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传奇 > 正文

驻马店历史及地名来历

    更新时间:2015-01-03 15:00:42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驻马店地区历史悠久,确山县打石山等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距今18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距今约4500年的杨庄
驻马店历史及地名来历
  
    驻马店地区历史悠久,确山县打石山等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距今18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距今约4500年的杨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育地面式房基、儿童瓮棺、窖穴、精致的石器扣各种各样的陶器,说明这里已有房屋和村庄,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制陶制石的手工业也比较发达;随着生产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春秋时期,周武王分封诸候,这里有蔡(今上蔡县)、吕(今新蔡县)、沈(今平舆县及汝南县东部,正阳县北部)、江(今正阳县且确山县两部)、道(今确山县北部、汝南县西部和驻马店市)、房(今逐平县)、柏(今西平县)、申(今泌阳县)等几个小封国。战国时期,这些小封国无后被楚国吞并,战国七雄长期在这里相互攻伐。公元前301年,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及韩将暴鸢(yuan)各率本国军队,联合进攻楚国。两军夹泌水(今泌阳河和相唐河)相持6个月之久。后匡章派精兵于夜间渡河进攻,在垂沙(今唐河县西南)大败楚军。公元前223年,秦将李信率20万大军攻楚,在平舆(今平舆县西北射桥古城村)与楚军激战三天三夜,秦军败北。第二年,秦将王翦率60万大军,占领了陈(今准阳县),至平舆之间的大片地盘。楚王调六军到平舆一带迎战,秦军却呈坚壁严守,不与楚军交战。后王翦乘楚军东退之机,派精兵追击,大败楚军。近年在平舆县射桥的平舆故城遗址中,发现大量铜箭头;在荆河两岸还发现一些战国青铜剑。这些都是当年秦楚激战的历史见证。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废封建,设郡县,今驻马店地区先属颍川郡(治所今禹县),后属陈郡(治所今淮阳县)。在秦灭六国,建立封建的统一王朝的斗争中,宰相李斯(今上蔡县人),起了重要作用。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攻占陈县(今淮阳县)后,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被叛徒杀害,义军将领吕臣重竖“张楚”大旗,并与英布率领的义军联合,在新蔡西南的青陂大败秦军,秦王朝终于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覆灭。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汝南郡,郡治汝阳(治所在今平舆县北射桥古城村),隶属豫州刺史部。辖汝阳(今汝南县),安城(今汝南县东南),阳城(今干舆县西北),新蔡、慎阳(今正阳县)等37县。两汉时期,汝南郡的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汉武帝元光年间,汝南郡兴修了鸿隙陂,跨今平舆、汝南、正阳、新蔡、息县五县,灌溉农田数万亩。西汉元帝时在今泌阳县修了马仁陂,灌溉农田万余顷。东汉和帝永元年间,汝南太守何敞在鸿隙陂修复鲷(zh6u)阳旧渠(今新蔡县北),新垦水田3万多顷。灵帝中平年间,汝南太守征发民工在鸿隙陂大坝上用石块修筑水闸,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汉代鸿隙陂、马仁陂等水利工程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汝南郡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两汉时期汝南郡人才辈出,如著名学者桓宽(今上蔡县人),学识渊博,著有《盐铁论》,是研究西汉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在西汉散文中独具一格,东汉名士许劭及其堂兄许靖(今平舆县人),好评论人物,因每月初一更改一次论题,时称“月旦评”。他们评论人物不溢美,不隐恶,社会影响很大。东汉大臣陈蕃(今平舆县人),字仲举,官至太尉,与李膺等反对宦官专权,为世人敬重,被誉为“不畏强御”。在《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列有传记,留下姓名的汝南郡官吏,名士100多人。因此有"汝半朝”,“汝南固多奇士”之称。
    三国时期,今驻马店地区属魏,为汝南郡、南阳郡分辖。西晋分汝南郡置汝阴郡。东晋时先属前秦,后属东晋、后秦、后赵、前燕、南北朝时期大部属汝南郡。南朝宋文帝在汝南郡治所侨立司州,始称汝南为悬瓠。北魄初政司州为豫州,以后又多次更名。隋大业初改为汝南郡,隶属豫州,泌阳属豫州淮安郡。唐宋时期本区分属蔡、唐二州。唐玄宗天宝元年,更州为郡,改蔡州为汝南郡,改唐州为淮安郡。唐肃宗乾元初又改汝南郡为豫州,恢复唐州。宝应初避代宗讳改豫州为蔡州。宋高宗建炎三年,金攻陷蔡州,置蔡州镇南军。元初本区分属蔡、息、陈、唐四州。元至元三十升蔡州为汝宁府,泌阳归南阳府。
    从三国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元代,驻马店地区的社会发展发生了较大的曲折;由于这里地处中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连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晋建立后,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公元269年贾后杀汝南王兼豫州刺史马亮引起“八王之乱”战乱长达16年之久,中原大地狼烟四起,满目疮痍。西北少数民族乘虚而入,汝南的世家大族,纷纷组营南渡,迁居富蔗的江南。东晋建立后,公元317年后赵石勒(羯族)率大军攻占新蔡,杀死新蔡王司马确,晋军全部投降。公元420年2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10万大军进攻豫州,包围悬瓠城。南朝宋将陈宪率军民浴血奋战40多个昼夜,打退北魏军的多次进攻。宋文帝为解悬瓠之围发兵偷袭北魏军的汝阳大营(今汝南东南高平寺村一带),全歼守营魏军,魏军仓惶北逃。南北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人民群众或死于战乱,或离乡南迁,汝南邵“遍地皆蒿草,十里无人烟”。尽管如此,汝南郡汉魏遗风尚存,仍不乏有作为的饱学之士。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今新蔡县人),博通经史,著作甚丰,所撰《搜神记》,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朝齐粱间思想家、杰出无神论者范缜(今泌阳县人),发表的《神灭论》把古代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斗争,推向新的高峰,是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隋朝统一全国后,汝南郡的经济有所恢复,长期废弃的鸿隙陂被开垦为农田,疏浚改道后的汝水流量很大,北通洛阳,南达吴越,水上运输比较发达。汝水环绕的悬瓠城不仅是一座军事重镇,也是中原地区的一座最繁华城市。进入唐代,藩镇割据势力长期在这里盘踞。公元688年8月,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在豫州(今汝南县城)起兵反对武则天专权。武则天派兵平定了李贞的叛乱。782年淮西节度使(治蔡州、今汝南),李希烈兴兵叛唐。唐德宗派太师、鲁郡公颜真卿前往晓谕,被李希烈缢杀。公元815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据蔡州公开反叛,唐王朝派李愬征讨。817年10月,李愬塑雪夜破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了淮西叛乱,成为中国战争史上奇袭的范例。唐朝末年,河南长垣爆发了王仙芝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王仙芝的部将尚君长率领万余名起义军在蔡州一带活动,以嵖岈山为根据地抗击唐军,并多次围攻蔡州。
