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民间游艺
更新时间:2015-01-04 11:10:33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 河南民间游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括了民间的讲(讲神话、讲故事、讲传说、讲谣谚)、唱(唱节戏、唱田歌、唱情歌)、舞(舞狮子、耍旱船
天中民间游艺
河南民间游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括了民间的讲(讲神话、讲故事、讲传说、讲谣谚)、唱(唱节戏、唱田歌、唱情歌)、舞(舞狮子、耍旱船、兴抬阁)、乐(吹唢呐、打社盘、玩八音)以及竞技、游戏等,也包括了各种民间工艺诸如剪纸、面塑、剌绣、年画等制作技艺和传承。这些千姿百态的游艺习俗,无处不显示着中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第一节 说书唱戏
说书唱戏在河南民间文化生活中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清以来,在河南城镇市井、乡间邻里,说书唱戏都是人们日常主要的娱乐方式,并且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思想、作风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听说书
说书,河南民间俗指各种曲艺演唱,包括坠子、大鼓书、评书、快板、琴书、三弦书等。说书者或一人执扇讲说;或一人自拉自唱。如两人合作,一人一手握简板或鸳鸯板、一手执鼓捶边打边说边唱,一人执弦拉琴,一边还适时和唱者搭话对白。表演时,书场有一张桌子,一条板凳即可演出,只要管饭和烟茶招待即可,即使给些报酬也甚低微。民间十分欢迎此种娱乐方式,遇到节日、喜庆之事,或农闲之际,便请说书人到村中演出,即使平时,一些“听书迷”于闲暇之际,也常到乡镇街头说唱者设摊演出之“地摊儿”听书。其内容有历史故事、演义小说,也有“劝人行善”讲论纲常的家常小段儿,人称“劝善书”。乡里组织听书一般三天,听大部书多连续十数天。有的形成“书会”,宝丰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三的马街书会,在元代延祐年间已成俗,至今不衰。
河南人听说书,多喜欢河洛大鼓、南阳大鼓、豫南大鼓、坠子、渔鼓道情等。这些说书演唱,乡土气息浓厚,通俗易懂,有“一人造博大场面,瞬间闻千古世界”的特点。听说书之俗至今仍流行河南民间,尤其边远地区,人们劳作之余,喜欢擅板击节,轻歌悠悠,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二、看唱戏
河南人十分喜好戏剧。元、明以来,曾在河南存在的剧种就有80多个。这些剧种大都是河南各地民间的艺术创造,如豫东有四平调、道情、坠子剧、永城清音、汴梁腔;豫西有小调曲、杨高戏、女儿腔、蒲剧、眉户;豫北有大平调、大弦戏、柳子戏、乐腔、怀调、怀梆、花鼓戏;豫南有豫南花鼓、花篮戏、楚剧;南阳有越调、宛梆、大调曲、梁山调等。至20世纪80年代,全省人民共同喜好的地方戏有豫剧、曲剧、越调等,民间亲切地称其为“省戏”,名之为“河南梆子”、“河南曲子”等。
民间观看专业戏班演出,谓之“看大戏”。大戏演出多在节日或庙会上。届时,人们跑十里、数十里路前往观看。平日戏班在集镇戏园、庙台售票演出时,或购票看戏,或在场外听戏和等看“放水戏”。所谓“放水戏”,即旧时演戏每场戏的戏剧情节演过一半之后,便不再卖票而大开戏院门让无票者进场看戏,此俗为民间戏迷提供了免费欣赏戏剧的良好机会。近代也谓之“解放戏”,看解放戏直到60年代初尚存。
(一)自唱自乐 河南民间将特别喜好戏剧的人称为“戏迷”。戏迷不仅喜好看戏,许多还喜好自己唱戏。平时,在田间地头、村边院落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引吭高唱的声音,许多人喜欢走在路上边走边唱,俗称“唱路戏”。一些戏迷还自己兑钱买“戏箱”,农闲时排戏、演戏。初开始在村中牲口棚、饭场等村人汇集处不化妆、不走场、不带动作,坐于板凳上演唱,俗称“唱板凳头戏”。时间长了水平提高了,便化妆、走场、带动作,遇节日在村中设“地摊儿”甚至搭台演唱。不要戏票,不祭台,不靠演戏吃饭,也“不算下九流”,是过去河南民间自娱自乐的重要形式。河南民间业余演唱,至今盛行不衰,据统计,今日河南人每350人中便有一名业余演员。
