍闲,民间便于此日改善生活为庆。旧时,粮食不够吃,人们平常均食以粗茶淡饭,即是收了麦,也不可能经常吃白面,故于六月初一日破例用新打出来的白面蒸馍或炸油火、煎煎饼、做面饪等以尝新,中午还以鸡蛋韭菜为馅包饺子吃。节日这天早晨,许多人家用新麦面蒸制的大园蒸馍配以黄瓜等三鲜瓜果在院中或堂屋中的桌上设供,并烧香鸣炮,由家中之主妇叩头祈拜,以庆麦粮入仓和祈祝秋粮丰收。当天许多妇女还携带新鲜麦面蒸馍走娘家,故称“麦子上了场,闺女去瞧娘。”60年代以后,“小年下”之俗多已不过。但在此时走亲戚者仍可见到,以新麦面改善生活已不为罕事。
二十三、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河南民间因过节内容和方法不同,所以有六月六节、晒衣节、瞧夏节、神曲节、长工节、奠汤节等不同称谓。
    (一)六月六节 古称“天贶节”,始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为真宗洗澶渊之盟所起节日,是日皇帝要率百官行香,后传入民间,但失去原意,俗称“六月六”。是日,民间多以新麦面做捞面条、饺子和炒炒面吃,俗称“吃硬食”。据说吃了硬食水分少,可免洪涝灾害。吃炒面时,多将炒面下入沸汤内,添上红糖以治泻肚、祛湿热、除目疾、止腹痛。周口一带民间认为,六月六所吃的炒面,必须在这天天不亮时炒制、且炒制者一定要不穿衣服光着肚子,否则所炒之面便不治病。在汝南、上蔡一带民间,六月六吃炒面,传为纪念岳飞抗金之举,相传岳飞抗金收复蔡州(今汝南)时,蔡州群众曾给抗金将士送炒面以示慰问,故沿袭至今。
    (二)晒衣(书)节 旧时传说六月六日为龙王晒鳞之日,故谚有“六月六,晒龙衣”。人们也“仿照”于此日晾晒衣物,以驱潮气。晒衣时,讲究一定要晾晒老人的“送老衣”,据说此日晒送老衣可延长老人的寿限。在开封居住的满族人,旧时还将放置于屋内西墙柜中的祖先皮塑和骨灰盒捧出,置于太阳下曝晒,俗称“晒祖”。此日,许多读书人也晾晒书、寺庙和尚晒经卷,故又称为“晒书节”。
    (三)瞧夏节 河南民间女儿夏季走娘家多选在六月初六日夏收完毕,俗称“瞧夏节”、“望夏节”或直称“闺女回娘家节”。瞧夏节时,出门的闺女尤其结婚未满三年的闺女要偕女婿回娘家探望父母。探望时要以新麦面所做的蒸馍、糖包、油食为礼品。人称“收罢麦,打罢场,谁家闺女不瞧娘”。也有父母带礼物去瞧看闺女者,许昌、漯河一带,父亲或伯、叔看望过门未满一年的女儿时多备纸扇两把,俗称“送扇子”。古以“六”为吉祥之数,两个六相叠,自然吉上加吉,故六月六一般探亲访友者也颇多,许多人家定婚也多选在这天。在豫南,还有婆家请已定婚未过门的媳妇来家小住,届时为其添上新衣,以增深感情,也称“看麦收”。今日瞧夏之俗仍行于各地民间。
    (四)神曲节 六月六正处入霉季节,有利食物发酵,河南民间习用大麦或小麦做曲,俗称“神曲”,所做之曲用来做醋、做酒及酱油、面酱等。民间以为农历六月六所做曲最好,故称“神曲节”。
    (五)长工节 民国时期,在豫南新县等地,农历六月初六多是雇用长工之家选用长工的日子,故又称“长工节”。每到这天,户主便设饭菜招待上年为自己做活的长工。席间,户主发给应得工钱,决定其去留,留用者讲明留用的工钱,之后留下的长工放假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已不存。
    (六)奠汤节 在三门峡一带,50年代前民间要在六月六日向新亡故的老人奠汤送单衣。届时,凡未过年的新丧,孝男孝女均要用罐或壶,盛以带汤的饺子,到坟上烧纸祭奠,以示送单衣。祭后将饺子埋于坟墓四角,汤洒于坟的周围,以示怀念。此俗今在民间仍可得见。
二十四、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日,民间妇女多行乞智求巧的活动,故又称“乞巧节”。节日活动多在夜晚,也称“七夕”,河南民间多直呼为“七月七”。七月七活动的参加者多为少女少妇,故也称“少女节”。此节源于古代神话“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