    北宋建立后为恢复农业生产,相继从晋(今山西省临汾一带)、云(今山西省大同一带)、朔(今山西省朔县)向蔡州移民。山西移民同当地百姓一起,垦荒种田,发展生产,便荒凉的蔡州重现生机。同时北宋政府还派大批文官到各地主持地方政事,派到蔡州做地方官的有文学家欧阳修,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学者刘敞及吕公著、吕端、张公、丁讽等。他们在任职期间,采取措施鼓励百姓开渠凿井,兴修水利,种桑养蚕,发展畜牧,促近了蔡州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蔡州成为“鱼贱豚鱼美”的富饶地区。北宋时期,驻马店地区出现了一些有名的理学家、文学家、谢良佐(今上蔡县人),号称“程门四大弟子”之一,著有《论语解》、《上蔡语录》等。宋代散文家穆修(今上蔡县人),反对当时流行的“西昆体”(追求华丽辞藻的一种诗歌风格),提倡韩愈、柳宗元的明白晓畅、有实际内容的散文,著有《穆参军集》。
    金灭北宋以后,南宋、金、蒙古长期混战中原,蔡州为战略要地,在这里发生过多次激战。1140年岳飞指挥大军北伐,收复蔡州。宋高宗派大将牛皋镇守蔡州,任蔡州、唐州、信阳镇抚使,牛皋多次打败金军的袭扰进攻。7月岳家军南撤后,蔡州重新沦为金的占领区。蒙古族在北方强大后,向金发动大规模战争。1233年金哀宗逃至蔡州建部;1234年1月蔡州破宋蒙联军攻破,金哀宗自缢于城中幽兰轩。今汝南县汝宁镇北有金哀宗陵。代宋而兴的元朝,对人民实行暴虐的统治,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1337年陈州人棒胡利用宗教发动和领导了汝宁人民起义。1351年又爆发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6月起义军占领正阳、确山,9月攻占汝宁府,队伍迅速发展到数十万人。腐朽的元朝政权在红巾军的猛列打击下终于被推翻。
    明清时期,今驻马店地区分属汝宁府和南阳府。隶河南道。经过十多年的战争,汝宁地区人口锐减,满目荒凉。明太祖下令把太湖流域和山西无地农民迁至豫南,当时汝宁府各县招收大批移民,大片荒地被开垦起来种上庄稼。清初政府采取奖励垦荒措施,明令宣布明朝藩王的土地,谁耕种归谁所有。汝宁知府金镇把明崇王府霸占的6000多顷土地,登记造册,承认归原来的佃农所有。汝宁府的地方官吏重视兴修水利。清雍正五年至七年,汝阳、上蔡、新蔡、确山、西平、遂平七县疏浚治理河道,沟渠327条,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轻了洪涝灾害,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汝宁地区的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粮食、棉花、生丝、棉布、绸缎、铁器等大量投放市场,各县兴起一批繁荣集镇,成为各类商品的集散地。这一时期,汝宁府涌现出一批经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明代诗人张九一(今新蔡县人),著有《绿波楼诗集》14卷,《绿波楼文集》5卷。明代文学家羊可立(今汝南县人),著有《晚香集》、《筠州诗》、《濯缨亭集》等诗文集,明代经学家、文学家李宗延(今汝南县人),著有《十三经字诂》、《栩栩轩文集》等。学者陈耀文(今确山县人),著有《天中记》《学圃萱苏》等。清代理学家、史史学家张沐(今上蔡县人),著有《四书疏略》、《朔流史学钞、.《河南通志》等。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851年平舆一带爆发白莲教起义;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汝宁地区;1860年以平舆为中心爆发了陈大喜领导的捻军大起义。捻军转战鄂豫鲁皖四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1900年为响应义和团的反帝斗争,确山、泌阳、遂平等地掀起了反洋教斗争,反抗帝国主义的宗教侵略。1906年遂平一带爆发了苗金声领导的“仁义会”起义。同时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逐渐波及驻马店地区。1906年新蔡县的闫子固、刘粹轩等参加了同盟会。1907年同盟会新蔡支部成立,任芝铭为支部长,此时新蔡籍青年同盟会员刘积学从日本回国后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蔡一时成为豫南革命的中心。
    民国二年(1913年),汝宁府改称豫南道,1918年改为汝阳道。1927年废道,国民党设河南省行政第八区专员公署,驻汝南。
    1919年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驻马店地区人民的新觉醒,许多青年满怀爱国热情,投入轰轰列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驻马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1922年夏,驻马店火车站成立了铁路工人俱乐部,秋改名为京汉铁路总工会驻马店分会。这是在党的领导下驻马店地区建立最早的工人组织。1923年2月驻马店的铁路工人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大罢工;两年后,驻马店各地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愤怒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声援上海、广州等地的反帝斗争。同时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4年确山黄山坡爆发了农民驱逐美国传教士的斗争。1929年在外地求学的驻马店籍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李鸣岐、张家铎、张耀昶、马尚德(杨靖宇),孔剑午、于秀民等利用假期返乡,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成立了以张家铎任书记的中共驻马店特别支部及正阳、汝南,确山等7个党小组。1927年4月为迎接北伐,驻驻马店特别支部领导两万余名农民武装举行暴动,—举消灭北洋军200余人,首次解放确山县城,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工农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北伐军抵达驻马店后,受到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5月15日至l7日,北伐军与奉系军阀在上蔡、西平展开激战,北伐军取得重大胜利。从此,北洋政府在河南的统治宣告终结。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驻马店地区是新军阀相互攻伐的战场。唐(生智)、(介石)之战曾在这里展开;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27年11月1日在中共驻马店特别支部的领导下,张家铎、马尚德等成功地组织了确山刘店秋收起义,组建了农民革命军和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并南下四望山,与信阳农民军会合,共建四望山革命根据地。刘店秋收起义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在豫南播下了武装革命斗争的火种。此后汝确边第二次农民暴动,汝南水屯起义、正阳百沟庙及陡沟等十多起武装暴动先后爆发,为鄂豫皖苏区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驻马店地区人民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积极组织抗日武装。