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山火,透天凉,太乙雷火神针,飞经走气法
更新时间:2019-02-13 09:50:36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
摘要:
《金针赋》记载: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金针赋》记载: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现代版本: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按至地部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2 透天凉
《金针赋》记载: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
现代版本:透天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即可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3、飞经走气法
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二曰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三曰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
青龙摆尾: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如扶船舵,执之不转,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摆动,每穴左右各摇五息。
白虎摇头:行针之时,插至地部,持针提而动之,左右略转,转动肉内针尖,每穴各施五息。
苍龟探穴:得气之后,以两指扳倒针柄,一退三进,向上钻剔一下,向下钻剔一下,向左钻剔一下,向右钻剔一下,向上为退,向下及左右均为进,故曰一退三进,先上而下,先左而右,如龟入土之相。
赤凤迎源:入针至地部,提针至天部,候针自摇,复进至人部,以两指持针,向上下左右四周飞旋,如凤迎风展翅之状。
4、太乙神针、雷火神针
太乙神针方:艾绒三两、硫磺二钱、真麝、乳香、没药、丁香、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雄黄、穿山甲,以上各一钱。
现代方法: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50克平铺在40厘米见方的桑皮纸上。将人参125克、穿山甲250克、山羊血90克、千年健500克、钻地风300克、肉桂500克、小茴香500克、苍术500克、甘草1000克、防风2000克、麝香少许,共为细末,取药末24克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外用鸡蛋清封固,阴干后备用。
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7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此法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雷火神针:用熟蕲艾末一两,乳香、没药、穿山甲、硫黄、雄黄、草乌头、川乌头、桃树皮末各一钱,麝香五分为末,拌艾。以厚纸裁成条,铺药艾于内,紧卷如指大,长三四寸,收贮瓶内,埋地中七七日,取出。用时于灯上点着,吹灭,隔纸十层,乘热针于患处,热气直入病处。
现代方法:其制作方法与“太乙针灸”相同,惟药物处方有异,方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25克,沉香、乳香、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许,共为细末。
施灸方法与“太乙针灸”相同,其适应症《针灸大成•雷火针法》载:“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痛而畏刺者。”临床上除治上症外,大体与“太乙针灸”主治相同。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养生知识 的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