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泌阳县概括
更新时间:2015-01-01 15:08:39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境域概貌
(一)位置 泌阳县位于南阳盆地东部边缘,驻马店市西部。地理坐标是东经113°10′~113°48′,北纬32°34′~33°09′之间
驻马店泌阳县概括
一、境域概貌
(一)位置 泌阳县位于南阳盆地东部边缘,驻马店市西部。地理坐标是东经113°10′~113°48′,北纬32°34′~33°09′之间。北与平顶山市舞钢市、南阳市方城县接界,南与南阳市桐柏县相邻,西与南阳社旗、唐河县接壤,东与驻马店市确山、遂平县毗邻。沪陕、平桐、焦桐高速公路和省道穿境而过。辖区南北长68.5公里,东西宽67.5公里,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2012年全县辖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53个行政村(居委会),全县人口90万,耕地128万亩。全县有汉、回、蒙、满、壮等23个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
(二)历史 泌阳县历史悠久,古称比阳,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居住繁衍。太子岭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境春秋时属楚,战国末期属韩。秦统一后属南阳郡。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今县境置比阳(治今泌水镇)、舞阴(治今羊册镇古城)2县,均隶荆州部南阳郡。南朝刘宋时,比阳隶雍州广平郡,舞阴隶荆州南阳郡。公元479年,比阳降北魏,被升格为为东荆州,下辖16郡50个县;舞阴隶南齐,形成一县分属两国的混乱局面。公元497年,县境归北魏。公元552年,县境归属西魏,改东荆州为淮州。隋时改舞阴为显冈县。改淮州为显州,后又改为淮安郡,领比阳、显冈等6县。唐(627年),显冈入比阳。公元635年,改显州为唐州,领比阳等 6县。公元742年,又改唐州为淮安郡。公元758年,复为唐州,隶山南东道。公元906年,移唐州治于泌阳(今唐河)。五代时,境内有比阳、慈丘2县,后周废慈丘入比阳,隶唐州。公元1141年,南宋割比阳隶金,金亡复归南宋。公元1266年,元废比阳县为毗阳镇,隶唐州。公元1381年,明于毗阳镇复置县,移唐县旧名冠县名,为泌阳县,属南阳府。清沿袭。1913年,泌阳县属汝阳道,1927年废道,直隶省。1933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今南阳市)。1947年11月18日,泌阳县首次解放,1949年1月,在官庄成立泌阳爱国县政府,属南阳专员公署。4月,县政府迁至今泌水镇。1949年隶南阳专区。1965年7月隶新成立的驻马店专区。2000年属驻马店市。
(三)环境 泌阳县属浅山丘陵区,山区面积121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丘陵区1115平方公里,占41.57%;平原444平方公里,占16.56%。从东南而来的桐柏山余脉由县境中部逶迤而北,山势大致呈“S”形,自然成为汉水流域的泌阳河与淮河流域汝河的分水岭。全县有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山峰52座,其中白云山最高,海拔983米。有河流153条,以汝河、泌阳河为干流,分东、西两个流向。县境西部为丘陵区。
县境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温暖季短,夏炎热多雨,秋短夜凉昼热,冬长寒冷少雪。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境内常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9小时。年均气温14.6℃。年平均降水量为932.8毫米。
(四)资源 泌阳县特产丰富,土地肥沃,土壤有黄棕壤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4类,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农作物有100多种,盛产小麦、大豆、芝麻、花生、棉花等。林木有300多种,优势树种为马尾松、栎、刺槐、湿地松、火炬松、杉、枫、杨、旱柳等。水草丰盛,宜放牧,利养殖。牛、猪、羊、鸡、鱼类饲养量较多。产有中药材300多种,地道药材为射干、桔梗、柴胡、丹参、苍术等,量大质优,行销全国。已探明的矿物31种,已开发的有14个矿种,石油、铁、莹石、大理石开采价值较大,特别是金红石矿的品位和含量被《人民日报》报道为亚洲第一,世界罕见。县境水利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0.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2.32亿立方米。众多物产中,以贾楼“白云仙桃”、“泌阳香菇”、“羊册白菜”、“马谷田瓢梨”、“泌阳板栗”、“泌阳驴”、“南阳牛”、柞蚕、射干最为名贵。1986年后,泌阳县先后成为对外开放县、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全国粮棉种植大县、全国十大牲畜繁殖基地县、全国薪炭林基地县、全国油料百强县、全国柞蚕基地县。
(五)旅游 境内群山耸立,连绵起伏,河壑纵横,河流遍布,林木茂密,风景优美。省级风景名胜区铜山风景区峰峦竞列,崖壁耸立,洞谷深幽,林草茂密,湖光山色,有“南朝金顶,北谒铜峰”之美称。白云山海拔983米,为驻马店市最高峰,有野生动物30多种,是一处天然的动植物园,被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盘古山,相传是人类之祖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每逢农历三月三庙会,万人拜谒,被中国民间协会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楚国长城、北魏石窟、焦竹园革命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马谷田冶铁遗址等名胜古迹。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三山”(铜山、白云山、盘古山)、“二水”(铜山水库、板桥水库)、“二园”(铜山湖森林公园、白云山森林公园)、“一圣地”(焦竹园革命圣地)旅游格局,每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5000万以上。