1937年11月鄂豫边省委改为豫南特委,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1938年元月,第八团和中共豫南特委进驻确山县竹沟。11月23日以胡服(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河南省委进驻竹沟。刘少奇在竹沟作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的报告。中央还先后派彭雪枫、李先念、陈少敏来竹沟领导工作。中原局放手发动群众,壮大自己的力量,很快打开了敌后抗日斗争的新局面。竹沟成力新四军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地。新四军第四师、第五师和第二师一部的基干部队都是从这里出发,汇合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而发展起来的。竹沟—时成为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发展出一个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为开创中原地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小延安”。竹沟党组织的存在,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地方武装1800余人,突袭新四军第八团竹沟留守处,残杀新四军干部、战士、伤员、家属及革命群众200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竹沟惨案”。1944年汝南、确山、西平、遂平、上蔡等地相继沦为日寇之手,为了有效地打击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豫南游击兵团以五个连的兵力组成先遣队,建立了以胡冲店为中心的汝、正、确抗日根据地,并先后在确山的蚁蜂、蚂蚁山、大乐山和泌阳的板桥发动攻击,歼灭国民党特务武装和地方武装数百人,建立了以竹沟、孤山冲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中共豫南地委、专员公署和军分区也在孤山冲成立,游击兵团扩充为河南挺进兵团后,开辟了以嵖岈山为中心的豫中根据地。设置豫中地委、专员公署和军分区等党政军机关。1945年4月抗日武装在西平县合水镇袭击日伪四县联防指挥部,击毙日军指挥官林木、俘虏伪军300余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置人民和平愿望于不顾,公然挑起内战,派重兵向豫中、豫南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在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领导下,中原解放军于1946年6月成功地组织了“中原突围”,并在四望山成立了鄂豫工委独立济南支队和信确柏工委游击队,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47年7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正阳雷岗、王庄一带与敌人决战,强渡汝河、挺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大军沿平汉路南下,在遂平和西平之间的祝王寨歼灭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部和整编第三师万余人,俘虏敌参谋长以下官兵8000多人。1948年淮海战役结束后,全区各县先后获得解放。
 
驻马店地区
  驻马店地区[ZhùmǎdiànDìqū] 在河南省中南部,洪、汝河流域。1965年设驻马店专区,专员公署驻确山县驻马店镇。1969年改称驻马店地区,专员公署改称行政公署。1980年恢复驻马店市。1981年驻马店地区辖驻马店市和确山、泌阳、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正阳9县。
  驻马店市[ZhùmǎdiànShì] 在驻马店地区中西部,京广铁路两侧。明天顺初(1457年),因临苎麻村,名苎麻店;成化十年(1474年),崇简王就藩汝宁,在此设驿站,改为驻马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设汝确分县(1912年撤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京汉铁路通车,以火车站为中心形成新区,置驻马店特别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镇,属确山县。1949年设市,同年8月撤市改镇。1953年镇改为市。1958年再次撤市改镇,属确山县。1965年驻马店专区设立后,仍为镇。1980年恢复驻马店市(县级),属驻马店地区。
  确山县[QüèShānXiàn] 在驻马店地区南部,京广铁路两侧。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朗陵县,因境内有朗陵山(原名大朗山,今名大乐山)得名。东魏改朗陵县为安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昌县为朗山县,因境内的朗山而得名(治今县城)。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山为乐山,改朗山县为确山县,因县城南4.5公里处有确山低丘,以山名县。明初并入汝阳;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
  遂平县[SuípíngXiàn] 在驻马店地区北部,京广铁路两则,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吴房(治今文城)、阳(治今县城)二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废 阳入吴房县(治今县城)。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宪宗李纯因节度使李 雪夜袭蔡州,平吴元济之乱,收复吴房,敕改吴房县为遂平县。宋废遂平县,设吴房镇入西平。金复置。元至元七年(1270年)省入汝阳县;至元三十年(1293年)复置遂平县。
  西平县[XīpíngXiàn] 驻马店地区南部,京广铁路两侧,春秋为柏国地。西汉置西平县(治今县西师灵)。《水经注• 水》云:“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后魏置襄城郡(治在今师灵),县废。北齐改郡为文城郡。隋开皇初郡废,复置西平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入郾城县;天授二年(691年)复置西平县,不久再废;开元四年(716年)再置,并徙治今县城。
  正阳县[ZhèngyángXiàn] 在驻马店地区东南部,淮河北侧。西汉置慎阳县,因慎水得名(治所在今县城北文殊河北)。南朝宋改为真阳县。北齐改为保城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为真丘县;大业二年(606年)复为真阳县。唐载初元年(689年)改为淮阳县(因处淮河之北而名县);神龙元年(705年)复为真阳县。五代宋时,县治从文殊河北移今治(慎水镇)。明洪武四年(1371年)省入汝阳县;弘治十八年(1505年)复置真阳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祯讳,改名正阳县。
  上蔡县[ShàngcàiXiàn] 在驻马店地区东北部,京广铁路东侧。上蔡古为“蔡地”。周武王灭商后,封其母弟姬度于蔡,建蔡国。公元前530年蔡平侯迁都吕国(今河南省新蔡县);公元前495年蔡昭侯又迁都于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公元前447年,蔡为楚灭。历史上按照蔡国都城的变迁,把这三个地方(蔡都城)分别叫做上蔡、新蔡和下蔡。春秋楚置蔡县。春秋末改蔡县为上蔡县(治所在今县城西南)。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为武津县。北魏一度改为临汝县。北齐时废,仍为上蔡县。隋初又改为武津县;大业三年(607年)再改武津县为上蔡县(治今县城)。
