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精英 > 天中名事 > 正文

坚强母亲余永香 打工撑起仨妮求学梦  

    更新时间:2015-06-28 10:13:52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王有震  郭玉霞
摘要:假如没有读者提供稿源,我们也不会在滚滚红尘中发现豫南老区泌阳县还有这样一位在命运多舛面前坚忍不拔、着实令人敬仰的奇女子。

假如没有读者提供稿源,我们也不会在滚滚红尘中发现豫南老区泌阳县还有这样一位在命运多舛面前坚忍不拔、着实令人敬仰的奇女子。
她是一位平凡普通而伟大的母亲,不仅拖着病体苦尽巴力抚育两个女儿,还收养一个孤儿,依靠打工、上山拾柴、捡破烂等供养3个孩子读书认字,同时赡养年逾古稀的父母亲。她用善良与坚强演绎出一幕撼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人生真实“戏剧”。
 
厄运接踵而来
 
她的人生之路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她是父母的大女儿,还有两个弟弟和妹妹。小时候因家里穷,特别懂事的她,自打记事起就帮助父母做饭、洗衣服,照料年迈的爷爷奶奶,并主动放弃上学的机会,支持弟弟妹妹们去读书。她稍微大了点,倒像个男孩子一样,去地里锄地,到田里插秧,给羊割草,到山上放牛、砍柴火。
她的命真是太苦了,1985年成家后,重患病的公公婆婆相继病故。接着前夫也不幸得了癌症,家里花干卖净,借遍了亲朋,也未能挽救着前夫的性命,终于撇下她和年幼的女儿撒手人寰。
为了生存,1991年她带着孩子又“走”了一家。丈夫是单身汉,穷困潦倒,房无一间,她的二女儿是在山野里看苹果的草棚内添的。为了有个窝,她和丈夫将属于她的3间土坯草房木料扒掉拉回,修建了3间小瓦房,其它料钱、工钱等一切开支是她打工的弟弟给的。
1992年秋天,农村土地大调整,由于庄上个别人的干扰,致使她和大女儿一直没有分得责任田。为了糊口,她和丈夫只好带着孩子到郑州务工找活干。4年后,在政府的做主干预下,村组才补给其母女4亩耕地。
在极其艰难的岁月里,厄运却接二连三。她咋也想不到,出身寒门有点吃喝懒做的丈夫,当她添了女儿、尤其是在其做妇科手术造成后遗症而疾病缠身后,狠心的丈夫竟扔下妻女离婚远走他乡,杳无音信。
她的父母亲本来身体都有病,小弟弟突发急症谢世,大弟弟第二年又不幸出车祸身亡,弟媳“走”了,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婴。她出于母爱,把孩子抱回家精心喂养,抱定自己甘愿受苦受累,也要把这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抚养长大成人。
1996年她因故做了妇科手术,从此竟埋下了病根,导致腹部持续发炎,腰部经常疼痛难忍,病魔缠身,视力下降,只好长年累月与医院打起了交道。她不仅仅在当地八方求医,还先后到省市大医院就诊。可病情一天不如一天,到后来发展到子宫时常出血,2013年2月万般无奈她在县医院做了子宫全切除手术。因病情加重,一年后她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做了经腹左附件切除术+盆腔囊肿清除术+右卵巢囊肿剥除术+右卵巢修补术+右侧输卵管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共6项手术。
 
一家人口粮都是捡来的
 
为了养育3个年幼的孩子,一开始她带病耕种4亩责任田,小麦成熟了,她一个人用镰刀割,再用架子车拉到道场里,请人打干扬净。再后来病情不见减轻,干不成重活了,她只好以每年每亩50元的租金,将4亩责任田租了出去。
为了让孩子们能填饱肚子,每逢夏收秋收两季,她不辞辛苦,拖着病体到周边地里拾捡掉下的庄稼,然后晒干存放,够一家老老少少一年吃的。没有钱去买香油,她同样是拾人家地里落下的花生、油菜或黄豆。有时,她骑上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杨楼村和靶场,或者到毗邻的桐柏县黄岗乡捡花生。有一年秋天,她还搭乘铜山湖熟人的船,隔湖到铜山乡拾过油菜。
平常吃青菜她没有上街买过,不是吃馍沾蒜汁就是抹辣椒,或者吃咸菜疙瘩。偶尔炒点青菜,也是她在借住妹妹房子旁边的小片闲置地上种植一些蔬菜。
她见别人捡废品能换钱,就开始翻找垃圾堆。“刚开始的时候,俺有点儿不好意思,就到离家远的地方去捡垃圾。后来,一些街坊邻居知道俺孤儿寡母生活困难,就把自家攒下的纸盒子、空饮料瓶子送给俺。”余永香说。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19年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有时候她每天只吃两顿饭,不是喝米汤,就是下面条,鸡蛋和肉只有过年或添客了才去买。1997年过春节,她将拾的废品破烂换回60块钱,全家几口就勉勉强强的打发了。
哪里有钱买柴火烧火做饭呀,一直以来,在秋末、冬天或者初春的寒冷季节,她到东山的杨岗岭松树坡和南山去拾干树枝和林叶子拉回家堆成垛,足够平常烧锅用的。昨天我们去采访,恰巧亲眼目睹她正在将门前公路两旁杨树下刚扫好的树叶往化肥袋子里装。“俺身子骨不行了,去年做了手术以后,说啥也上不成山拾柴火了,只好用它来烧锅做饭。”她说。
她告诉笔者,虽然连续两年做大手术受了罪,但她的病情并没有好转,一年四季仍离不开药物,依靠吃药、打针、输液来维持生命。“俺落下病根已经19年了,成了病秧子,过去上山能挑回快百十斤重的柴火,现在啥也干不成了。”她热泪盈眶的说。
 “一家人的口粮都是她从地里捡回来的,大人小孩穿的衣裳、鞋也是亲朋好友、老少爷们送的。”邻居鲍桂云向笔者唠嗑。“她真的很不容易,孤儿寡母的,到底是把学生供养成功了。”街一组的花甲老妪赵相敏也一个劲的直夸她的好。
 