    过去七月七日晚,各家各户之长者,多教子女辨认天河”、“牛郎、织女星”等天上星座,并讲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少女少妇们则行“乞巧”活动。她们七人一组聚集一堂,称作“乞巧会”。乞巧会多以包饺子“乞巧”,饺子馅用七样疏菜、七种调料作成,以所包饺子的样子,味道定巧拙。有的在饺子中,藏绣花针一枚,吃饺子时,以先咬住针尖者为巧。也有包一枚铜钱,以吃住铜钱者为有福。在安阳、濮阳一带,女子们喜在一起“对月穿针”,并拿着穿上线的针,闭上眼睛刺瓜花,一针刺中者为巧,连刺七针均刺中者,便被同伴誉为当年的“织女”。南阳镇平一带,则将一包绣花针撒于院中,女子们分别在月下摸寻,摸到者为巧。豫西等地,也有女子白天乞巧者,以谁丢入水中的针浮出水面者为巧。新安县一带则将麦芽、谷芽或豆芽浮于水面,迎日观看其形状,以定巧拙。凡为“巧者”认为其定能找个如意郎君,生活幸福。在豫东,许多少女少妇喜欢“七夕”之夜三五成群躲在葡萄架或瓜架下,“偷看”牛郎织女“相会”之情和“偷听” 牛郎织女悄悄之言。
    七月为河南雨季,故七夕白天常下雨,开封传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织女流的泪水,用此水洗发,能使头发又黑又亮,洗器皿也能去污清洁,因此这一天许多妇女争先到河里洗头发或者涮洗家中所用的油罐器皿。河南民间七月七日的“应节戏”为《天河配》,是描述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戏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七月七的乞巧习俗在乡间仍可见到,但已纯为年青人嬉戏逗乐的活动。
二十五、鬼 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河南民间要上坟烧纸祭奠死者,并行超度亡魂野鬼之事,是迷信色彩颇浓的节日。此节原为宗教节日,一说始于道教,一说源于佛教。
    20世纪50年代以前,民间每逢七月十五日,白天家家要祭先祠,上祖坟,燃香烧纸,设供飨祖。有钱之家还要持斋诵经,请道士掌坛打醮,晚上还要设路灯。河边人家则沿河燃灯,烧纸焚香,超度“天不收、地不留”的孤魂,俗称 “放路灯”和“放河灯”。在豫南新县等地还要给野鬼孤魂和过往之神灵泼冷饭以祀。
    光山一带民间,鬼节之祭讲究“新半月”和“老半月”,七月初二、初三为新半月,七月初六至十四为“老半月”。新半月专祭新亡故之人,老半月则祭先祖,故又称鬼节为“月半节”。新县人则从农历七月初五至十五日都可行祭,讲究赶早不赶晚。桐柏县人给先人烧纸要在晚上,同时讲究农历七月十五日午饭前不是烧纸祭祖者不能来家串门。
    在林县,鬼节还要点花山、对鞭。农历七月初,人们便在山坡上用乱石、秸杆、柴草围堆,至七月十五日夜点燃,届时满山火光如山花竞放,故谓“点花山”。点花山多互相比赛,以柴堆大、火势猛、火焰高者为优胜。在火光中,一些年青人手持用青麻、布条拧制的鞭子甩打,以见其优,同时,互相挑战点将。点花山、对鞭获胜者便兆示其当年运气好,秋季一定丰收。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交口乡一带,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各家要把新摘的番瓜(南瓜)切碎成条,拌以油盐葱姜等调料,作馅蒸包子吃。
    河南民间七月十五还有接闺女回娘家之俗。新县与湖北红安、麻城接壤处,此日接回闺女就餐时要破例坐上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鬼节的迷信活动多已摈弃,许多年青人已不知有此节。但乡间走亲戚、接闺女或吃新鲜蕃瓜之俗仍可见到。