  平舆县[PíngyúXiàn] 在驻马店地区东部,洪、汝河之间。平舆古称“挚地”,后建挚国。相传挚人根据这里地势平坦的特点,造出了四轮车,名曰“舆”。后人渐称这里为平舆。公元前447年楚灭蔡,称此地为平舆。西汉置平舆县(治今县城北)。北齐废。隋大业二年(606年)复置。唐贞观元年(627年)又废;天授二年(691年)再置,移治今县城。元至正元年(1341年)并入汝阳县。1951年,重置平舆县。
  泌阳县[BìyángXiàn](泌阳县,方言读言为[BèiyángXiàn]) 在驻马店地区西南部,桐柏山北麓。因位于泌水北岸得名。西汉初置比阳县(治今县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改名阳平县。隋开皇七年(587年)改名饶良县;大业初复名比阳县。元至元三年(1266年)废比阳县为毗阳镇。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置泌阳县。
  汝南县[RúnánXiàn] 在驻马店地区中部偏东,京广铁路东侧。因其大部地域位于汝水之南而得名。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汝南郡,治今上蔡县西南。其后治所屡迁。东晋时从汝阳县(今商水县西北)移郡治于悬瓠城(今县城)。北魏献文帝置豫州,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改为舒州。隋仁寿四年(604年)改名溱州;大业初复置汝南郡,同时置汝阳县(治今汝南县城)。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豫州;宝应元年(762年)改为蔡州;贞元七年(791年)分汝阳县置汝南县(治今县城西);元和十三年(818年)废。宋改蔡州为淮康军。金名镇南军。元初复名蔡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明、清仍置汝宁府,并置汝阳县。1913年改汝阳县为汝南县。1950年汝南县改为汝南市,1951年撤市复称汝南县。
  新蔡县[XíncàiXiàn] 在驻马店地区东部,东与安徽省临泉县为邻。本为古吕国地。春秋蔡平侯自蔡迁都于此,故名新蔡。秦置新蔡县(治今县城)。东魏置蔡州,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为广宁县,仁寿初称汝北县;大业二年(606年)复名新蔡县。元至元三年(1266年)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置新蔡县。
 
驻马店地名来历
  (一)驻马店市
  周楼[Zhōulóu] 在驻马店市区西南6公里处。周姓始建,有楼房,取名周楼。香山乡人民政府驻此。
  刘阁[Liúgé] 在驻马店市区西北7公里处。古有“奎文阁”庙,归刘姓主管,故村名刘阁,刘阁乡人民政府驻此。
  顺河[Shùnhé] 在驻马店市区东北6公里处。因沿小河建村而得名。顺河乡人民政府驻此。
  (二)确山县
  盘龙[Pánlōng] 在郑州南226公里,确山县境中部。隋开皇三年(583年)安昌县治由朗陵城移此,仍称朗陵城;十八年(598年)改称朗山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名确山县城。1942年曾名朗陵镇。1949年后称城关。1987年以镇南盘龙山更名盘龙。确山县人民政府和盘龙镇人民政府驻此。
  竹沟[Zhūgōu] 在确山县城西30公里处。因村边水沟
旁遍生竹子而得名。竹沟镇人民政府驻此。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曾驻此。
  新安店[Xīnāndiàn] 在确山县城南25公里处。古驿道经此,曾设驿站和过路店,元末毁于战火。明初重建,称新安店。新安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留庄[Liúzhuāng] 在确山县城东南23公里处。原名刘庄。明正德六年(1511年)战乱时,刘鹧为母守孝未逃,人感其诚,改村名为留庄。留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三里河[Sānlǐhé] 在确山县城北1.5公里处。因距旧县衙3华里,且临河而得名。城郊乡人民政府驻此。
  古城[Guǔchéng] 在确山县城东北9公里处。为春秋时道国城址,故名古城。古城乡人民政府驻此。
  朱古洞[Zhūgǔdòng] 在确山县城北9公里处。原为出山镇的一条长街,名朱 衕,以姓氏和原街道形似胡同得名。后毁于战乱。重建成村后,仍用原名,谐称朱古洞。朱古洞乡人民政府驻此。
  蚁蜂[Yǐfēng] 在确山县城西北35公里处。原名仪封。村东北的蚂蚁山上有羽翼蚂蚁,体大似蜂,故名。蚁蜂乡人民政府驻此。
  胡庙[Húmiào] 在确山县城西北18.6公里处。胡姓在此居住并修庙祭神,故名。胡庙乡人民政府驻此。
  顺山店[Shùnshāndiàn] 在确山县城东南35公里处,横山南麓。村沿东西向横山延伸,故名。顺山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瓦岗[Wǎgǎng] 在确山县城西18.5公里处。因地处瓦状岗地上得名。瓦岗乡人民政府驻此。
  普会寺[Pǎhuùsì] 在确山县城东南12公里处。原名太平镇。村内有汉代所建的普会寺院,清咸丰元年(1851年)改村名为普会寺。普会寺乡人民政府驻此。
  石滚河[Shígǔnhé] 在确山县城西南26公里处。石滚河北岸。村以河名。石滚河乡人民政府驻此。
  任店[Réndiàn] 在确山县城南18公里处。汉代任姓在此开店,故名,任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刘店[Liúdiàn] 在确山县城东11公里处。始称六家店,谐称刘家店。1912年简称刘店。村内文昌宫是1927年杨靖宇、李明岐等人领导确山农民暴动的指挥部故址。刘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李新店[Lǐxīndiàn] 在确山县城南35公里处。原名李店,清初毁于战火。后李姓重建客店,村以此名。李新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杨店[Yángdiàn] 在确山县城东南35公里处。始名王家店。后村内杨姓增多,改名杨店。杨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双河[Shuānghé] 在确山县城东南45公里处。因村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小河而得名。双河乡人民政府驻此。
  (三)遂平县
  濯阳[Zháiyáng] 在郑州南182公里,遂平县境中部,汝河北岸。西汉时为濯阳县治。后又为遂宁、吴房县治。唐元和十二年(817年)为遂平县治。1942年为濯阳镇。1951年后称城关。1987年改称濯阳。遂平县人民政府和濯阳镇人民政府驻此。
  石寨铺[Shízhàipuù] 在遂平县城东南13公里处。明末石才在此开饭铺,村称石才铺。清代筑寨后,改为石寨铺。曾名永固镇。石寨铺乡人民政府驻此。
  玉山[Yùshān] 在遂平县城西北18公里处。明初建村,南临玉石山,故名。曾名横山店。中华民国时期曾名玉山镇。玉山乡人民政府驻此。
  阳丰[Yángfēng] 在遂平县城西15公里处。村北临阳丰河,村以河名。阳丰乡人民政府驻此。
  张台[Zhāngtái] 在遂平县城西30公里处。明末田姓迁此居住,建庵堂。清顺治六年(1649年)张姓增多,改田堂为张堂。后谐称张台。张台乡人民政府驻此。
  张店[Zhāngdiàn] 在遂平县城东北12公里处。明代建村,因张铁匠打制镰刀有名,称张铁店。清同治元年(1862年)筑寨,改名张铁寨。后简称张店。张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沈寨[Shěnzhài] 在遂平县城西北16公里处。明代申姓始居,取名申店,明末毁于战乱。重建后,称复兴店。清道光年间筑寨,改称复兴寨。后沈姓增多,更名沈寨。沈寨乡人民政府驻此。
  关王庙[Guānwángmiào] 在遂平县城南10公里处。古为驿站,因距县城20华里,始称二十里铺。后在村北建关帝庙,改村名为关王庙。关王庙乡人民政府驻此。