(六)名人 泌阳县的山川大地哺育了众多杰出的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人才。南北朝时的范缜,坚持《神灭论》观点,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明嘉靖年间工部郎中陈民志,为官清正,体恤民情,得到百姓称赞。清末,为反抗当局“庚子赔款”所加田赋,县人张云卿聚众起义,打官府,惩洋人,声震朝野。中共在河南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曾任豫西区委秘书、河南省工委委员祁修文,宣传革命,为解放事业英勇献身。鄂豫边区省委委员、红军游击队长陈香斋,为革命甘洒热血。共产党员陈中学,在“竹沟事变”中,向中共河南省委提供重要情报,并掩护留守人员顺利突围,最后被捕,英勇就义。淮北支队政委、中共泌阳县委书记侯太俊,率30余名战士同数十倍于已的泌阳县地方团队周旋,掩护五师顺利突围,最后被俘光荣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北省要职的张旺午,为创建鄂豫边区根据地做出重大贡献。曾任山东省民革主任委员、原国民革命军中将军长张宣武,在抗战中率部与日军血战于山东滕县,解放战争中率军起义。南京大学教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誉为“传播共产主义真理种子的人”李乾亨,作家、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苏群,台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国画大师吕佛庭等都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卫留成2001年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大经济人物,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省长王铁、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汝林、省政协副主席梁静、商丘市委书记陶明伦、焦作市长孙立坤等等。在支援新疆鄯善县公路建设中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年仅19岁的孟其凡,成为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二、经济发展
1986年泌阳县农业总产值1.95亿元,比上年下降9%。1988年后,全县大力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调整农业结构。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粮油双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34万吨,增加10.5%,油料总产4.2万吨,跨入全国油料百强县行列,增长20.2%。1995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3.7亿元,增长14.9%。2000年粮食总产量仍达29.2万吨,农业总产值20.2亿元,增长10.6%。
1986年,全县大牲畜存栏18.8万头,畜牧业总产值4386万元。 2000年,全县大牲畜存栏52万头,畜牧业产值达6.2亿元,是1986年的14倍,占农业总产值的33.2%。人均畜牧产值和肉蛋综合评定1995年排序居全省33位。1996年以来,畜牧业成为泌阳县“牧林菌矿烟”五大支柱产业之首,成为河南省畜牧养殖大县、黄牛生产先进县、黄牛品种改良先进县、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2000年泌阳县涌现出各类规模养殖专业户13000多户,养鸡能手8600多名,养猪大户、养牛“状元”4500多个,各类畜牧养殖专业乡镇10个,专业大村100多个,畜禽改良站点100多个,冷配改良覆盖面达到100%。建成了肉牛、生猪、肉羊、泌阳驴、家禽五个畜禽养殖基地,牲畜交易市场20多个,年交易量100多万头(只)。尤以“黄牛改肉牛”生产发展迅速,达到了国内优良肉牛生产先进水平。1990年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从1992年起,泌阳县因地制宜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突破口,通过创造环境,强化服务、培育市场、技术创新,使这一支柱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泌阳一跃成为中国香菇生产大县。全县从事香菇生产达10万多户,从业人员35万人,至2000年,年均产鲜菇3万多吨。产品销至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此一项,年均产值7亿元,使泌阳的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5万多户、21.7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5000多户、2万多人。1998年10月,原世界食用菌学会副主席张树庭赞誉:“泌阳花菇,世界一绝”。国际蘑菇学会主席马克•沃克教授题词:“泌阳县,引导香菇产业进入未来”。
泌阳县工业企业涉及十几个行业,1987~2000年主要工业企业国有工业企业有缫丝厂、水泥厂、机械修造厂、萤石矿、机制砖瓦厂、造纸厂、石油化工厂、等厂家;集体企业有五金厂、抽纱工艺厂、刺绣厂、钢木家具厂、家用电器总厂、服务修配厂、帽服厂、压敏避雷器厂、河南磁星盒带制品有限公司、轻纺工业供销公司等。1987年,全县有工业企业厂家2838个,各类工业总产值8127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9%。200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1.5亿元。