二十六、中秋节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因恰在三秋之正中,故名,也称“仲秋”。河南民间多直呼为“八月十五”、“八月节”。此节是从古人的祭月、迎寒发展而来,作为节日,在西汉时已具雏形,晋已有立秋赏月之举,唐代盛行,宋太宗年间始定为中秋节,至今盛行不衰。河南民间,中秋节活动历来围绕着“圆月”(祭月)、赏月和庆丰收、乐团圆进行。中秋节白日饮食多随节日饮食习惯,北部以饺子、面条为食,南部则食以糍粑元宵或扁嘴。夜晚食品则多有讲究,除了要有应时的果品外,一定要备制“月饼”。月饼或自制“面月饼”或购买“糖月饼”。
    中秋节夜晚的祭月活动讲究要由家庭主妇承担。祭月时,要在自家庭院摆上供桌,上置苹果、柿子、石榴、枣、梨等 “五色供果”,豫西人则少不了供煮熟了的毛豆角,月饼置于供品之正中。周口一带还把印有月宫、桂树、嫦娥、玉兔木刻画的“月宫码”摆在诸多供品之前。月亮升起后,祭月的妇女们便焚香对月作拜,称“拜月”。并祷告“月奶奶”或称 “月婆婆”吃月饼,之后焚烧“月宫码”,俗称“圆月”。祭月后,全家老幼团坐一起,将祭月的饼分而食之,以示“团圆”。接着饮酒、品茶、咀嚼节日食品的美味,赏月、玩月,老人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以及“八月十五杀鞑子”等农民起义的传说。有的还根据当天的阴睛和月晕来推测来年的天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防备来年雪打灯”等。在豫南桐柏等地,八月十五晚,年青的妇女在圆月之后,多相互结伴,悄悄到瓜地里摘冬瓜,然后送回家中床上,意为娘娘送子,祈祝来年添生贵子,俗称 “摸瓜送子”。
    八月十五日前后,民间盛行“走亲戚”。杞县南部和民权一带人讲究要在节前,称作“追节”。在泌阳,走八月十五亲戚多是给刚出嫁的女儿送枣糕,届时,舅姑姨姐都要去,连续三年,婆家要热情招待。生子育女后,还要送“子女耍糕”。荥阳人给出嫁女儿所送八月十五日饼有大至七八公斤一个者。故民间又称八月十五为“闺女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秋节虽为劳动人民所重视,但因生活饥寒交迫实为勉强迎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秋节祭月活动已被遗弃,偏僻地方偶或遇到,但人们所表现出的真正情趣是庆丰收、乐团圆。
二十七、重阳节
    重阳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以阳爻为九”,故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日月并阳,谓之“重九”、“重阳”,民间也称“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或“女儿节”。此节由来已久,其活动形式多样,源起说法不一,古代河南民间多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的“桓景避难”说,以九月九日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避大灾。
    近代以来,河南民间过重阳节,主要以改善生活、联络亲友感情为主,“桓景避难”之观念已渐淡漠。节日时家家户户多以炸油条、做绿豆面煎饼为食,或“摩粟粉和糯米拌蜜蒸糕,铺以枣泥,标以彩旗,问遗亲戚”,称之为“重阳糕”。光山一带人则喜于是日吃汤圆,以改善生活。富裕之家和文人学士也有赏菊和以菊花酒为饮者。豫东此日栽有石榴树之家多摘石榴为食。