  文城[Wénchéng] 在遂平县城西南22公里处。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唐将李 破文城栅,降吴秀琳。居民在城北重新聚居成村落,取名文城。因吴姓居多,又称吴家集、吴集。文城乡人民政府驻此。
  吴集[Wújí] 在遂平县城东9公里处。明代吴姓在此居住,后起集市故名。常庄乡人民政府驻此,乡因境内常庄得名。
  嵖岈山[Cháyáshān] 在遂平县城西北26公里处。原为荒地,1958年建村,盖有楼房一座,故称大楼。1961年 岈山人民公社机关迁此,改名嵖岈山。嵖岈山乡人民政府驻此。
  褚堂[Chǔtáng] 在遂平县城西南8公里处。明末褚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建奶奶堂,附近称此村为褚家堂,简称褚堂。褚堂乡人民政府驻此。
  槐树[Huáishù] 在遂平县西北29公里处。明初建村,因村中有古槐树两棵,始名大槐树,渐演为槐树。曾名槐树寨。槐树乡人民政府驻此。
  花庄[Huāzhuāng] 在遂平县城西21公里处。明初花姓迁此居住,取名花庄。花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诸市[Zhūshì] 在遂平县城西南15公里处。原为古杏阳集南关外的猪贸易市场,俗称猪市,后雅称诸市。清同治元年(1862年)筑寨,改称诸市寨,简称诸市。诸市乡人民政府驻此。
  和兴[Héxíng] 在遂平县城北9.5公里处。清康熙初年牛、王二姓居此建庙,名牛王庙,村因庙名。乾隆年间称和兴店。1912年称和兴镇,后简称和兴。和兴乡人民政府驻此。
  (四)西平县
  柏城[Bǎichéng] 在郑州南155公里,县境中部偏东,京广铁路两侧。因春秋时为柏国地,故名。唐开元四年(716年)为西平县治。1912年为坊廓堡。1941年称中山镇。1950年后称城关。1987年更名柏城。西平县人民政府和柏城镇人民政府驻此。
  师灵[Shīlíng] 在西平县城西18.5公里处。北魏为襄城郡治。北齐为文城郡治。唐宪宗元和年间唐将李愬下蔡州平淮西之乱,曾驻军文城,得胜后,李愬改文城为师灵。师灵乡人民政府驻此。
  出山[Chūshān] 在西平县城西南36公里处。南临锅底山,东北接平原,以地处出山口而得名。出山乡人民政府驻此。
  二郎[Erláng] 在西平县城南9公里处。唐代在此建二郎庙,后发展成村庄,村以庙名,简称二郎。二郎乡人民政府驻此。
  蔡寨[Càizhài] 在西平县城西南14.5公里处。原名西老寨,后因村中蔡姓考中状元,改村名为蔡寨。蔡寨回族乡人民政府驻此。
  专探[Zhuāntàn] 在西平县城西南12.5公里处。古为过路店。元代村西建一砖塔,取村名砖塔店。后谐称专探店,简称专探。专探乡人民政府驻此。
  谭店[Tándiàn] 在西平县城西6公里处。明代谭姓在此居住成村,取名谭家店。清同治元年(1862年)筑寨,改名谭店寨。简称谭店。谭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重渠[Chóngqú] 在西平县城东南10公里处。古时人们在柳堰河上建一座小木桥,每逢河水暴涨便不能通行。元大德年间,知县李不作在木桥旁又建一座石桥。因在同一河渠上有两桥并存,故名重渠。重渠乡人民政府驻此。
  五沟营[Wūgǒuyíng] 在西平县城东北14公里处。其附近有五沟。唐元和年间。李 率兵讨蔡,吴元济大将董重质率部驻五沟,以据洄曲之险。明末李自成曾率军在此安营,故取名五沟营。五沟营乡人民政府驻此。
  尚王[Shàngwáng] 在西平县城北14.5公里处。以尚、王二姓建村居住得名。人和乡人民政府驻此。
  贾庄[Jiǎzhuāng] 在西平县城南16公里处。清道光年间。贾姓从遂平南贾庄迁此居住,取名贾庄。焦庄乡人民政府驻此。乡因境内焦庄得名。
  权寨[Quánzhài] 在西平县城西北15公里处。明代中期权姓定居建村,后开设过路店,取名权家店。清咸丰十一年(1860年)筑寨,改名为权寨。权寨乡人民政府驻此。
  芦庙[Lǔmiào] 在西平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明代以前卢姓在此建庙。取名卢家庙,简称卢庙。芦庙乡人民政府驻此。
  宋集[Sòngjí] 在西平县城西北9公里处。明末,从山西洪洞迁此的居民以宋姓为多,建村后取名胜宋。清同治八年(1869年)筑寨,改名为宋寨。后起集,称宋集寨,简称宋集。宋集乡人民政府驻此。
  吕店[Lǚdiàn] 在西平县城西27公里处。明初吕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并设店铺,取名吕店。吕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盆尧[Pényáo] 在西平县城东9公里处。古时此地居民多以制盆烧窑为业,习称盆窑。后演称盆尧。盆尧乡人民政府驻此。
  刘庄[Liúzhuāng] 在西平县城西20公里处。因村中刘姓居多,取名刘庄。杨庄乡人民政府驻此。乡因境内小杨庄得名。
  (五)正阳县
  真阳[Zhēnyáng] 在郑州东南247公里,正阳县境西北部。初名慎水镇,因慎水而得名。五代及宋真阳县治移此。明洪武四年(1371年)真阳县省入汝阳县,此处为镇,镇名依旧;弘治十八年(1505年)复置真阳县,此为县治。清雍正元年(1723年)以避世宗讳改县名为正阳,仍为治。1955年后称城关。1987年更名为真阳。正阳县人民政府和城关镇人民政府驻此。
  寒冻[Hándòng] 在正阳县城东北32公里处。原名安东店。清康熙年间。翰林王锋改此地为翰栋,取翰林为栋梁之意。乾隆五十一年(1778年)知县彭良弼认为王锋改翰栋意在炫耀自己,遂改名寒冻。寒冻乡人民政府驻此。
  汝南埠[Rǔnánbù] 在正阳县城东34公里,汝河南岸。清初建村,村址原有一埠口,故名。汝南埠乡人民政府驻此。
  铜钟[Tóngzhōng] 在正阳县城南22公里处。古时为一自然镇,名铜钟镇。因镇东火神庙内有一大铜钟,故名。后简称铜钟。铜钟乡人民政府驻此。
  陡沟[Dǒugǒu] 在正阳县城南26公里处。旧时地形起伏,坡陡沟深,人称陡沟,村以沟名。陡沟乡人民政府驻此。
  傅寨[Fùzhài] 在正阳县城北16公里处。原名小傅庄。清光绪九年(1883年)傅姓将戴楼、小殷庄,小樊庄3个自然村合筑一寨,称保和寨,后改名为傅寨。傅寨乡人民政府驻此。
  油坊店[Yóufángdiàn] 在正阳县城东25公里处。原名朱韩村。后以村中开设有8家油坊,习惯称之为油坊店。油坊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新阮店[Xīnruǎndiàn] 在正阳县城东11公里处。1975年始建成居民点,因村北2公里处有阮店集,取名新阮店。新阮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袁寨[Yuánzhài] 在正阳县城东北16公里处。原名张岗。1914年袁世凯亲信袁乃宽筑寨,改名袁寨。袁褰乡人民政府驻此。
  岳城[Yuèchéng] 在正阳县城东43公里处。南宋初年岳飞率军北征伐金时,曾屯兵于此,后人称其为岳城。岳城乡人民政府驻此。
  西严店[Xīyándiàn] 在正阳县城东45公里处。村中严姓户大人多,在村西建一座寺院,称西严寺。因在汝南埠通往息县的古道边设有客店,又称西严店。西严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雷寨[Léizhài] 在正阳县城东35公里处。原名莲花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雷姓筑寨,称雷家寨,后简称雷寨。雷寨乡人民政府驻此。
  王勿桥[Wángwùqiáo] 在正阳县城东南27公里处。清初名宋集,又称谢集。闾河桥竣工时浓雾弥漫,人称“望雾桥”,村以桥名。清嘉庆元年(1796年)称王雾桥。1949年改称王勿桥。王勿桥乡人民政府驻此。
  闾河店[Lǚhédiàn] 在正阳县城东南10公里,闾河南岸。原为正阳至罗山的过路店,以河名店。闾河乡人民政府驻此。
  永兴[Yǒngxīng] 在正阳县城东南17公里处。1975年永兴公社机关驻永兴铺。后公社机关北迁今址,仍名永兴。永兴乡人民政府驻此。
  大林[Dàlín] 在正阳县城东南40公里处。古时因村西南有片大柏树林而得名。大林乡人民政府驻此。
  兰青[Lánqīng] 在正阳县城西南22公里处。古时此地有一兰姓官员,为官清正,绰号“兰青天”。村庄因此得名。后演变为兰青。兰青乡人民政府驻此。
  彭桥[Péngqiáo] 在正阳县城南16公里处。1957年新建居民点以村北清水河上彭桥得名。彭桥乡人民政府驻此。
