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社火玩会
更新时间:2015-01-04 11:05:25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河南民间历来习以社火作为节日、庙会和迎神赛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古代社火活动主要是为了祭神娱神,故各种社火组织多围绕各种会社而
天中社火玩会
河南民间历来习以社火作为节日、庙会和迎神赛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古代社火活动主要是为了祭神娱神,故各种社火组织多围绕各种会社而立,如火神社、关帝社、龙王会、土地会、山神会、奶奶社、牛马王会等。所用经费,由参加会社人员兑集。每逢节日、会日便由社头或会头组办社火演出。社头、会头一般轮流担任,每户一年,负责敬奉神灵和办社火。近代和现代社火玩会多由行政村举办。旧时由村中的乡绅筹组,现在则由乡村领导组织,村中有名望的艺人任社火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社火中封建迷信等不健康内容颇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间社火中的落后成份渐被摈弃。民间社火已经从以祭神娱神为其目的的活动走向完全娱人的阶段,为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火形式
河南民间社火玩会形式可达百余种。有音乐、舞蹈、戏剧、杂技,也有人物造型的静态表演和嘻笑逗乐的杂戏演唱,可谓集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杂艺之大成。在社火玩会中,它们或作为社火的主体出现;或作为社火队伍中的后一部分(豫西人称“坠子”或“后垂子”)出现,以在社火玩会中为人们所取乐,同时也发挥分散和疏导拥挤人群的作用。各种社火形式,也是各种庆典、集会的娱乐形式。现择其部分统以器乐、歌舞两大类以志之。
(一)器乐类
1、大鼓队 河南民间所见鼓可分作大型鼓和小型鼓。大型鼓有礅鼓、冬鼓、战鼓、开山鼓(或称门鼓)等;小型鼓则有堂鼓、板鼓、手鼓以及鱼鼓、八角鼓等。它们在歌舞演唱或重要礼仪中都不可或缺。新乡民间就有“无酒不成宴,无鼓不算会”之说。尤其大型鼓组成的大鼓队遍及河南城乡。
“大鼓队”,开封人称“盘鼓”,洛阳人则称“排鼓”、“社鼓”。大鼓队的乐器有大鼓,镲、铙、锣,俗称“四大件”,另外还依大鼓队实力配备扁鼓、小镲、手钹、云锣、堂锣、叫锣、丁当锣等“小家伙”。
民间小型的大鼓队有数十盘鼓,大型的有上百盘鼓。演奏所用鼓牌,俗称“鼓点”、“家伙点”或“鼓歌”,花样甚多。如新乡民间大鼓队成套鼓点名目数十种,多以“龙”为头,以 “凤”为尾,取吉祥之意,表欢悦之情,寓意深刻,颇显文雅。各地大鼓队都有自己传统的鼓点。如开封盘鼓有老得胜、大得胜、二道花、三道花、架三棒、双嘟噜、羊羝头、葫芦炮、抽梁换柱、乱劈柴、单游四门、双游四门、十六棒、狗咬狗等;洛阳排鼓有得胜鼓、百兴鼓、清唱鼓、四声鼓、星星槌、步步紧、闪闪腰、撞倒墙、硬四槌、翻三番、千字槌等。大鼓队在按鼓牌击打时,多伴以舞蹈性、表演性的动作。如鼓手在擂打鼓点的同时,或相互交换抛扔鼓槌,或双臂作各种舞蹈动作而不误鼓点的“耍鼓槌”;镲手在双镲合击后,迅速将一镲或双镲向前方扬起“亮”开,而不误下一镲合击的 “亮镲”;铙手将10多公斤之铙高高抛起,使其飞得高而又接得准且赶上每一铙击打的“耍飞铙”等。社火行进中,大鼓队排列一般中间两行是鼓,两边为锣和镲,其他乐器尾随于后。他们在“令旗”的指挥下,一边演奏,一边根据道路的宽窄时而横向、时而竖向;依场地的大小,时而组成小圆圈,时而组成大圆圈。耍到高潮处,膀大腰圆、身体健壮的鼓手们耍槌、亮镲、耍飞铙,各显其能,即使在严冬演出,也个个袒胸露怀,满面红光,在“轰隆嚓、轰隆嚓”的敲击声中,构成一个铿锵有力、雄伟壮观的热烈场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大鼓队参加社火走街或单独出演时,首先要到本“社”所奉的神前献供。供品为一“活物”,如羊。届时,先由社头往羊身上泼些酒,等羊抖动其毛,表明“神”收下了供品后方可出发。今日祀神之俗已废弃。
2、唢呐队 唢呐民间俗称“响器”。源出古代西域,金元时传入内地,明清时渐在河南民间传开,遍及河南各地,尤以开封、周口、许昌、沁阳为最。其中扶沟县清初至今就有8个著名的“唢呐世家”;杞县有唢呐班50余个;沁阳则被称作“唢呐之乡”。民间唢呐班一般由3~5人组成,1人吹唢呐,2人吹笙,1人打梆子,再有1人执铜器,俗称“响器班”、 “吹鼓手”、“外棚”或“楼上的”等。演奏者多为世代相传的 “门里出身”。所演内容十分丰富,有传统曲牌,有民间小调,还有著名戏剧段落和歌曲的模仿,依环境、听者之需要而定。长期以来,唢呐成为民间婚丧礼仪、祝寿贺礼和节日庆典等活动的常用文艺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唢呐班也开始被邀参加大型社火活动,作为民间社火玩会的内容之一而出现在社火队伍中。有一队独显其能者,有多队对赛各献绝技者。其优美的音质,动听的韵调,欢快的情绪和引人入胜的花样翻新,常常使喜爱者置凳路中,求其停下加演,格外为社火大队锦上添花。