    在三门峡一带,重阳节时,新婚女子的父母要携礼到女儿家看望其公婆,以追续和巩固两亲家的情谊,当地人称 “追节”。其他地方也有在此日将出嫁女儿接回娘家以贺丰收的。故民间也有称重阳节为“女儿节”者。在方城等地,认为九月九日为老君生日,老君小名为 “吹儿”,故九月九日一天玩乐忌吹哨子,尤其是以老君为祖师爷的各业,更为谨慎,以示对老君的尊重。20世纪50年代后,重阳节渐不为人所重视,80年代以后,重阳节似有复苏之势,各地组织菊花展览之风颇盛,开封被定名为“菊花城”。节日时,或在公园,或在宽敞的公共场合和街巷陈列各种菊花,以供人观赏。民间,特别是城镇,在重阳节期间外出旅游、赏菊和进行登山活动者日益见多,尤其退休干部、职工多安排有游乐活动。故今人又有称九月九为“老人节”者。
二十八、十月一
    十月一即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放鬼节”,与清明、七月十五的鬼节同为河南一年中三大祭祖日子。迷信传说此日“阴曹地府要为小鬼们‘放风’,他们可以出来领取家人送的衣物”,故民间也称“寒衣节”,或直呼为“十月一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日家家户户要为祖宗烧纸 “送寒衣”。一些大家族还要在祠堂行祭礼,并重申祖规,公布族产帐目,奖励遵守族规者,惩处违犯族规者,然后举行会餐,称“吃祭祀”。在豫西陕县一带,是日晚饭后,人们端上托盘,或提个竹篮,放上用五色纸折叠做成的“衣服”和 “冥钱”及一碗饺子,来到自家大门外或大路边致祭。届时先用草木灰撒五个圈,以代表先祖五代;一边另撒一个,以为无儿无女的“野鬼孤鬼”。灰圈要留口,面向坟墓方向,然后念祭语并烧掉放在圈内的五色纸和冥钱,把饺子连汤泼洒于纸灰上。许多地方还在门口路边放置灯盏,为“鬼魂照明”,俗称“放路灯”,郑州人称“放散灯”。
    许昌、漯河等地民间过节时多以油饼、油条和芝麻片(麻叶)为食,镇平人也用油食。据说油饼、油条、芝麻片制作要翻转着油炸,烧火也多用芝麻杆,恰应“翻身”和“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
    河南民间十月一上坟烧纸,不象清明节赶早进行,而要在十月一日及其以后。
    民国时期,十月一也是地主辞佃之日,民间讥之为“掐佃户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十月一的迷信活动大多废除,但在节日上坟烧纸祭祖的习俗仍流行民间。
二十九、冬至节
    冬至节在冬至日。古代官家、民家都非常重视,称为 “亚岁”,象过年一样庆贺。古代皇帝大都在冬至节到太庙“薪新”,用新黍米所做食品祭祀先主。汉代皇帝在这天还要举行音乐会,同时进行 “对日晷”、“核历法”、“算阴阳”的活动。东汉时从上到下盛行臣子向尊长“献鞋袜”之风。明代则时行相互拜贺之风,其规模仅次于春节。民间多上坟祭祖,大家族还要在本族祠堂行祭祖礼和集体进餐吃“老坟饭”,新县人称祭“冬至祖”。近代河南人过冬至节,行祭者已不多,一般在节日这天吃顿饺子为庆,俗称“捏耳朵”、“安耳朵”,谚有“冬至不吃饺,冻掉小耳朵”。冬至吃饺子之俗民间常和医圣张仲景冬日为穷人治病的传说相连。还有以冬至是否吃饺子测算来年麦收时的气候,说“冬至不过冬(吃饺子),(打麦)扬场没有风”。濮阳一带,过冬至节新媳妇还不能外出走亲戚。今日冬至节的标志,主要是吃饺子,其他已无甚活动。
三十、五豆节
    五豆节在农历十二月初五日。是日,豫西南阳一带许多人家要用绿豆、黄豆、豇豆、蚕豆、豌豆等五种豆子和玉米糁一起煮粥吃,称“吃五豆”。
三十一、腊八节
    腊八节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河南人简称“腊八”。腊者,中国远古时代的一种祭礼,当时人们常将冬月猎获的禽兽祭祀先人称为“猎月”。猎、腊古相通,后来便将十二月称“腊月”。以腊月之腊日为节始于先秦,然具体日子不定。汉代则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至南北朝时固定在十二月初八。腊八也是佛祖成道节,据传释迦牟尼便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