  皮店[Pídiín] 在正阳县城南25公里处。明嘉靖年间裴姓在此设过路店,取名裴家店。当地方言中“裴”“皮”谐音,清同治年间改为皮家店,简称皮店。皮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熊寨[Xióngzhài] 在正阳县城西15公里处。古称增益店。清咸丰年间,熊姓筑寨,改名为熊寨。熊寨乡人民政府驻此。
  梁庙[Liángmiào] 在正阳县城西9公里处。明末清初梁姓捐资在此建庙,称梁家庙,简称梁店。村以庙名。梁庙乡人民政府驻此。
  (六)上蔡县
  蔡都[Càidū] 在郑州东南180公里,上蔡县境西南部,京广铁路东侧。周时在此筑城,为蔡国国都,后城毁。西汉置为上蔡县治,重筑城于故城址东北隅。北魏废。隋初复为上蔡县治。1949年后为上蔡县城关。1987年以古为蔡国都城,改名蔡都。上蔡县人民政府和蔡都镇人民政府驻此。
  黄埠[Huángbù] 在上蔡县城西南12.5公里处。明初黄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开店经商,后成商埠,故名。黄埠乡人民政府驻此。
  杨集[Yángjí] 在上蔡县城东45公里处。清嘉庆年间姜、杨二姓居此,后起集,取名姜杨集。后因杨姓人口增多,改称杨集。杨集乡人民政府驻此。
  大路李[Dàlálǐ] 在上蔡县城西北5公里处。明初,李姓从山西迁此建村,取名小桥李。清康熙年间,因在村前修大路,改称大路李。大路李乡人民政府驻此。
  小卓庄[Xiǎozhuōzhuāng] 在上蔡县城东南14公里处。清代卓姓从大卓庄分居于此,故名。杨屯乡人民政府驻此,乡因境内杨屯村得名。
  崇礼[Chónglǐ] 在上蔡县城东北41公里处。春秋末期,孔子曾到此宣讲“仁礼”之学,后人为尊孔崇礼,定村名为崇礼。崇礼乡人民政府驻此。
  蔡沟[Càigǒu] 在上蔡县城东30公里处。因村跨古蔡沟(现称黑河)得名。1948年上蔡县人民政府曾驻此。蔡沟乡人民政府驻此。
  塔桥[Tǎqiáo] 在上蔡县城东18公里处。清初在洪河上架起简易木桥,每逢河水暴涨,木桥常被冲塌,俗称塌桥。村以桥名。因“塌”、“塔”谐音,雅化为塔桥。塔桥乡人民政府驻此。
  堡上[Bǎoshàng] 在上蔡县城东北7.5公里处。因距县城15华里,取名十五里堡,俗称堡上。石桥乡人民政府驻此。
  韩寨[Hánzhài] 在上蔡县城东北28公里处。古时村民多韩姓,筑有土寨,故名。韩寨乡人民政府驻此。
  西洪[Xīhóng] 在上蔡县城北11公里处。清初跨洪河建东、西石桥两座,称东、西洪桥。村以西桥名,称西洪。西洪乡人民政府驻此。
  东岸[Dōngàn] 在上蔡县城东北30公里处。以处洄曲河东岸得名。1939年称东岸镇,后简称东岸。东岸乡人民政府驻此。
  邵店[Shàodiàn] 在上蔡县城南12.5公里处。古时邵姓在此开店,故名。邵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华陂[Huápí] 在上蔡县城北20公里处。春秋末建村,村西有一陂塘,多产菰草,取名菰陂,村以陂名。后易名花陂。清代谐音为华陂。华陂乡人民政府驻此。
  王庄[Wángzhuāng] 在上蔡县城西0.5公里,芦岗东侧。清代王姓始居,取名王庄。芦岗乡人民政府驻此。
  小岳寺[Xiǎoyuèsì] 在上蔡县城东北19.5公里处。南宋将领岳飞率部抗金路经此地,秋毫无犯,百姓在此修岳庙纪念。当地庙、寺混用,称岳庙为岳寺。寺东、西各有一村,均取名岳寺。此村较小,故名小岳寺。小岳寺乡人民政府驻此。
  党店[Dǎngdiàn] 在上蔡县城东南30公里处。明初党姓始居此,取名党家店,后起集,改称党店集,简称党店。党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朱里[Zhūlǐ] 在上蔡县城东北21公里处。原为一古河渡口,后有朱、李二姓迁此居住,取名朱李村。南宋时该村出了一名尚书右仆射朱胜非,改村名为朱里,意即朱的故里。朱里乡人民政府驻此。
  齐海[Qíhǎi] 在上蔡县城东8公里处。清咸丰年间齐楼、海子、小王庄等自然村联合筑寨,名蔡兴寨。俗称齐海寨,简称齐海。齐海乡人民政府驻此。
  东洪[Dōnghóng] 在上蔡县城东北12.5公里处。清初跨洪河建东、西石桥两座,称东、西洪桥。村以东桥名,称东洪。东洪乡人民政府驻此。
  百尺[Bǎichī] 在上蔡县城西北13公里处。因地势低于上蔡县城中心100市尺而得名。百尺乡人民政府驻此。
  五龙[Wǔlóng] 在上蔡县城东南9公里处。东汉初年县令杜诗率众疏浚5条排水沟,排泄洪水,因古时称水为龙,故名五龙。五龙乡人民政府驻此。
  无量寺[Wúliàngsì] 在上蔡县城西12公里处。古时当地有一座寺院,寺内塑有无量佛,村以寺名,称无量寺。无量寺乡人民政府驻此。
  和店[Hédiàn] 在上蔡县城东南35公里处。原为一过路店,后因店被火烧,取名火烧店。中华民国初年,当地豪绅曾在此调解矛盾,易名和合店,简称和店。和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洙湖[Zhūhú] 在上蔡县城东南17公里处,。村靠水边,地势低洼,取名潴浒,为便于书写,改为洙湖。洙湖乡人民政府驻此。
  (七)平舆县
  古槐[Gǔhuǎi] 在郑州东南216公里,平舆县境中部。唐天授二年(691年),平舆县治移此。元代废治。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称平舆集。1911年后,称平舆镇。1951年重置平舆县后,称城关。1987年,因镇内有千年古槐,更名古槐。平舆县人民政府和古槐镇人民政府驻此。
  射桥[Shèqiáo] 在平舆县城北23公里处。春秋时楚国大夫养由基射箭能百步穿杨。公元前575年,晋将魏锜射中楚王的眼睛,楚王命养由基回射,一箭射死魏锜,帅倒兵溃,楚王取胜。宋代,当地人为纪念养由基,在激水(现茅河)口上建一座石桥,取名射桥。村以桥名。射桥乡人民政府驻此。
  万冢[Wànzhǒng] 在平舆县城西北15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南昌人万孟雅任汝南知府,家人随其迁此居住,因该地有宋代几个土冢子,取名万家冢,后简称万冢。万冢乡人民政府驻此。
  双庙[Shuāngmiào] 在平舆县城东南10公里处。清咸丰年间,捻军将领王殿书在此修建关爷(关羽)、土地两庙,故名王双庙,简称双庙。双庙乡人民政府驻此。
  玉皇庙[Yùhuángmiào] 在平舆县城北8公里处。据传,汉代建有一座玉皇大帝庙,故名。玉皇庙乡人民政府驻此。
  程庄[Chéngzhuāng] 在平舆县城西7.5公里处。明代程姓迁此建村,故名。郭楼乡人民政府驻此,乡因境内郭楼村得名。
  李屯[Lǐtún] 在平舆县城西15公里处。两汉间,王莽赶刘秀时,王莽的将领李旗曾屯兵于此,故名李旗屯,后简称李屯。李屯乡人民政府驻此。
  老王岗[Lǎowánggáng] 在平舆县城西南23公里处。此地是汉代安城废墟,地基高出地面呈岗状。明洪武年间王姓迁此,称王岗。因与汝南县的王岗乡同名,1982年更名为老王岗。老王岗乡人民政府驻此。
  辛店[Xīndiàn] 在平舆县城西南6公里处。据传,明代百姓刘辛用迁此,盖两间草房开饭店,取名为辛店。辛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十字路[Shízìlù] 在平舆县城东北25公里处。明末在周口至息县、汝南至项城两条官道相交处建村,取名十字路。十字路乡人民政府驻此。
  后刘[Hòuliú] 在平舆县城西北22公里处。原名刘庄。明代佃户分居村南,称老村为后刘。后刘人民政府驻此。
  高杨店[Gúoyángdiàn] 在平舆县城东北22公里处。明代高姓始居,取名高老人店。后杨姓迁入,改称高杨店。高杨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庙湾[Miàowǎn] 在平舆县城东北15公里处。唐代,人们为防匪盗,从东1华里处的台子寺上迁移到三面靠水的洪河湾里,并建一庙宇,后人称庙儿湾,简称庙湾。庙湾乡人民政府驻此。
  杨埠[Yángbù] 在平舆县城东13公里处。据传,宋代,此地为洪河上一埠口,往来摆渡的绳子栓在岸边一石羊腿上,得名羊埠口。又称杨埠镇。清嘉庆年间,改为杨埠关,后简称杨埠。杨埠乡人民政府驻此。
  东和店[Dōnghédiàn] 在平舆县城东北28公里处。原为古道上的客店,后发展成村。清咸丰四年(1854年)称新兴集、伙食店。1949年,因“伙”和“和”近音,取“和平”之意,改称和店。为与上蔡县的和店乡区别,1982年更名东和店。东和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万金店[Wànjīndiàn] 在平舆县城东南9公里处。隋、唐间夏姓在此开车马店,每天都有很多住店人,相传曾达万人,称万店。为修乐山上的金顶寺,李姓捐黄金万两,改称万金店。万金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西洋店[Xīyángdiàn] 在平舆县城南15公里处。西边有一庙宇,内有和尚数人,人称西和尚庙,又因是一过路店,也称西尚店。因地势低洼,夏秋两季一片汪洋,后习称西洋店。西洋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八)泌阳县