3、十番鼓 也称“十盘”、“社盘”,为豫西农村一种稀有的民间乐器。源出说法不一,有说唐代,有说明末。原为寺院流行的一种音乐,后来传入民间,成为集会、喜庆、祭神、婚嫁的民俗娱乐形式。十番乐器有大小云锣10个,以自然七声音阶置于上带手柄的专用盘架上,演奏者左手执其柄,右手执竹敲打,所配乐器有钖管、笙、笛、云板等。渑池县果园乡东安头村和笃忠乡张吕村传有此乐,并为社火玩会所欢迎。在社火行列中,十番鼓曾作为民间艺苑中一朵奇葩而展观其异彩。河南民间社火中还有和十番鼓相近、同出于寺庙中的民乐。其乐器有钖管、笙和堂鼓、手鼓、大钹、大镲、鱼子、铃子、铛子、锅子、引叫等打击乐器。演奏者大多已非寺庙中人,但其演奏时打扮仍是道家着装,穿道袍、戴道帽,且多为丧家“作道场”。演奏的曲子是传统寺庙音乐曲牌。民间俗称为“经班”,所奏音乐称为“寺庙音乐”。近代以来,也开始演奏民间小调和戏曲曲牌。活动在豫东、豫北一带的演出者,多兼武术节目表演,如“窜桌子”、“撩刀子”、“转碗”、 “九连环”等。演出集杂艺和吹奏为一身,吹一阵曲子,玩一会杂艺,人称“大师傅”、“大仙师”、“玩玩艺儿的”等。但因演奏者多年事已高,且后继无人,其演奏形式也较守旧,所以似有消亡之势,今仅开封农村尚有此种乐队。
4、八音 是50年代以前流行于周口一带民间喜庆典礼和节日社火玩会中的民间音乐形式。所用器乐有锣(大锣、二锣、扣锣)、鼓(大鼓、边鼓)、唢呐(大笛、小笛)、笙、横笛、二胡、软弓皮胡、梆子和碰铃等。周口民间称其源于山西上党(长治)以南地区,民国初由山西帮的客商带来周口,为晋籍客商娱乐,后传入民间,和当地娱乐形式结合起来,成为节日喜庆及社火玩会中的重要内容。具体组织者多为当地各种会、社,所立组织便称“八音会”。在节日庆典和社火演出中,八音会的队列多用“鼓楼子”领先,鼓楼子用五彩锦缎扎花装饰,貌似彩桥,由2人相抬,其后安放大鼓、边鼓,领头司鼓1人为乐队指挥,其他乐队紧跟随后,边走边奏。常和社火中的“肘阁”相配,既为“肘阁”伴奏,又是独立的乐队。30年代,周口市拥有八音会6处,曾赴安徽界首一带献艺,颇得赞誉。50年代以后,随着其他各种器乐和现代器乐的发展,加之八音艺人相继谢世,曲谱失传,热心者又少,有被遗弃之可能。
(二)歌舞类
1、龙灯 又称“玩龙灯”、“耍龙灯”或“玩活龙”,是河南民间社火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由多人表演的模似舞蹈。龙灯用竹篾或粗铁丝制成,龙身为纸或布质,上画鳞状花纹,披以红绸。一条龙由7节、9节或12节组成,长数丈,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3部分。每节的上面安一木柄,供表演者双手握持挥舞翻腾。
龙灯若在夜间表演,“龙肚”内置以蜡烛,近代多代之以电灯。龙睛以小电灯泡饰之。龙灯起舞时,有一武生打扮的人手持“宝珠”逗引其上下起舞翻飞,作出“蛟龙探海”、 “滚龙盘柱”等各种造型动作。如为双龙,则演出“二龙戏珠”、“二龙吐水”等。许多地方还配合鱼灯、龟灯和螃蟹灯表演。也有的根据“龙从云”的传说,扎上许多云朵形的灯笼,一人持两个随龙灯前后翻转舞动。龙灯表演时,或擂响牛皮大鼓或配以铜器乐。
龙灯有跳龙、滚龙与板龙之分。跳龙和滚龙一般在春节、元霄节及重大庆祝活动时表演;板龙多在灾荒之际表演。名曰“拒魔祈祷”。在洛宁县,玩龙灯前都要先将“龙”引到附近的河边或井边,向河面或井口作几次“饮水”动作,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玩狮子 也叫“狮子舞”、“耍狮子”或“舞狮子”。是河南民间社火中非常流行的舞蹈形式,属“摹拟舞蹈”。起源甚早,汉代曾列为“百戏之一”。近代狮子舞多四人表演,两人共披一麻布染制的狮子皮扮演狮子,另有一人武生打扮,手舞用红、黄、蓝、绿、紫、青、橙等七种颜色缠绕而成的绣球为逗狮子者,豫西人称“回回”。还有一人披1张小狮皮为 “狮子娃”。演出时有数人配合扶桌子、搬道具。开始先由拿绣球者逗引狮子表演抖毛、舔毛、打滚、直立、啃痒、蹲、卧、摇头摆尾等习惯性动作,然后表演“大盘门”、“啃桌角”、 “窜桌子”、“滚绣球”、“大过桥”、“上老杆”。舞狮子时始终要有铜器伴奏,俗称“玩狮子离不开铜器”,常用的铜器点有《紧急风》、《小虫闹》等。