1986年全县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业商品购进总额1.02592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3177亿元。200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427家,私营企业16家,累计分别达到2.35万户和50家。
出口商品由单一的活猪、畜产品发展到工艺品和多种工业品。1986年,出口总额2946.64万元。1998年至2000年落实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171个,落实资金3.5亿元,完成出口产品供货总值719万元。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呈上升趋势,2000年进出口总额956千美元,实现顺差136千美元。
1986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211万元,支出2890万元。金融部门累计为工业放款2005万元,农业放款1246万元,商业放款2221万元。年底,各项存款余额6065万元。1990年,财政收入完成2079.6万元,支出4134.8万元。全县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1490亿元,各项贷款2.9039亿元;1995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42万元,按可比口径是1990年的 3倍多,基本实现上级补贴下的财政收支平衡。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3亿元,比 1990年末增加2.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亿元,比 1990年末增加2.9亿元;2000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363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增长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7217万元。
三、社会民生
(一)教育 1987年,全县有各类学校830所3383班,在校学生18万多人。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等四率达到省地标准,被评为普及初等教育合格县。1990年,泌阳县对幼儿园、学前班登记注册,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有计划的调整中小学布局。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泌阳县通过河南省政府扫盲验收。2005年,泌阳县有各类学校415所,教学班3630个,在校生人数18万多人。2012年,泌阳县各级各类学校400多所,在校生近20万人,教职工8628人。
(二)科技 1986年,有各级专业技术人才3762人。1990年,泌阳县确立实施科技兴县战略。1997年,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2005年,有科技人员10985人,各类科普服务组织620多个,县市级科技成果奖154项。2010年,泌阳县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夏南牛纯种扩繁与推广项目被列为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项目资金支持。2012年,培训各种技能人才28000人次,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15项。
(三)文化 1987年,有电影放映队120多个,职业和业余剧团30多个,影剧院20多个。县城有文化馆、图书馆、剧院、文化宫,电影院;乡镇有文化站。县电视差转台、调频广播电台和各乡镇广播放大站形成空中覆盖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电视机总数发展到近7000台,彩电约占12%。文艺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有业余作者100多人,创作出多部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及报告文学。1990年,编印有民间文学故事卷244篇,23万字,歌谣174首,6万字,谚语1900条,5.5万字三卷,故事卷、谚语卷获省科研成果二等奖。2005年,创作获奖的各类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达10多部。线电视实现全城覆盖。有线电视用户达1万户,开通36套电视节目。农村有线电视用户约5000户。