  泌水[Bìshuǐ] 在郑州南230公里,泌阳县境西南部,泌阳河北岸。西汉初始为比阳县治。北魏改称乐陵镇,为北荆州治。唐代为唐州治。元代为比阳镇。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为泌阳县治。1938年为中山镇。1949年称城关,1987年以地处泌阳河(古称泌水)北岸改名泌水。泌阳县人民政府和泌水镇人民政府驻此。
  羊册[Yángcè] 在泌阳县城西北31公里处。西汉此地水草丰盛,为天然牧场,牧民结栅圈羊,称羊栅。后为羊栅镇。明代习称羊册。羊册镇人民政府驻此。
  沙河店[Shāhédiàn] 在泌阳县城东北49公里,沙河南岸。明代曾在此设驿站客店,因临近沙河得名。1975年遭洪水后重建。沙河店镇人民政府驻此。
  傅庄[Fùzhuāng] 在泌阳县城东北30公里处。因傅姓始居,故名。傅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杨家集[Yángjiǎjí] 在泌阳县城北12.5公里处。原名杨刘店。明末坡山街集迁此,称杨家集,简称杨集。1981年复名杨家集。杨家集乡人民政府驻此。
  马谷田[Mǎgǔtián] 在泌阳县城东南15公里处。明洪武年间此处有座白云仙阁,阁中住一马姓尼姑,后在阁前邻稻田处兴集,称马姑田。演化为马谷田。马谷田乡人民政府驻此。
  郭集[Guōjí] 在泌阳县城西北44公里处。原名郭庄。清嘉庆年间筑寨,后起集,称郭集。郭集乡人民政府驻此。
  赊湾[Shēwǎn] 在泌阳县城西9公里处。原名王营,清咸丰四年(1854年)王姓富户施舍王营河湾地筑寨,称施湾寨。后“施”谐为“赊”,简称赊湾。曾名龙泉寨。赊湾乡人民政府驻此。
  陈庄[Chéngzhuāng] 在泌阳县城南7.5公里处。因陈姓最早居此而得名。曾名陈庄寨。陈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泰山庙[Tàishānmiào] 在泌阳县城西北20公里处。清雍正四年(1731年)建泰山庙,村以庙名。泰山庙乡人民政府驻此。
  大路庄[Dàlùzhuāng] 在泌阳县城东22公里处。因位于山间小道入大路处得名。大路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贾楼[Jiǎlóu] 在泌阳县城东北23公里处。明末贾姓居此建楼,故名。贾楼乡人民政府驻此。
  板桥[Bǎnqiáo] 在泌阳县城东北42公里处。明初村临古道,村边小河上建有木板桥,故名。板桥乡人民政府驻此。
  王店[Wángdiàn] 在泌阳县城东北17公里处。明初王姓在此设过路店,故名。王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高店[Gāodiàn] 在泌阳县城西南12公里处。高姓在此开设店铺,称高家店。后简称高店。高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高邑[Gāoyì] 在泌阳县城东14公里处。南朝齐置高邑县。后县废,名沿用。高邑乡人民政府驻此。
  老河[Lǎohé] 在泌阳县城东北43公里,老河水库北侧。因临近老河而得名。老河乡人民政府驻此。
  春水[Chūnshuǐ] 在泌阳县城东北37公里,桃花河与象河交汇处。因三面环水,地势低洼,春季地下水上涨,水源充沛,取“春水源丰”之意,命名春水。春水乡人民政府驻此。
  官庄[Guānzhuāng] 在泌阳县城北18公里处。古有兴隆寺,寺旁有王姓布施香火地,俗称官地,故称种地农户的住处为官庄。官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双庙街[Shuāngmiàojiē] 在泌阳县城西北11公里处。据传,清道光年间先后建祖师、关帝二庙,故名双庙。1982年,改名为双庙街。双庙街乡人民政府驻此。
  下碑寺[Xiàbēisì] 在泌阳县城东北41公里处,据传,古有上碑、中碑、下碑三座古刹。明代下碑寺附近渐成村落,村以寺名。下碑寺乡人民政府驻地。
  象河[Xiànghé]在泌阳县城北44公里,象河北岸。古名象禾。因临象河,后改名象河。元代,曾置象河关。象河乡人民政府驻此。
  (九)汝南县
  汝宁[Rǔníng] 在郑州东南210公里,汝南县境东北部,汝河南岸。东晋初名悬瓠城,以汝水支流曲折似蔓秧,城若蔓上瓠瓜,得名。为汝南郡治所。以后曾为豫州、舒州、蔡州、汝宁府治所和汝阳县治。1913年废汝宁府,汝阳县更名为汝南县,治此。1987年改名汝宁。汝南县人民政府和汝宁镇人民政府驻此。
  老君庙[Lǎojūnmiào] 在汝南县城西12公里处。宋崇宁元年(1102)建老君爷庙,后形成村落,村以庙名。老君庙镇人民政府驻此。
  留盆[Liúpén] 在汝南县城东北15公里处。古有客店。西汉末年赤眉军曾在此驻扎,拥皇族“刘盆子”为帝。后人以此取村名为刘盆店。中华民国时期改称留盆。留盆镇人民政府驻此。
  和孝[Héxiào] 在汝南县城西南31公里处。明代村西火神庙失火,故取名火烧店。中华民国初年更名和孝店,简称和孝。和孝镇人民政府驻此。
  马乡[Mǎxiāng] 在汝南县城南30公里处。北魏时称马乡城。元、明时称马乡店。清代改为长安寨。后改为马乡。马乡镇人民政府驻此。
  王岗[Wánggǎng] 在汝南县城东南20公里处。汉为孝义乡。后因村建于黄土岗上,改称黄岗。清末王姓在此开店,更名王岗。王岗镇人民政府驻此。
  三门闸[Sānménzhá] 在汝南县城东1公里,宿鸭湖总干渠分流处。因临近三座闸门得名。三门闸乡人民政府驻此。
  三桥[Sānqiáo] 在汝南县城南13.5公里处。明初村南草河上建有3座小桥,故名。三桥乡人民政府驻此。
  三里店[Sānlǐdiàn]在汝南县城南1.5公里处。明代村民在驿道两侧开设食宿店,因距汝宁府3华里,故名。三里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水屯[Shuǐtún] 在汝南县城西20.5公里处。明初建村,因地势低洼,屯水潴溜,故名。水屯乡人民政府驻此。
  张楼[Zhānglóu] 在汝南县城西北16公里处。清初张姓建一土楼,故名。张楼乡人民政府驻此。
  张岗[Zhānggǎng] 在汝南县城东南25公里处。1977年建公社,杜店、郭店、韩店3个自然村相连,因均属张岗大队,命名张岗。张岗乡人民政府驻此。
  金铺[Jīnpù] 在汝南县城北13公里处。明正统年间建金乡寺,曾设递铺,故名金乡铺。简称金铺。金铺乡人民政府驻此。
  王庄[Wángzhuāng]在汝南县城西南39公里处。因王姓始居而得名。王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常兴[Chángxīng] 在汝南县城西南35公里处。明初伍、季两姓始居,名伍季屯。清末兴集,取“常年兴旺”之意,改名常兴。常兴乡人民政府此。
  官庄[Guānzhuāng] 在汝南县城西南22公里处。古名河口店。元末附近7个自然村合并,以其中官庄村命名。官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南余店[Nányúdiàn] 在汝南县城东南27公里处。明末建村,余姓设食宿店,称余店。1981年,更名南余店。南余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舍屯[Shétún] 在汝南县城西南26.5公里处。明代曾名石桥屯。后演化为舍屯。舍屯乡人民政府驻此。
  韩庄[Hánzhuāng] 在汝南县城西南21公里处。原名寒庄。明初韩姓建桥,为表其功德,改名韩庄。韩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板店[Bǎndiàn] 在汝南县城东北9公里处。元朝建村,因西边有一石板桥,取名板桥屯,后改称板桥店。简称板店。1975年遭洪水后,与邻近的彭代、小龚、苏庄等自然村连为一片,仍名板店。板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罗店[Luódiàn] 在汝南县城西北23公里处。明代罗姓设店,故名。罗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十)新蔡县