民间舞狮子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动作细腻乖巧,温驯,神态安详,“武狮”则动作粗犷猛烈。民间认为狮子乃“百兽之王”,是吉祥的灵物,节、会表演狮子舞时,一些有病或遇有灾难的家庭,往往邀其到家门前表演,俗称 “拜门子”,以消灾祛病。凡拜过门子的人家,都烧纸钱放鞭炮,表示狮子驱邪降福之意,还赏给舞狮子者香烟和请其饮茶解渴。舞狮子者拜完门子临走时,也要喊段吉利的“彩头”。有的请狮子在嘴里噙一下自己的娇生孩子,据说狮子噙过的孩子其他邪气不再缠身,能逢凶化吉,健康成人。
3、跑旱船 民间亦称其为“花船”、“赶花船”、“旱船” 或“旱船舞”,是社火中常见的舞蹈形式。船用竹篾或秫秸扎成架子,饰以布圈、纸花、彩绸,“坐”船者站在“船”中之 “通孔”间将“船”系于腰上,四周以布相围,表演时似在水中行进。跑旱船一般由5人表演,坐船者扮1女子,艄公1人(多画成“小花脸”),帮船女2人,有的还配1个“彩旦”。一个船表演,民间俗称为“单船”。两个船或多船者,走在前面撑船者称“头道篙”,其后称“二道篙”、“三道篙”等。表演时,坐船女子身驾船身,以跑步、碎台步、蹲步、搓步、慢步模仿出船在水中行进、颠簸、旋转的各种形态和女子的羞涩动作。撑船者要以摇桨、撑篙、起锚等动作表现舵翁的撑船技巧和风度。一般多联系现实生活造型,如50年代编入“三反五反”的内容,60年代编入“大跃进”的内容,近年的演出又编入计划生育的内容等。
4、推小车 又称“小车”或“小车舞”。多为2人表演,1人推车,1人坐车,也有增加一拉车的。一般全都由男的装扮。所推小车是以圆木棍捆扎而成的假独轮车。坐车人站在 “小车”中间,身前放两条假腿,四周围以布裙。两侧的布裙上画着车轮图形,故呈坐车之状。车把上拴一彩绸当车绊带,由推车人挂于脖子上。推车人多为丑角打扮,坐车者多扮1老太婆或青年女子,手拿1把扇子。2人表演推车、上坡、下坡、撞车等动作。并在戏剧乐器的伴奏下有说有唱,有打有闹,常常逗得观众嘻笑不止。小车舞所用唱腔依各自的戏剧喜好来定,有唱豫剧的,也有唱曲剧的,有唱道情的,也有唱大平调的。乡土味很浓。
5、踩高跷 又称“高跷舞”或“踩跷”。流行河南各地。踩跷所用高跷腿是用结实的松、杉木材制成,高度依踩跷者的需要而定,有两三尺长的,也有五六尺长的。跷腿上半部固定一根20厘米长的“脚蹬”,踩跷者两脚站在脚蹬上并用绳子加以固定。站立起来后,必须不停地走动保持平衡以防摔倒。
河南民间高跷表演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动作简单,重在唱、念和面部表情,表演多有一定的戏剧情节,或传统戏剧、民间故事,或自编之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边踩边唱。河南曲剧便是源于这种边踩边唱的“高跷曲”。武跷表演重在各种技能动作,如单叉、双叉、跳跃、翻跟头、上高等。常见的节目有《唐僧取经》、《扯犟驴》、《耍茶盘》、《丑角大耍霸王鞭》等。民间高跷还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型表演,这种高跷队多列队踩出各种队形。表演时,或配以弦乐,或配以打击乐,踩者只作踩跳,没有唱、念对白。踩高跷的服饰、脸谱和手执道具均根据踩跳的节目内容而定。至今,踩高跷仍为民间社火表演的重要形式。
6、大头和尚戏刘翠 又称“月明和尚戏刘翠”。其情节取材于民间传说“大头和尚点化刘翠”的故事。由1人扮演女子刘翠,另1人扮演大头和尚。表演时,头戴大头笑容面具的和尚上场做各种佛事动作,如开门、扫地等。然后女子刘翠(多为男子扮演)上场,2人见面后分别以捅耳、敲头、扑、闪、躲、拉等动作调情,展开嘻闹场面,既幽默风趣,又充满生活情趣。表演时由大鼓、大锣、堂锣、小手鼓等打击乐伴奏,只作动作表演,无有一句对白。60年代、70年代此舞被认为格调不高,禁止演出。80年代后,又在民间社火中露面。
7、竹马 民间也叫“跑马灯”、“活马”或“竹马灯”。竹马用竹篾扎成,外糊数层厚纸,彩绘后上涂桐油,马脖系铃铛,下用白布围裙,上画作奔驰状的马腿。“马”腹两侧画有骑马状的假腿假脚。竹马舞表演人可多可少。1人者称独马,作演马、跳卧等表演;2人者多演“小俩口回娘家”;4人者多表演“三英战吕布”等。旧时宜阳县张金乡的“竹马阵”有10人参加,按“孙子排阵法”编排,几十匹马一齐登场,还配有马童、鞭夫、炮手、铜牌子、长枪手等。表演时“马”、人一齐变换各种阵法,诸如“长蛇阵”、“十字阵”等队形,场面威武壮观。竹马舞表演多由打击乐器及笛号伴奏,表演者边演边走,观众边追边看。