    民间腊八节似为古腊日和佛祖成道日的融合。节日这天河南贫家多用小米、大米、红薯、枣为原料,富家则以糯米、果脯、莲籽、百合、银耳、玫瑰、青红丝、红白糖为原料做,俗称“腊八粥”。腊八粥早在宋代已盛行。关于腊八粥河南民间有各种传说:一为“悉达多的救命粮”,和佛祖艰苦创业相连,传于偃师一带;二为“懒惰人的活命粥”,源于太行山区,传于沁阳一带;在商丘一带,民间则称“腊八粥”为“慰劳英雄粥”,与纪念岳飞抗金故事联系起来;还有将吃腊八粥与东汉刘秀和王莽争夺汉室江山相联系,等等。
    腊八节这天,家家在凌晨三四点钟便起床,据说生意人这天早起可抢得好生意、好买卖;庄稼人早起,来年可获好收成。起床做成腊八粥后,要先舀一碗敬天地神灵,然后方可开始食用,有的还盛出一些喂牲口以酬劳牲口一年辛劳耕作之苦。因传说枣树的生日也在腊月初八,许多人将粥饭糊在枣树干上“喂”枣树,以使其多结枣,结甜枣。濮阳一带,腊八傍晚,许多村落要擂起大鼓为庆,有的从是日开始,每天击鼓直至除夕而不断。是为“腊鼓鸣,春草生”之古俗的传承。
    20世纪50年代前,民间认为在腊八佛祖得道之“吉利日”娶媳妇、办喜事最好,可不必再请阴阳先生择日。一些家庭主妇,还在此日用黍杆穿“炊帚”、“扎把子”,据说“腊八穿炊帚,年下喂大猪”。许多姑娘和独生子也选在此日扎耳朵眼,以求吉利。
    腊八节后,新年将近,人们便开始准备购置年货,俗语称“吃了腊八饭,便把年来办”。
    50年代以后,过腊八吃粥之俗仍可见于民间,但旧日其他腊八活动则已少见。
三十二、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节,民间又称“交年”“小年下”。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均行“祭灶神”的仪式。祭灶神为商周时代五祀之一,初为夏祭,后改为腊祭。古称“炎帝于火而死为灶”。河南民间多尊传说中的泥匠张奎为灶神,说其锅台垒得好,故死后作了灶神。传说“灶神司人间善恶,上天回好言,可保来年免灾”。河南民间灶神之位多设在厨房的后墙上,灶神画多为朱仙镇木版印制。画之正中为灶君夫妇,头上为玉宇天宫,下面印有当年历法和农历二十四节气表,并标有几龙治水,几日得辛。底部中间是一聚宝盆,外有八仙,左右待立金童玉女、两侧还有鸡犬六畜,俗称“老灶爷牌位”。
    古祭灶日期,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之说。河南民间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也有特殊者,如偃师南坡扒头村祭灶在二十二日;新县田铺、酒店人二十四日祭;濮阳等地也有至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行祭的。
    河南人祭灶历来由男人主祭,民间传说,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阳等地,也有家庭主妇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端至老灶爷牌位前,然后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称“祭灶糖”,因“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故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有的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同时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祭灶时,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然后,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祭者口念祷词,其内容多种多样,均为求助祈福之语。祷告毕,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置于纸马上焚烧,同时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