(二)点唱大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间村、社、会或富庶人家习惯专门请戏班到村中演出,称“点唱大戏”。俗也称“闹家戏”、“唱社戏”、“唱会戏”等。点唱大戏,要选戏班,签订演出合同和说明演出具体要求、禁忌等,并依据戏班掌班所提供的剧目摺子“点戏”,或从存放剧目的箱笼中抽取写有剧目的竹签,以定演出剧目。点戏时如遇到有外村、社争戏班,便设法抢抓戏班的“髯口”(胡子),据说,只要抓到髯口,戏班一定前来演出。民间点唱大戏的目的:一为祭神,一为娱人。常见的有:
1、祭神戏 多为庙会日,诸如龙王庙会、财神庙会、关帝庙会、火神庙会、城隍庙会、奶奶庙会等进行的会日娱神活动,由村、社、会首负责组织。平日无会而进行的娱神戏剧演出,亦称娱神戏,如久旱为求上天下雨,便设台唱“求雨戏”。沁阳人演求雨戏,因要表演用河水洗马的情节,也称 “洗马戏”;如丰收后便请戏班演“丰稔戏”;求子防灾,向神庙许了愿,便请戏班演“还愿戏”等。
2、祭祖戏 或称“唱鬼戏”。民间先人去世,周年要请戏班演出,以寄托哀思,此举多为富家所为。
3、白头戏 俗称“叮当会”、“闹丧戏”。妇女因受虐待致死,娘家为出气,则强迫婆家为死者唱大戏,并要求为女儿封大冢。婆家不得不出资请戏以平娘家之怨。
4、赔礼戏 民间双方发生纷争或毁坏公物,官裁公议让理亏一方出钱写戏,借以申张正义。
5、节令戏 村、社为祈求丰收,由村民集资,依农时节令请戏班到村中演戏。经商者为祈财运亨通,也有此举。民国时期,周口各会馆每年都要请戏班“唱年戏”,从除夕一直唱到破五,以扩大其影响。节令演出多以节令时间和节日活动内容点戏,如五月端午点唱《白蛇传》、七月七唱《天河配》等,所点戏称“应节戏”。
6、贺喜戏 富庶人家遇喜庆之事,如立碑挂匾、生子庆寿、建房扩宅,多写戏以增添喜庆气氛。
7、集会戏 集会日,集头、会首为扩大贸易,招徕客商,便从集会收入中提取资金请戏班演出,尤以新立集会,此风最盛。
8、吃会戏 为村落平日组织的唱大戏活动。多由村落中的会社头头出面串联,由一村或多村村民一起捐助粮、款,至农闲时节搭台唱戏以自娱。演戏后,所余捐助或设宴由参加的会员同享,或发给其馈赠,这是河南民间常见的自娱自乐形式。
9、唱行戏 旧日各种行业,诸如粮行、药行、木匠行、绸缎行等喜以唱行戏祭祀“祖师”,借以会同行、洽业务、祈求生意兴隆,所演剧目依本行信仰而定。
10、断青戏 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民间要唱断青戏三天。唱戏后,凡以牲畜啃青苗者,要罚其出资再演戏。类似者,还有“秋保戏”,秋保戏在秋季庄稼丰收在望之际唱。演唱此戏时,民间多将家中所喂养的牲畜牵至剧场外围栓于木桩上,让其与人同乐,戏资按牲口头数摊钱,届时往往形成骡马大会,俗也称“唱鞭把戏”。盛产棉花的地方,多成立 “棉花社”,棉花社也常点演“棉花社戏”,戏资按入社者的棉田面积均摊,并趁唱戏之机,共同商定棉花收摘、管理章程,公布于众。
另外,还有加官戏、镇宅戏、锣鼓会戏等等。
点唱大戏颇多讲究。在演出的时间上一般均按日场、夜场演出。如演放炮戏、老鸹叫戏和公展戏却有特殊的时间规定。“放炮戏”是多台戏对演时,规定炮声一响各台戏都必须按时开演,不得迟误;炮声再响,必须演至某段戏的某一情节,最后炮响,剧目的情节要全部演完,不能有一个环节出错。“老鸹叫戏”则规定早晨只要老鸹一叫,不管天明或不明,也不管台下有人看无人看或人多人少,都要开戏。“公展戏” 是只要开锣演戏,三天三夜不能停演。无论放炮戏、老鸹叫戏、公展戏,凡违犯规定者,都要抹扣戏班的戏价。
各地点唱大戏均有禁忌,剧团演出不得有违。如忌演同姓人物戏,即剧目中有和本村姓氏相同者,尤其是剧中的反面人物为本村同姓者,不许上演。诸如闫姓村忌演《杀闫婆惜》,秦姓村忌演《风波亭》等。过节逢会要以喜庆剧目上演,对于剧中表演某名人遭难遇害的戏,尤其该人物系本地人或与本地有关者,多也忌之。如汤阴县因为岳飞之原籍,当地乡村数百年来,忌演《风波亭》、《三绞岳飞》等岳飞遇难剧目。还有认为对于所敬神灵有不恭敬的戏也要禁演,敬白音奶奶的白音庙不许演《白蛇传》,敬老君的煤矿不演《闹天宫》。关帝庙酬神唱戏,从不许演《走麦城》。另外,剧中人物或事件与当地人物和事件偶合,虽属附会,此戏目也不能演,如确山县石磙河街崔氏人家忌唱《雷公子投亲》。河上摆渡者忌演《火烧战船》。