8、故事儿 一种借助特别的道具进行各种戏剧或故事情节表演的民间社火,为一种静态造型艺术。河南各地民间对其称法不一,有“故事儿”、垛、桩、阁、台和芯子诸称。其道具呈“占”字形,用木料或钢筋做成。道具有的卡在表演者的腰间、背上;有的置于桌子上、车子上。道具之上多做成诸如人手、脊背以及刀、枪、盆花、瓶花、拂尘、树枝等形状。其高度数米以至十数米,十数米者多为上下两三层。在这些似乎不能站人的道具如刀、枪、鲜花顶上站立一个扮成各种形象的小孩。站在下面人的手上、脊背上或其所持之刀、枪、鲜花上的称“肘阁”、“背阁”或“扛垛”、“背桩”、“背台”;站在桌子、车子上面的花盆、宝剑树枝上,由众人抬着或推拉而行的为“抬阁”、“推阁”或“抬垛”。由踩高跷者 “肘”阁或“背”阁的,称“高跷抬阁”。各种阁班均依照神话故事或戏剧情节扮演如“小二姐赶会”,“怕老婆顶灯”等。故统称“故事儿”。嵩县、偃师一带旧时之“故事儿”多组成六个典故,俗称“六垛”。嵩县的“六垛”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杨八姐游春”、“游龙戏凤”、“松鹤延年”《白蛇传》之“断桥”,《秦香莲》之“杀庙”等。故事儿表演者不唱不念,多无动作,但因其造型别致,观来惊险、有趣,民间常作为社火的主要形式之一。
9、对花鼓 见于荥阳一带民间。也叫鼓戏。20余人表演,4人擂大鼓、4人敲大锣、4人打马锣、4人拍盆镲,在打鼓人的指挥下演奏不同的鼓牌子。“对花鼓”有文、武之分,文者只打鼓点,彼此之间不相互交槌。多演奏《小递照》、《老常套》、《四摆头》、《铁曲连》等曲牌。武者打鼓的与打鼓的,打铙的与打铙的要互相交槌,俗称“交鼓槌”,动作既干净利索,又不掉板掉拍。演奏的曲牌有《三请诸葛》、《秦王点兵》、《小虫吵嘴》、《狮子滚绣球》等。无论文武“对花鼓”,表演时有行进间演奏,也有原地演奏。原地演奏时,众人围成一个圆圈,边打边舞,其步法只有“站步”一种,多打武戏牌子。行进间演奏俗称“路鼓”,其步伐有前进步、后退步、横步3种,一般多打文戏牌子。
10、二鬼扳跌 民间俗称“鬼摔跤”。“二鬼”由1人表演。两个上半身相抱的“鬼”造型用竹篾或木棍制成。演出时表演者将其系在自己的腰部,然后弯下腰去,两胳膊和两腿分别扮作两鬼的下肢,做出进、退、拉、推、摔跤、翻滚、争起、摔倒等各种模拟摔跤的动作,表演者在两鬼大衣褂的掩饰下进行的这种表演,宛若两人争斗,各不相让之态。表演时,一般均无乐器伴奏,但在豫南光山等地则多用锣鼓等打击乐伴奏,有的还加入唢呐。“二鬼扳跌”舞,无对白,无唱词,1人动作,两人形象,常为社火队伍中博得人们喝彩之节目。
11、打铁 见于洛阳、临汝一带民间。表演人数可多可少,由男性表演。演出时,演员赤裸上身、挥动两个腕上系有小铃铛的手掌,有节奏地拍击肩头、肋下,小铃铛随之发出响声。夜间表演时,双手指缝间还夹上燃着的灰麻杆,拍打起来,掌声、铃声同时作响,加之四溅的火星、仿佛铁匠打铁一般,故称“打铁”。当地人传说,此舞源自民间穷苦子弟羡慕打铁人打铁赚钱糊口之技艺,模仿打铁人的动作、响声,拍打自身以自慰自娱的故事。
12、独角兽 民间双人舞。1人扮成武生祁花絮,1人扮独角兽。起舞后,祁花絮和独角兽互相对打,似舞台上人兽相斗的动作。祁花絮传为唐代武生。民间传说他在进京应试途中,在秦岭山道上制服为害百姓的独角兽后,骑上它赶赴长安,被皇上封为武状元。其为民除害之事,百姓甚为仰慕,便以其和独角兽搏斗之事迹编成双人舞“独角兽”以为纪念。此舞现在仍可见于栾川县潭头乡社火玩会中。
13、高抬火轿 见于博爱县许良村一带民间新春社火玩会中。其舞独特,所用花轿高6尺许,宽2尺,全部用玻璃装好。轿顶置大小8个莲花灯,四角所坠之莲花灯上各有1个蝴蝶灯,轿四面也分别装有1座灯,轿前还有玻璃伞灯和两行排灯。共用蜡烛70余支,点着后一片明光闪闪,故称“火轿”。表演时,火轿内坐着一个由男子扮演的“年青姑娘”,由8名踩着高跷的“轿夫”相抬。在打击乐和笙、笛、管乐伴奏下翩翩起舞。相传,高抬火轿源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曾一度中断,近年又在许良村兴起,人们誉之为“许良火轿”。新春节日尤其元宵之夜,最为人们所欢迎。
14、扇子舞 是民间双人舞。1人扮姑娘,着大襟红衫和彩裙;1人扮小丑,着武生短衣,腰系红带或着蓝色长衫,也有穿道袍者。各执彩色纸扇一把,姑娘还拿一四角坠有小铃的红绸手帕。演出时,2人踏着锣鼓点,走、跳、蹦、转,相互对舞,小丑借机窥视姑娘;姑娘以扇相遮,挥帕相送。2人嬉戏对唱,动作和谐,配合默契,风趣幽默。流行于三门峡市崖底乡一带,至今仍为春节社火中必有之舞蹈。
15、龙舟捉鸭 传说龙舟于清代由南方传到周口,周口人呼为“龙船”。周口人划龙舟以为节日之娱乐,尤以20世纪30年代前期为盛。1935年端午节曾有13只龙舟下水,并有5只应邀到漯河表演。周口人赛龙舟以“捉鸭”为其特点,称“龙舟捉鸭”。比赛时,每个龙舟13人,其中捉鸭者(称 “拿手”)1人、舵手1人、鼓手1人,划手10人(有替换者)。龙舟上用五色绫绢扎成前有龙头,后有龙尾,中竖一桅杆的“彩舫”。所提鸭子由观赏者在所坐的游船上投放。观赏者的游船上均有一笼鸭子。当比赛炮声一响,某一游船便将一笼鸭子放出,所有龙船便拼命划船,追赶水中的鸭子,舟上的“拿手”便用木制的长钩,在龙舟接近时勾取鸭子。此时,众舟拼命争抢,然鸭子为躲捕捉,钻入水中而逃,在另一处露面,众舟再掉头相追,直至捉住鸭子为止。当一只鸭子被某一龙舟捉到时,此舟便敲打锣鼓高呼“一只龙船水上飘,众位先生来赏标,今年龙船打这过,明年龙船早下河”等,每呼一句,众人齐声响应。一笼鸭捉完再开一笼,以炮声为准。龙舟捉鸭多延续三五天。现代周口人又加上了龙舟速划和龙舟拔河比赛。