    河南民间讲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谚。祭灶时,凡在外的人都要赶回。豫东等地,选在祭灶节认了干亲的干儿、干女,也要携带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干娘家的祭灶仪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员。
    祭灶后,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饼和共进晚餐。在上蔡等地,所进晚餐多用面条等素食,不食荤腥,讲究吃得越多越好,俗称“填仓”。
    过了祭灶节,民间认为“神煞上天,百无禁忌”,婚娶也不用选日子,二十三日后至三十日前均可。因此,此时举行婚娶大礼者颇多。祭灶节后各家各户开始卫生大扫除,二十四日便称作“扫尘日”,洗澡理发,以“扫年”、“扫尘”,同时置办各种过年食品等。民间儿童唱的“迎年曲”称:“二十三祭灶倌,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去买花,二十九去沽酒,年三十儿都捏鼻儿(包饺子)”或“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剃精细儿(理发),二十八剃憨瓜(理发晚了),二十九装香炉(准备祭祖),年三十儿贴花门儿(贴对联,挂年画),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儿(拜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祭灶节后也是贫苦人家难过的日子,称作“年关”,这时地主多派人到穷人家讨债要帐。一些难以还债者只好躲出去,谓之“躲年关”,到年三十贴了对子后再回家,因俗有“年三十儿贴花门”之后外人便不可进家的规矩,故称“要命的祭灶,救命的春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祭灶之俗已不甚隆重,60年代以后,日渐淡漠。“文化大革命”后,厨房内灶君像已代之以领袖像和装饰画。但腊月二十三日炕火烧、吃芝麻糖、喝祭灶汤之俗仍行于民间。
三十三、除夕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日,俗称“除夕”。所谓“旧岁将尽,至此而除也”。因农历月有大小,故遇二十九日月尽者为“小除”,三十日月尽者为“大除”,河南民间均直称“年三十儿”。岁终除傩迎神,周代已有。称“除夕”则见于东汉。晋时增添送旧、延年的内容。南北朝时又加上迎新之义。至唐、宋,除旧、延年、祈福、迎新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其后,过除夕成为人们年终的大事。
    河南民间除夕之日最为忙碌,年节之事必于是日办妥,家家户户张贴春联,请祖安神,涮洗器具,蒸馍剁馅,炸制油食,准备菜肴,开展各项除旧迎新活动。