2012年,泌阳县文化连续举办参与全国东西部合作会文艺演出、大型春节晚会、盘古文化节文艺演出等,举办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休闲文化、社区文化等。盘古神话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泌阳县有线无线电视节目50套,自创电视节目2套,先后有多部电视专题片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四)卫生 1978年,泌阳县卫生防疫部门经常深入城乡,指导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防病灭病活动。1987年,加强水源、食品、垃圾等卫生管理,医疗技术设备趋向现代化,县乡医院病床850多张,行政村均建有卫生所,个体医生90多家。各级卫生人员总数2400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35%,各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21人。地方病血丝虫病等、传染病天花等已经彻底消失。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实施,泌阳县依法加大行政力度,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案件数量上升。2000年,泌阳县预防脊髓灰质炎工作通过上级审查验收。2005年,全县有各级医疗机构25家,医务人员2295人。医院病床1071张,救护车15辆,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65台。儿童四苗接种率通过省级验收,免疫规划制品实行冷链运转。2007年,泌阳县正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自愿参合率78.23%。2009年,启动医改工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2010年,泌阳县重点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儿童五苗接种、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防治工作。2012年,农民参加新农合率99.2%,筹资标准由年人均50元提高到290元。
(五) 人民生活 1987年,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已相当普及,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电冰箱等中高档用品进入家庭,人均寿命稳定在70岁左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74.8元,全县农村各种专业户1479户,7570人,年纯收入358.1万元,人均473.05元,比全县人均高72.1%。县城区域人均收入较高,出现万元户159家;平原人均年收入为万元以下;山区人均年收入千元以下。农民消费支出逐年提高,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衣食住行中,食品支出比以前增长2.48倍,比重为63%,下降12.3个百分点。用于文化生活的支出为21.6元,占8.6%,比以前增长29.8倍。农民饮食结构变为以小麦为主,副食水准较低。能随着季节变化而增减多套衣服,花色品种款式出现多样化趋势。住房以全瓦房为主,人均18.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负担家庭人口生活费用比率降到2.14人,人均月收入达不到40元的家庭,住房以钢筋水泥结构平房或楼房为主,人均16平方米。生活用具以组合家具为主要发展趋势,逐渐追求个性化。
1995年,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1375元,衣食娱乐等支出下降,居住、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支出比例上升。文化娱乐活动已随着家电的普及,农民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各种文艺节目。家庭用具以青年人结婚时所购置的时尚用具为主,一般操办比较齐全。出行以自行车为主,摩托车逐渐增加。农业生产用具逐渐大型机械化。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3736元。食品消费支出仍排在第一位,开始减少细粮,增加粗粮比例。大部分居民住房还是福利房、公房等,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以下。出行以自行车、摩托车代步,冰箱冰柜洗衣机彩电煤气沙发组合柜比较常见。青年人结婚购置商品越来越高档化、整体化、名牌化、个性化。
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2351元。副食比主食支出超出100%,衣服消费支出增加,在生活总消费中比例下降,更新加快。住房普遍平房化,逐渐楼房化。生活中的一些杂项开支如洗浴、旅游、照相、殡葬等逐步增加。成年人出行逐渐以摩托车、电动车、各种车辆取代自行车。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改变,衣服主要反映在款式、质量、名牌等方面,追求日益个性化。食品以主副食并重,追求低脂肪高蛋白食品消费。个人建房、集资建房、购买商品房等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80%家庭自费安装固定电话,60%家庭购置手机,家用电脑、空调、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逐渐普及,电动车人均一辆,生活用具逐渐电气化。教育、医疗保健、通讯、文化娱乐耐用品开支直线上升,
2012年,外出务工农民年龄扩大化,农民的生活空间随着外出务工、经商、上学等因素的出现,逐渐多元化。农业生产工具已被大型机械占据主导地位,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的时间大量减少。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农民的生活环境、质量、频率、速度和城镇居民逐渐靠拢,素质逐步提高。平原山区农民各依据地方特色,发展畜牧、林业、特色种植、旅游等,收入随市场行情各有千秋。衣服式样色泽多样化,时装化。饮食粗细粮搭配,主副食搭配,讲究营养科学。居住建房多设计成套房、别墅,一般铺有地板砖,装修风格多样化。90%居民建有自有房,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城乡居民出行已经习惯于乘坐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或购置轿车。
《天中人文网》
上一篇:天下第一井 - 新蔡三眼井 下一篇:驻马店正阳县概况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