16、盘叉舞拉秦桧 广泛流行于周口地区及漯河一带民间。传说始于清初,其内容脱胎于民间说岳故事。表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表演者盘弄、盘腾颈部缀有半球形盘状铁件的三股叉,俗称“盘叉”;一是表演阎罗遣三曹鬼使缉拿秦桧为岳飞雪耻的故事。内容有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主题是敬忠良恨邪恶,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曾为人们所喜好。民国以前民间表演此舞多以“拉秦桧”部分为主,故多称“鬼会”。由10余名表演者分别扮演阴差使者“三曹官”、押解犯人的“捉牌”、身带捉拿犯人火签的“抱签的”、地方长官 “土地爷”以及醉鬼、麻妮子、二百钱、黑白帽和奸相秦桧夫妇。表演时,阴差使者所带6名武士手执长鞭和盘叉领先开路,为其助威,后面诸鬼押解秦桧夫妇作各种嬉戏、逗俏动作。民国以后,此部分渐为人所淡漠,改以盘叉部分为主。原为拉秦桧“助威”的武士成为此舞之“主角”,故又称“盘叉舞”。武士们穿兵坎,腰扎板带,着红彩裤,脸画淡装。每人手中舞一把铜叉。由黑鸡角打响鞭作引,或集体舞叉,或作旱地拔葱、怀中抱月、二郎担山、关公挑袍、老虎大跷尾等舞蹈动作。兴起时,有将叉高高抛起,从容相接,也有相互传叉者,各种动作均按音乐节拍进行。作武士者有数人、十数人也有数十人者,周口民间有“四十八叉”之称。
17、抬皇杠 舞时每两人抬一长约3~4米的长杠,杠身由黄布包裹。杠的中间系有瓷瓶之类的物品。表演时,演员双手卡腰,分抬两头,扛在肩头上下起动。表演者时而顺行,时而对向,抬杠的左右肩轮流替换,不管怎样活动,杠子均移而不脱,可谓一绝。据说此舞源于为皇上进贡的现实生活,后经民间艺人提炼加工,才成此形。此舞曾被改编为《抬花篮》舞,参加河南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调演,深受观众好评。
18、河蚌仙子 豫南也称“蚌壳舞”、“蚌蚌舞”,源于民间故事《鹬蚌相争》。表演时只有河蚌和渔翁。演河蚌者化成美女样,身披用竹、布做好的蚌壳一张一合地舞动,闪现着仙子的美容。演渔翁者发现河蚌姑娘开壳时的美容,便向河蚌姑娘进行挑逗。蚌壳时开时闭,渔翁多次近蚌未获,并被蚌壳夹住衣服。结果是俏皮未打着,衣衫反被撕破。此舞被改编后,曾于1984年搬上舞台,并获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调演二等奖。
19、玩春牛 俗称“玩老水牛”,流行于豫南商城、光山一带民间。为3人舞,由2人扮春牛,1人扮农夫。扮春牛之2人,共披一用竹、布、纸等扎制成的“春牛”,1人执头,2人作尾。演出时,“春牛”在田歌声中登场,农夫肩扛木犁跟随其后。“春牛”一边走一边作吃草、糙痒、蹬蹄、撒蹶等舞蹈动作。套牛耕田时,牛发犟,农夫驯牛。上套后,农夫口唱山歌,一手扶犁,一手执鞭,赶着牛进行田间耕作。
20、姜公背姜婆 也有称“张公背张婆”,为民间常见的舞蹈形式。由1人表演,表演前,先用竹篾或铁丝及纸、布等分别扎制一面带笑容、头围毛巾之“老汉”的上半身和着老婆裤子、鞋袜的下身。表演者上身穿上老婆衣作老婆打扮,下身则穿老头服装和鞋袜,然后将所制老汉”之上身模型系于胸前和下身相连,“老婆”之下身模型拴在背后和上身相接,外观为一老汉背一老婆状,十分逼真。演出时,老头背着老婆去游春或赶会、观灯,一路上坡跳沟,时而老婆撒娇逗趣;时而二人窃窃私语;时而又对唱山歌。一人作戏,令人真假难分。20世纪50年代以后,演出多加入宣传国家法令、抨击社会时事、赞扬尊老爱幼、支持计划生育等新内容。姜公背姜婆之舞,社火玩会中也有作一老汉一少女打扮,谓之“老背少”。
河南民间善“背”舞者颇多,且技艺高超,长葛县魏恨所演此舞曾获1953年全省民间艺术会演一等奖。
21、迷瞪膏(gao)车 社火玩会或街头演出时,用来打场子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由2人表演,1人扮车夫,名“迷瞪”,丑角打扮;1人扮迷瞪之妻(多为男扮女妆)。表演时,迷瞪之妻坐在车前套有两头快牲口的木制四轮太平车上,由迷瞪赶车走娘家。“迷瞪”一面持鞭赶车走圆场,一面做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为使车走得快”,便一手掂起油瓶,不停地往太平车的4个轱轮上加油,加油动作夸张,油滴四溅,围观者怕油溅到自己身上,纷纷后退。这样,迷瞪赶车走一圈,便使表演场地扩大一圈,迷瞪之妻也忍俊不禁。迷瞪在赶车、加油的同时,和围观的观众打俏逗乐,场上一片热闹景象。