    贴春联是除夕的重要活动之一。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相传为黄帝所创,为一种避邪门饰。桃符上刻有郁垒、神茶的神像。战国时,中原人每逢春节,家家悬挂。五代时始在桃符上书写联语。明代改用纸后,称春联。河南人称“对联”、 “对子”。春联多用红纸书写,在灵宝西部民间,厨房的春联也有使用绿纸者,据说避红火之嫌。春联用蓝、绿、黄纸者,俗为新丧未满三周年之家,以示尚在哀期。春联有门对、门方子、方子、春条之分。门对是贴在门框上的春联,分上联、下联和眉额,上下联讲究字数相同,平仄相对,多五字句和七字句。“眉额”也称横额、横眉,多用四个字。门方子为贴在门扇上的春联,俗称“门蕊”或图腾,亦称“门神画”,多呈长方形。贴在同一门上的门对之上下联、眉额和门方子的联语内容讲究其含意一致,相辅相成。方子呈正方形,有大有小,上多书一“福”、“禄”、“寿”等吉利字。春条子是写上吉利语的长形纸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均以其张贴处为准。河南民间各种春联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求吉利选择,一般多从自己的地位、境况出发,表述自己的愿望、见解和爱憎。大门上的门对内容多显得庄重、严肃,代表这家人的志向,有的眉额还标出自己家族的本源,如刘姓写“彭城世第”、闫姓写“太原世第”等。一家院内外小树上、牲口槽上、鸡窝上以及房内的坑头上、衣服和柜上、吃水缸上、灯火处、坐椅上等都要贴上对联、方子、春条、联语,其内容生动活泼,因人、因事,因物而发。除夕贴春联,亦称贴对子,“贴纸活”。一般从头门贴起,然后依次贴左右厢房、堂屋以及庭院各处。春联贴好后,要在门框上插以翠竹或柏枝,大门内侧横置一木棍,灵宝人放两根,称“档门棍”或称“挡财棍”,此棍也有在初一凌晨放的。许昌、漯河还要将庭院向外流水的“水道眼”用砖草堵上,俗称“堵水道眼”,以应“财不外流”的俗语。在豫西,还有将打扫庭院的扫帚藏起来,以免“扫兴”。
    除夕日下午,要行请祖安神礼,具体时间,各家有早有晚。届时,主持请祖安神礼者(多为家长),手捧祖宗牌位到坟地烧纸,“请先人回家过年”。也有不到坟地即在家中堂屋挂上先祖神轴或贴上“供奉三代祖宗之神位”的纸牌位,将香表、供品摆于供桌前,并焚香于炉中。在新县、光山等地,主持人事先还要沐浴净身。所用供品要有整猪,一般多以猪头、蹄尾相代。请祖时还要在天爷、土地、财神、马王、灶爷等神位前上香,并率全家依次叩头祭拜,并燃放鞭炮,便为“安神”。从此,每天三炉香,三献供食,礼仪无缺,直至“破五”。有祠堂者,阖族还要到祠堂行祭祖仪式。
    除夕日傍晚,各家各户要将水缸装满,以备初一、初二使用,称“抢财”。灵宝西部人却要等到初一黎明方担水,称作“担金水”。濮阳县人于傍黑要在大门前燃烧谷草,一边烧一边翻火一边唱“东一烤,西一烤,骡马成群往家跑”以求来年六畜兴旺。除夕夜更加忙碌,尤其家庭主妇。除了继续备制过年的食品,如包饺子、炸油食等外,还要将老幼过年的新衣取出试穿。除夕夜饭形式很多,且颇多讲究,有称“辞岁酒”,有称“团圆饭”,豫南人多称“吃年羹”、“祝改岁”。届时,老年人要边吃边以吉利话祝福,如吃鱼时说“鱼吃余利”,吃豆腐时说“豆腐都富”,吃猪肠子时说“肠吃常有”。同时,家中尊长开始向儿孙发“压岁钱”,要使人人在初一五更腰包不空,以图“财旺”。儿孙也要向尊长叩头揖拜,称“辞岁”。除夕夜,家家围坐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谈家常,说吉利,俗称“守岁”、“熬年”。有一夜不睡,直守到天明者。守岁者要在庭院中撒芝麻秸。撒芝麻秸时,口中要念“东一撒、西一撒,又有骡子又有马”、“东撒岁,西撒岁,儿女长大有作为”以祈福。整夜还不断燃放鞭炮,以迎新。
    河南民间除夕之夜禁忌颇多,如禁泼污水,起床不重睡,开门不重闭,厨中不许有空锅,不乱倒污秽,不信口开河,不高声呼叫,等等,如犯忌便认为会“影响一年的运气”。
    20世纪50年代以后,除夕各种迷信活动渐被摈弃,多以辞旧迎新为主题,作些诸如贴春联,更新衣,备年饭,相互辞岁贺新等活动,许多人以看戏、看电影、看电视、听广播、下棋等为“守岁熬年”的形式。乡间虽仍有祭祖安神活动,主要是对先祖怀念的表示,形式渐趋简单。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