  古吕[Gǔlǚ] 在郑州东南300公里,新蔡县境南部。古为吕国侯伯夷之都。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蔡平侯徙都于此,始称新蔡。秦置新蔡县,治此。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设为广宁县治;仁寿初改为汝北县治;大业初复为新蔡县治。1987年以处古吕国都城旧址更名古吕。新蔡县人民政府和古吕镇人民政府驻此。
  练村[Liàncūn] 在新蔡县城东21公里处。春秋时,因旁边有一棵大楝树取名楝村。因“楝”与“练”谐音,后书写成练村。练村镇人民政府驻此。
  棠村[Tángcūn] 在新蔡县城东北17公里处。清末,袁明棠在此修建房屋,并兴集市,以其名中“棠”字为村名。棠村镇人民政府驻此。
  李桥[Lǐqiáo] 在新蔡县城西北18公里处。西汉南边洪河岸上柳树成荫,其中一棵横于河面。人们常攀柳过河,得名柳庄桥。明末商贾李庄在村东修桥,取名李桥,村以桥名。李桥乡人民政府驻此。
  龙口[Lóngkǒu]在新蔡县城北20公里处。因此地古时有九条弯曲沟港,银波荡漾,宛如9条巨龙汇聚于村北桥口,故名九龙口,简称龙口。龙口镇人民政府驻此。
  余店[Yúdiàn] 在新蔡县城西南24公里。明末,余姓在此开设店铺,取名余家店,后渐成村落,简称余店。余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陈店[Chéndiàn] 在新蔡县城西14公里处。明嘉靖年间村人陈昶开设店铺,取名陈昶店。后以上市的羊较多,改称陈羊店。简称陈店。陈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十里铺[Shílǐpù] 在新蔡县城西5公里处。明初在此设驿站店铺,因距城10华里,故名。十里铺乡人民政府驻此。
  顿岗[Dùngǎng] 在新蔡县城东12.5公里处。南朝梁侯景为乱,鲁悉达纠合乡民保卫新蔡,在此岗头安顿移民,故称顿家岗。后演为顿岗。1975年,遭洪水淹没,北迁1.5公里建村,仍用原名。顿岗乡人民政府驻此。
  孙召[Sūnzhào] 在新蔡县城北10公里处。明嘉靖年间,孙姓在此开设店铺,附近有沼泽地,取名孙沼店。后演为孙召。孙召乡人民政府驻此。
  涧头[Jiàntóu] 在新蔡县城东北9.5公里处。为涧头港和化庄港汇流处,因水势汹猛犹如山涧瀑布,又位于桥头,故名涧头。涧头乡人民政府驻此,
  野里[Yělǐ] 在新蔡县城北10公里处。据传,春秋时,楚建栎城,因此地有棵野生大栎树而得名。西汉末年刘秀至此曾食栎果,后改称野栎。明代,以栎树叶茂似凉亭改名栎亭。中华民国时期以村中观音阁亭改称野栎亭。1948年简称野栎。1950年谐称野里。野里乡人民政府驻此。
  韩集[Hánjí] 在新蔡县城北15公里处。原为繁国。春秋时,楚置繁阳城,后城废。清初,韩姓在此废墟上定居兴集,取名韩家集,简称韩集。韩集乡人民政府驻此。
  关津[Guānjīn] 在新蔡县城南5公里处。公元前489年,孔子自楚返蔡,路过此地问津,人称官津。明末官绅把持渡口榨取民财,过河如过关,引起百姓公愤,改官津为关津。关津乡人民政府驻此。
  杨集[Yángjí] 在新蔡县城东18公里处。杨姓在此兴集,故名。杨庄户乡人民政府驻此。乡因境内杨庄户村得名。
  弥陀寺[Mítuósì] 在新蔡县城西北22公里处。唐天宝年间建一寺庙,内有和尚念“阿弥陀佛”,取名弥陀寺。后发展成村,村以寺名。弥陀寺乡人民政府驻此。
  化庄[Huàzhuāng] 在新蔡县城东北15公里处。明初化姓从山东迁此建村,取名化庄。化庄乡人民政府驻此。
  宋岗[Sònggǎng] 在新蔡县城东南10公里处。明嘉靖年间,宋姓在土岗上建村,称宋家岗,简称宋岗。宋岗乡人民政府驻此。
  黄楼[Huánglóu] 在新蔡县城西北25公里处。原名小黄庄。清道光年间黄姓富商在此建楼,改村名为黄楼。黄楼乡人民政府驻此。
  砖店[Zhuāndiàn] 在新蔡县城西18公里处。明初大将左尊棠西征路过此地,先头部队在戚桥港上修一砖质大桥,取名砖桥。后桥旁设食宿店,称砖店桥,简称砖店。砖店乡人民政府驻此。
  佛阁寺[Fógésì] 在新蔡县城西南19.5公里处。东汉建安年间,建东王庙,内有楼阁、佛殿,故名。佛阁寺乡人民政府驻此。
  河坞[Héwū]在新蔡县城西南11公里处。明嘉靖年间汝河水运发达,该地为一码头,故名河坞。河坞乡人民政府驻此。
  韩店[Hándiàn] 在新蔡县城西35公里处。明洪武年间韩姓从汝宁府东南韩岗村迁此安家设店,名韩家店。村以店名,后简称韩店。蛟停湖乡人民政府驻此。乡因蛟停湖得名。
 
嵖岈山[CháyáShān] 在遂平县西北部。因山势秀拔,岩石裸露,犬牙交错而得名。亦名玲珑山,以山体小巧玲珑风景独特而得名。又名嵯峨山。南北走向,长2.5公里,宽1.7公里。由蜜腊山、南山、北山组成。最高峰莲花山,海拔289.5米。唐末黄巢军曾聚兵于此。
  乐山[LèShān] 在确山县西部。原名朗山。宋代,因避皇讳而改名乐山。山体呈东西折转西北弧形,长约56公里,宽约9公里。最高峰大乐山,海拨813米。
  白云山[BáiyúnShān] 在泌阳县东北部。因山体高大,常有白云缭绕,集而不散,故名。北宋称大胡山,元代称太湖山,明称大孤山、壶山。俗称白茅堵、白貌朵。西北—— 东南走向,长25公里,宽12公里。海拨983米。
  田王寨[Tiánwángzhài] 在桐柏县西南的豫、鄂交界处。又名固城山。峰顶有石寨,俗称田王寨。海拨1018.3米,为桐柏山第二高峰。山体有9个山头。
伏牛山[FúniúShān]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因山势状如伏牛得名。传说,因天上神牛下凡隐于山中得名。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长335公里,宽约42公里。主要山峰有玉皇顶(2211米)、老君山(2192米)、石人山(2153米)、龙池漫(2129米)、玉皇尖(2057.9米)。山势奇拔险峻,山岭多呈锯齿状。山坡一般北陡南缓。为河南省境内黄河、淮河、汉江的分水岭。
 
淮河水系
  淮河[HuǎiHé] 上游在河南省南部。古称淮水,发源于桐柏县的桐柏山太白顶西侧的牌坊洞,自西向东,流经桐柏县,信阳县、罗山县、息县、淮滨县、潢川县,在固始县三河尖东的陈村流出省境。全长1078公里,河南省境内长340公里。
  闾河[LǚHé] 在河南省东南部。原名驴河。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毛驴至正阳境内,下驴观景时,把毛驴縻在橛子上。驴乘主人入睡,连同橛子挣脱出来,往东跑去,找灵芝仙草吃,所经之处,縻驴橛子划出一道弯曲的小河,后人称之为驴河。因“驴”字不雅,谐音为闾河,后又称吕河。1982年复名闾河。发源于正阳县城南4公里的和尚塘,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正阳县、息县、在淮滨县的长陵集附近注入淮河。河长103公里。
  洪河[HóngHé] 在河南省东南部。古称澺水。元至元年间,为防止汝水泛滥,将汝水从舞阳东北(今漯河市一带)堨断改道,汝水的上游水东流入澺水,因 水俗称洪河,后统称洪河。发源于舞阳县龙头山,自西向东,流经西平县、遂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在新蔡县的三岔口与汝河相汇(以下又称洪汝河,亦名大沙河),后又向东南,沿豫、皖省界至洪河口注入淮河。全长312公里,河南境内长266公里。
  汝河[RúHé] 在河南省中南部。古名汝水,因古代河道两岸沙滩如堤,取“如”之音意,命名汝水。元至元年间,将汝水自舞阳东北(今漯河一带)堨断改道后,此河因上源在西平县,改称南汝水。明嘉靖九年(1530年),又将南汝水从西平县北堨塞,改以流堰河,灈水, 水(今沙河)为上源,并改名为汝河。源出泌阳县五峰山,自西向东,流经遂平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在新蔡县城东南的班台村附近注入洪河。泌阳县境内的上游段,称沙河,以下称汝河。全长223公里。
  臻头河[ZhēntóuHé] 在河南省南部。古名溱水。臻为“达尽头”的意思,后改名臻头河。源于确山县西部千年岭。自西向东,流经确山县,汝南县,在汝南县境内注入宿鸭湖。不同河段依次又称溱头河、竹沟河、石磙河、沙河、吴寨河、邢河、毛绳河等。全长121公里。
 
桐柏水帘洞[TóngbǎishuǒliánDòng] 在桐柏县城西5公里处。洞口被山顶悬泻而下的瀑布遮盖,若水帘垂挂、故名。洞口朝北,距地面高约30米,石洞阔如厅,凉气袭人。洞周围风景秀丽,旁有水帘寺。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