22、九莲灯 流行于豫西和南阳镇平一带。又称“鱼闹莲”、“对花灯”。此舞起源传说不一,或说起于宋代,是表演一尼姑不满庵中生活,于元宵节不顾佛律,走出庵门到欢乐的人群中诉说庵中凄苦生活,告诫人们且不可再送女儿出家进庵之故事;或说起于清末镇平一带,是当地名人为扭转当地赌博之风所创;或说起于陕县民间关于当地九座莲花山截流为民造福的神话传说。此舞一般为9人,均扮作少女(旧时多为男扮女妆),其中一人执两盏“鱼灯”,其余每人手中各持两盏或四盏“莲花灯”,一同随着音乐,边舞边唱,并踏着碎步、云步、三合步或进退步变换队形如莲花盘、龙摆尾、蛇蜕皮、绞麻花、单展翅等,同时用莲花灯拼出大桥、渔船、花伞等图案。整个舞蹈或用锣鼓唢呐伴奏;或配之以弦乐。所用莲花灯,用竹篾、木料和彩纸扎成,灯内点燃用牛油特制的蜡烛。放置蜡烛的板下装有铁丝簧,起舞时微微颤动,在夜晚,和少女的舞姿相配,似有飘然欲飞之感,今日表演者常用手中之灯摆出各种字样,如“天下太平”、“抗美援朝”、 “安定团结”、“团结奋进”、“计划生育”等。此舞1957年、1981年曾两次选上舞台,参加全省会演。
23、火绫子 又名“杈伞”、“围灯”,见于商城等豫南一带民间。表演者有一个“老杆儿”和“四梳”、“四挎”。老杆儿为领舞,常扮作风趣老汉或老生丑,一手掌杈伞,一手持蒲扇,口衔哨子(作指挥用)。四梳为四个黑纱包头梳有独辫的女角,旧时多由男扮,俗也称“蜡花”、“花鼓娘子”,画俊脸,用红绿纸束一花朵系于前额,着新衣裤,穿绣花鞋,腰系围兜,左手执花巾,右手握彩扇。四挎为四个身挎花鼓的男子,或有挎彩者,俗也称“花鼓腿子”,也画俊脸,用红巾或黄巾束一蝴喋结扎于头前,穿花边舞衣,腰系红彩。手握木梆一副,也有执花棍者。老杆儿所执杈伞用竹棍劈瓣制成,所劈十二瓣编成圆圈,扎成莲花瓣样,内留花芯;竹棍下部3尺左右为伞把,莲花瓣内可点放蜡烛,并用彩纸糊好,四面加以飘带。演出时,老杆儿率四梳、四挎在锣鼓伴奏中作出踢四门、拜四方、鸟龙摆尾等舞蹈动作,然后喝住锣鼓,老杆儿自行“打杈”,即讲压韵之数板,其词即兴而发,多为吉祥、祝福之词。或自问自答,或和四梳四挎对答。然后,再行歌舞表演。也有在老杆儿的指挥下,加入故事情节,诸如抢手巾、抢扇子、逮蜡花以及抢凳子等舞蹈动作。还有扁担式、遮阳式、挎篮、甩手巾、金鸡独立等舞姿。舞中演唱多用当地之花鼓唱和锣鼓唱。为社火玩会不可少之节目。
24、斗金龟 民间双人舞,一人扮金龟,身披所制之 “龟盖”,一人扮一儿童。表演时,两人通过“吊毛”、“扑虎”、“抢背”、“翻滚”等舞蹈动作,显示金龟和小儿一同玩耍的情景。表演中,金龟头时伸时缩的夸张动作常令人捧腹不止。
25、打棒棰 两个男演员扮作夫妻两人,均化为丑角。表演时媳妇手持棒棰前后追打丈夫,丈夫东窜西跳,不停的奔跑;其动作滑稽,引人发笑。有些地方表演时还伴有唱词。26、帷子 大型民间集体舞蹈,表演者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男女各半。演出时,演员分别身着彩服,脚踩高跷,手持帷子。帷子圆顶桶状,直径约30公分,高约70公分,系用红、黄绸子制作,周围饰以彩带,下缀彩穗和铜铃,固定在一根高3米左右的竹杆上。状似古代宫迁之“黄罗伞”。表演时,有一扮演武士者执令旗领舞,其他男女各为一队,在鼓乐声中不时地根据需要变换各种队形。手中帷子,时而旋转高举时而帷杆着地;着地时,铜铃声声,悦耳怡人。数
集体舞。表演者有腰鼓手十数人或数十人,男女各半,并配有双镲和军鼓军号数人。腰鼓手男者头上带打布,上身穿白色或绿色对襟褂,下身穿彩裤,腰扎带,面画简妆,一副英武之像。女者顶头巾,身着彩衣。所用腰鼓长约1尺左右,直径5寸,表演时,腰鼓系于鼓手腰上。鼓手手执鼓槌,左右开弓,时而击边,时而击面,同时变换各种队形,并表演跑、跳、蹦、丢单叉、丢双叉等技巧。
31、扑蝴蝶 传统民间舞蹈,约创于清朝光绪年间。参舞者共3人,一人扮拿蝶者,两人扮少女为扑蝶者。演出时,两少女身着小衣包,足穿花鞋,头戴古装长发,各拿一把纸扇,拿蝶者身穿黑色衣裤,足蹬薄底快靴,手拿根树枝,上有一纸做的蝴蝶,翩翩舞动。两少女见状,忙用扇子反复捕捉。最后捉住蝴蝶,高兴而去,此舞无乐队伴奏,演员无白无唱,哑剧表演。
32、大头舞 也叫“大头人”或“金大头”。以泥土造型或用竹篾、铅丝扎成头型,外裱以纸张,上涂色彩绘制成各种形象的人物面具,也有的制成各种禽兽面具。面具高度约为表演者身高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表演时,演员身着彩衣,头戴面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不同的故事、说唱。因其面具制作精妙,形态各异,表演动作逼真,常令人发笑。
33、秧歌舞 也称“扭秧歌”,是一种大型的群众集体舞蹈。河南民间会此舞者甚多。有些地方常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体娱乐活动。秧歌队员着彩衣,画简妆,双手舞动腰间所系彩绸,或一手执扇。在锣鼓的伴奏下,轻盈起舞。有时转圈走场,有时原地起舞,有时走“编蒜辫”的“剪子股”队形,动作诙谐,情绪热烈。有的秧歌队还扮成神话传说和历史小说中的各色人物,或穿插打花棍、跑旱船,或齐唱民间小调。