为保证演戏不犯禁忌,点戏者在戏台左侧悬挂会首旗,右侧挂三角旗。演出中,如遇特殊情况或认为戏班演出违犯禁忌,便将三角旗去掉,戏班见三角旗去掉,便要马上停演。也有燃放三声雷子炮,以令其停演,赔礼道歉,纠正失误,俗称“炮禁戏”。在灵宝一带,有专门的演戏监督人,当地人称其为“戏母子”。演戏时,戏母子若发现戏剧情节的发展、表演技能及台词、唱腔出现失误,便提出批评,或责令停演以至抹扣戏价。
点演戏班的戏箱放置要按指定地点,忌占民间宅地,如占用,主人必要求戏班消灾。戏班要燃放鞭炮,并将占地犁一遍,以为主人破凶消灾,称“消灾”。当代已摈弃此愚昧之举,剧团下乡演出,都积极接待安排食宿,已无诸多避讳。
点戏演出时,人们上戏场的时间,多依据剧团开演前的三遍锣鼓为准。年青人多在头遍锣鼓便上戏场。老人们习惯在三遍鼓后方去戏场,据说不愿看“踩场戏”(或称“垫戏”)。踩场戏为等候观众或正本戏演员化妆而设。
台前看戏,不许趴在台边看。戏演至精彩处,时兴在喝采的同时,将自己的帽子、手帕等物抛向戏台,俗称“打彩台”。至戏演完时,打彩台的观众再带糖果点心等到后台换取打彩台之物。也有在演出中向演技高超的名角,递送丈余红绸至舞台上,戏班班主立即把所递送的红绸给演员披上,称 “披红”。对演出满意的戏班,村、社、会首也要出面送礼品。所送礼品多在戏演至半腰时以五个托盘相盛,五人双手相托由会首率领,从观众中间走上舞台,在锣鼓乐曲声中,彬彬有礼地交给班主及其演员,俗称“送腰台”。当代多送以锦旗、匾额致意。对于“唱的好”的,正本戏演完后,观众可要求加演。加演不计戏价,俗称“饶一出”。
点演大戏时,生子之家常于上午演戏之时,向戏班送喜馍,同时也另备一盘小如棉桃的喜馍在戏台上向观众抛撒,俗称“撒喜馍”。也有小儿之母抱着孩子,在小儿爷爷的带领下,携带油食、烟酒、糖果和礼金(不封),并带红、黄、绿、白、黑五色线,来到后台,请演员(多为丑角或胡子),在小儿脸上画脸谱,一般以画大红脸为好,然后由其爷爷抱着到前台展示,台前观众绝不因为影响演戏而反感,纷纷喝采祝贺,俗称“刮脸”、“剃脸”或“画脸”。在小儿到前台时,戏班让一演员翻穿皮袄,扮作“老虎”上场,另一着长靠之武生执弓箭于后追赶,并放箭射虎,“虎”应箭倒下,俗也称“射虎”。射虎画脸后,将小儿兜中的五色线扯出,绕台一周,以示小儿长命福贵。射虎画脸后的小儿脸上之画谱,不许擦掉要由其自然脱落,画脸之家要连续三年送礼和五色线给戏班。“射虎画脸”之俗,至今在乡间仍可见到,但迷信之色彩已淡漠,主要为得子而喜庆逗乐。
(三)戏台搭制 宋、元以来,河南民间戏剧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在庙会上,因此各地戏台80%以上均依附于各地庙宇,俗称 “庙台”、“戏楼”等。大型庙宇设有“头门戏楼”或“庙前戏楼”。小庙无戏楼的也多设土台(参见前“庙会”节)。此外,在点演大戏时,无戏台的村镇多依所在地形的特点,筑建各种各样的草台、土台、石台、木台。有的地方为了搭拆方便,使用太平车搭台。最富有特色的是豫东平原上的“马脚戏台”。此戏台由6个高约2米,上尖下宽的高脚方凳支撑,俗称“马脚”。马脚之上设有立柱洞眼,将其分别置于所搭木戏台或台棚的前台沿、后台沿和前后台交接处,便可支撑起所搭的木戏台和台棚。马脚戏台是太平车搭台的改进。
民间搭台唱戏十分重视台场地的选择。首先讲究地势 “出音”的好坏;其次讲究戏台的台口方向,一般多忌台口朝南。戏台搭好后,要燃放鞭炮以“祛邪”或请剧团唱“破台戏”。戏台两侧的柱子上贴上诸如“乐无论古今存碑于世论民风斯为美,剧岂分新旧能演出人伦天理可以观”等内容的大红对联。戏台前的场地也颇多讲究。戏台前往对面八步、左右宽八步的地方称“八步场”。八步场内不许设坐凳,立而观看。场左为女子看区,场右为男子看区,女子看区称“花场”,男人不准到花场看戏,也不准围着花场看“溜边戏”。戏台前各种商贩必须在八步场外设点。在豫东卖小煎包的为八步场外百货之首,其两侧为卖烧饼的炉子,其它各种商贩则依次而设。卖丸子汤、羊肉汤的要在戏台后两侧设点,卖纸烟、花生的可在场外自由行动。演戏时,舞台前侧还设一台(俗称“观台”),有一爱管闲事、热心服务且颇具威信的人坐于其上,随时协助解决演戏时的问题。当代多已不设观台,大都组织服务人员照料演出事宜。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