决不让仨妮当‘瞪眼瞎’
 
为养育3个闺女长大成人,将来有出息,她想方设法攒钱让孩子们念书,先后到宁波等地务工、到信阳采摘过茶叶,还学会了剪发理发。后来她还到家乡南部的山区铁矿开采点开过多年的卷扬机,当过炊事员。做饭烧锅需要炊事员自己上山捡柴火,她在保证给旷工们做好一日三餐的同时,还翻山越岭多捡些柴火,一点一点用肩膀扛回矿点。攒够车了,她就找人把柴火拉到镇上卖钱,好留着给孩子们缴纳学费和生活费。   
有一天上午,她在山坡上拾柴时,病情突然发作,顿时觉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当场休克在地,幸亏遇上一位好心的过路人,马上将送其到镇卫生院抢救后脱险。
“俺不识字,决不能让俺仨妮当‘瞪眼瞎’(文盲),妈苦点累点不打紧”。她时常这样叮嘱心爱的仨宝贝。“只要你们好好的上学读书,长大后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妈就知足了。”
19年来,她一边看病治疗,一边日夜操劳,拼命地为孩子们就读而挣钱。每当她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总思忖着俺决不能孩子们的求学梦破碎。“俺的妮们只要有文化,家里的日子就有盼头”。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往往以泪洗面,咬紧牙关硬是挺了过来。
2004年到2006年间,泌阳县境内修建高速公路,流动人口多,工棚星罗棋布。她起早贪黑,拖着孱弱的病体,“光顾”一个又一个垃圾堆,翻找着可以换钱的饮料瓶、啤酒瓶等废品,然后晚上找医生诊治输液,天天几乎如此。
为了多挣钱,她还爬山涉水,巡回到各个建设工地给工人们理发洗头剪发。饿了她就啃包方便面,渴了就喝点山沟里的水。
高速公路的两旁斜坡处修建花池,每修一个花池给2块钱,但需要翻挪、动用大量的土方,平整好土地。为了每天多挣那几十块钱,她凌晨4点就早早起床,扛上铁锨,徒步几里甚至10多里山路,到高速工地干活。也有好心人劝她:“你为了给孩们积攒学费,真是连命就不要了。”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高速公路修了3年,她夜以继日硬着头皮苦干了3年。“要不是修高速,俺能多挣点,搁平时说啥也挣不够几个孩子的学费。”她说。“俺妹一家都在海南打工,俺住的房子是妹妹盖的。” 
为了俭省,她天不黑透不开灯,夏天不扇电扇,冬天不烤电暖扇,每月电费仅仅二三块钱,多的五六块。我们看到其家徒四壁,但墙壁上贴满了3个闺女的奖状,她还拿出一摞子妮们获得的奖品和荣誉证书让笔者瞧。家里最值钱是一台老式电视机和一部旧洗衣机,一个电饭煲也是亲戚给的,平时也很少用。
辛勤劳作没有白费,她的3个闺女一个比一个乖巧懂事,个个品学兼优,“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奖状几乎年年拿。
大妮毕业于河南工程学院,在郑州打工;二妮201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因为母亲患病,家里债台高筑,就没有到大学报到,无奈采取了在广州边打工边上夜大,现在就读于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在泌阳二高读书的三妮去年高考被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录取。
“仨妮从小到大,从不乱花一分钱。”谈起她的3个闺女,她一脸的欣慰与自豪。
这个家庭真乃多灾多难,75岁的母亲左眼失明已经30多年了,现在右眼也看不见东西了;父亲得高血压、冠心病常年吃药,腿部因患静脉曲张无法走路还做过手术,光左腿就割了9道口子。
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丧失了劳动能力。 “俺现在啥活也干不成了,但看到妮们一个个有文化有知识,俺再苦再累也值。”
马谷田镇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知道她家的特殊情况后,多年来对其一家在生活和孩子上学等诸多方面予以一定的关照,将她和仨妮及父母纳入了农村低保。
这位贫困而坚强的母亲,在疾病缠绕的困境下,历经苦难磨砺和煎熬,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毅力、博爱和辛劳的付出,支撑着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张扬着人间至亲至爱,续写着爱的传奇。
她,一个弱不禁风的农家妇女,以炽热善良的心感动了亲朋好友,用淳厚朴实的情践行道德至理,以贤良豁达、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播撒着人间正能量。
她,就是驻马店市泌阳县马谷田镇肖岭村肖岭组农妇余永香,她感人至深的故事眼下正在天中大地广为传颂。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天中名事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