34、打霸王鞭 民间又称“打花棍”、“棒棒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是穷人街头演出以求施舍而维持生活的杂艺。一人和多人均可表演。50年代初,发展为集体舞,数十人上百人一齐演出。男女参舞者或着古装扮为花旦、小生、丑旦老旦等形象;或着现代装,扮工农兵形象。每人手里拿一根花棍。花棍用空心竹竿或木棍做成,棍长1.2米或1.5米不等,棍上涂彩色或缠以彩带,两端各凿一长孔,内装方眼铜钱数枚或各系铜铃一个,两端或扎有红缨,或扎彩色绒团及彩布团。表演时,手握花棍中间,随打击乐节拍舞动或敲击自身的肩、脚、膝、背、臂、腰、腿及脚板等部位,或向地上敲打或同别人对打,并不断变化成横队、纵队、交叉队、半圆队、八字队等。舞动敲打时,铜钱、铜铃随舞蹈节奏发出有规律的响声。
35、独杆轿 俗也称“压杆轿”或“挑轿”、“老别”。民间杂艺,1人表演,多人相助。所用道具称“老杆”,为一四五尺长的横杆上,竖放一根两丈长的木杆。竖杆所放位置可压动一头使另一头翘起。竖杆前端或做成马头、虎头、驴头,或做成“小轿”形,上面可坐一丑角打扮的人。一般多扮作穿红袍、着粉底靴、面部化妆为白鼻梁、两撇胡、脖子上挂一尿壶的七品县官,横杆或由四人相抬,或放置在四轮车、二轮车上,多人相推。竖杆后端由数人把持,并利用扛杆原理,在前进中一放一压。表演者在鼓乐的伴奏声下,在竖杆的一起一落中,做出各种滑稽动作。高高翘起时,或故作心惊胆颤,或故作镇静;下落时,常将脖子所挂之“夜壶”举起,让人品尝以逗乐。其表演幽默可笑,常使观众尾随其后,恋恋不舍。
36、赶犟驴 民间传统舞蹈。一般由两人表演,一人扮女子,一人扮老汉;女子骑驴,老汉赶驴。也有添一老婆和一跟随人,多为丑角打扮,增加欢快逗乐气氛。所赶犟驴用竹篾、铁丝等捆扎制成,外糊以纸或披以布,涂成黑色,纸驴腰间留一空,两边有鞍子和骑驴人的假腿假脚。骑驴人站在驴之腰空间,将驴提起系于肩上,驴上的假腿假脚正和其衣襟相连,本人的腿脚为驴身上垂下的装饰巾带所遮盖,外观似骑驴状,十分逼真。赶犟驴分武犟驴、文犟驴、高跷犟驴。武犟驴,以骑驴人和赶驴人的各种舞蹈动作,表现驴性情之“犟”;高跷犟驴则是骑驴人、赶驴人等都在腿上绑以2尺长的高跷进行表演。文犟驴,不用假驴,由一人披驴皮戴驴帽、两手拄以木棍代替驴腿,身背一小女孩和赶驴人一起进行表演。赶犟驴表演,多赋于故事情节,骑驴者为闺女,便叫“庄稼佬送闺女”;骑驴者为婆娘,便叫“两口子赶集”或 “双跑驴”等。舞蹈中所表现的驴之“犟”劲十分逗人。
37、顶灯 也称“怕老婆顶灯”。两人表演,一人扮老婆,彩旦打扮;一人扮老婆丈夫,名“皮筋”,丑角着妆。皮筋不务正业,整日赌博,老婆相劝不听,无奈,罚其顶灯,其百般躲罚。演出时,两人通过打牌、推磨以及打滚、钻桌子、钻板凳、行24拜礼、灯搬家等舞蹈动作,表现出妻子劝丈夫改邪归正,丈夫“学坏容易学好难”的情景。表演在鼓乐和弦乐伴奏中进行,有唱词,颇具情趣。
38、玩路钹 也称“玩钹”,起于古代百戏之杂耍技艺。原见于寺庙僧道之中,和寺庙音乐相配进行表演,后传入民间。20世纪60年代以前,浚县、滑县、内黄、汤阴、淇县、汲县、延津、封丘、长垣等地颇为兴盛,后渐衰,近又有复起之势。钹即镲,每对重2.5公斤,上系红绸彩带。表演者无论僧道或俗人,都要穿袈裟和道袍。表演时,在寺庙音乐之管、笙、笛和云锣、镗锣、铙、铎等伴奏下,由手鼓指挥,分两队鱼贯而行,并将手中的镲,向空中旋转抛接,由低到高,有达三四丈者,形似飞鸟腾空,称“飞钹”,并做出各种身段。表演前还要说一段“崭语”,俗称“开场白”,如“小小铙镲一块铜,能工巧匠来造成。今日流落我的手,玩个四面不透风。”玩路钹者还可玩飞弹、盘子、水绳、火绳、捻子、飞叉、火伞、布条、八仙筒以及窜铡刀、蹦大绳、耍九连环等。每个节目之前也都有“崭语”,颇为人们所欢迎。
二、社火演出
社火演出,河南民间多称“行社”。传统的行社,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和规定。
(一)社火队 前述民间社火的诸多形式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规定在行社日组成威严整齐的队伍,称“社火队”。社火队出行,一般多设“探马”绕街开路。探马身穿皮袄倒骑马匹,绕社火队拟行的路奔跑,称“踩场子”,以示社火出动。不要探马者多以马队开道,有用数十匹马甚至上百匹马开道者,灵宝人称“摆青”,陕县人称为“百匹开道”。接着三眼铳手点放三眼铳。霎时,鞭炮齐响,鼓乐齐鸣,称“出会”。之后,社火头头身扛一红心黑边的“令”字旗,指挥社火队前行。有的社火头则反穿皮袄,头顶凉帽,眼戴黑镜,口挂长须,腰系大带子拖于裆前,足踏长筒靴,以“老翁”模样,右手摇鹅毛扇,左手执一长竿,上挂“水牌”,牌上饰以红绫,正面书写着某某村当日的社火节目,背面写着演出时间。陕县人的水牌颇显文雅,如对社火时间的表述,“第一天”以“学而第一”暗含之,最后一天则称作“已而已而”,如再延长一天则书“欲罢不能”。社火头后便是旌旗队,有龙风图案旗、红旗等数十面甚至上百面者。旧时,跟着旌旗队有四个“司号员”,手执1米多长的“过街号”边走边吹,其嘟嘟之声震耳。后跟祭神队伍,抬着香桌和猪羊祭桌等,香桌祭桌居中,神头、族长以及乡绅达贵着长袍、戴礼帽围护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已无祭神队伍,紧跟旌旗队后便是鼓乐队。鼓乐队由大鼓、大铙、平面锣、府锣、大钹组成。一边行进一边以鼓点敲打乐章,情发时,全身随鼓点一掇一跳,敲打飞锤、飞锣、飞铙。锣鼓乐队后有设 “开路官”者,用大轿抬一著名历史人物的模拟像,如包公、关公等。无开路官的,便紧跟以社火。社火多按“社火头”、 “社火心”“社火尾”三部分排列。社火头多以高跷或故事儿担任,要求静态设计要精,舞蹈动作要新。社火心则是各种艺术造型的故事儿,故亦称“芯子”。芯子与芯子之间穿插以各种形式的社火。社火尾,也称“坠子”、“后垂子”,为各种嬉戏逗乐的杂戏杂耍和各种丑角组成,以其打、跳和滑稽、幽默的表演增加喜庆气氛和防止尾随人群的拥挤。大型社火队的“社火牌”,有总牌、高跷牌、平垛牌、坠子牌和社火中扮演的各种历史人物的“胸牌”等。牌上写有“普天同庆”, “高歌猛进”、“欢庆丰收、“龙飞凤舞”等等。民间常见的社火玩会大都有数十个或上百个形式的社火组成,规模盛大的社火玩会,大都有数百以至上千个社火形式组成,如1980年春节,豫南潢川县的社火便有540个节目;1984年陕县社火会演竟达1340个,观众达18万人。
(二)拦社火 大型社火玩会中,各种形式的社火或边走边玩;或随时据情停下表演。也有被路边的观众置长凳或方桌于路中拦住表演的,叫“拦社火”,俗称“拦会”。被拦者便停下打开场子献艺。拦会者有个人,也有村、寨、机关、团体和商店等。拦会的桌凳上放有茶水、香烟、酒或瓜果品,以示对社火表演的酬劳。在周口一带,也有社火队在行进表演中走至一单位前,未及对方拦会便主动“讨赏”者,这种讨赏往往和其表演的节目浑为一体作为其中一部分情节而进行,如社火“盘叉拉秦桧”队列走到大商店或烟酒店时,对方尚未及拦会,便停下来演“醉鬼戏土地”:其“醉鬼”装成要打酒喝而无钱的样子,“麻妮子”见状,要求“土地”到旁边商店“讨酒”,“土地”不许,令“二百钱”出资,“二百钱”不肯,“醉鬼”闹个不停,众鬼便逼“土地”,又扯其胡须,又脱其鞋袜,“土地”被闹得十分窘迫,一副可怜相。此时路边的商店“见情生怜”,便在观众的嘻笑声中拿出酒来为 “醉鬼”灌酒,“醉鬼”执手中之酒壶相接,俗称“闹酒店”。 “闹酒店”实际为社火玩会中的一种活泼形式。每遇此类社火到来,欲拦而故作不拦,社火也故意不让其先拦,以逗笑取乐。
(三)赛社火 河南民间村落、社团每逢参加大型社火玩会时,往往相互之间进行比赛,从形式、内容、技艺、道具以及组织水平、观众多少等方面比高低,分上下,人称“赛社火”,或称“对社火”,此风尤以豫西为盛。在陕县、灵宝一带,许多村落为了显示本村社火队伍的庞大和村风淳厚、团结和睦,往往在行社时男女老幼倾村而出,甚至家家锁门,或亲身参加生动活泼的文艺表演,或展现自己设计扎制的各种静态造型艺术。为了压倒对方,多在社火玩会之前一个月便筹备社火道具,扎制芯子(故事儿)造型。凡家有可助兴之物,都自动献出;凡有一技之长者,都闻风而动参加排练。 “对社火”之日,参加社火比赛的村落,多设三五个“探马”,选择膘肥精壮的大马相骑,或扮成古之“报马”形象;或扮做近代的军人,来往奔跑,打听各路社火信息,及时报告本村社火头或村头以采取对策。
在灵宝县阳平乡东常村和西常村,每年灯节的社火比赛要以“骂”开头。农历正月初六开始,两村便各自组织数十人,鸣炮击鼓到对方村中“叫骂”。“叫骂”时要翻穿皮袄,面部化妆成戏剧中之丑角模样。“骂”的形式有顺口溜、快板、类似相声的问答,所“骂”均为对方村中真实存在的丑闻、怪事和不正之风,诸如不孝敬父母、作风不好或赌博、偷盗等。骂时要指出真实姓名,不虚指,不伪造。对方村中被“骂”者不许报复,但可以以真实之事还“骂”。如有报复者,村上要罚其全家人剥一斗稻谷皮。这种对骂直至正月十四两村社火出动时结束,俗称“骂社火”。两村社火形式除常见者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各家均用一头马或骡子乔妆打扮后,让其背驮家中的“高贵家当”,如绸缎衣被、高档家具等,上坐一化妆成美女模样的小孩,然后一人牵马,一人照扶小孩,随社火出行谓之“标驮子”。标驮子是一家一匹,全村数十家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标驮队伍,随社火一起到邻村“亮富”,让人家自由评论谁人标驮精致、富丽,哪村队伍威武、壮观。这种社火标驮赛连续进行3天方告结束。河南民间节日社火演出,既活跃了人们的节日生活,也为杜绝节日闲暇中出现的赌博、聚饮等歪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