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弓箭杀伤力多大?能穿透10厘米厚木板
更新时间:2016-04-13 20:40:33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箭是一种以弓、弩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冷兵器。古代中国将箭又叫矢。通常总长约70~110厘米左右,箭是由箭镞、箭杆、箭羽组成。箭镞
箭是一种以弓、弩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冷兵器。古代中国将箭又叫矢。通常总长约70~110厘米左右,箭是由箭镞、箭杆、箭羽组成。箭镞(又叫箭头)用于射击目标,箭杆用于撑弦承力,箭羽则使箭在射击飞行中保持稳定。
早在3万年以前,中国早已开始使用弓箭。由于远古的箭杆、箭羽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山西省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出中一个用很薄的燧石片打制的石镞,长约2.8厘米,加工精细,前锋锐利,经放射性碳素14测定年代——那是中国最早的石制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箭镞材料采用燧石、兽骨、蚌壳、硬木等制作,箭镞形成形状有棒形、尖叶形、三角形等多样,有些且有镞茎和逆刺(倒钩)。
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打磨石制尖叶形箭镞
最早出现的由金属做成的箭镞是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商代青铜箭镞,商、西周时代,青铜镞的主要式样是有脊双翼式。春秋时代就出现了三翼铜镞,战国时代就还出现了三棱铜镞。汉代将三棱镞称为羊头镞,这是最常见的箭镞型式。汉武帝时代的三棱镞,铜镞与铁铤共长37厘米,约合1.6汉尺,与杨雄《方言》所称“其三镰长尺六者谓之飞虻”之说正合。在汉代,飞虻是杀伤力最强的箭。
出土的中国战国时代三棱青铜箭镞及各种类型青铜箭头
古代战争的使用箭矢的消耗量很大,有翼镞和有棱镞的造型复杂,不易用铁大量锻制,所以长期使用铜制造。而要用高质量的铁镞取代昂贵的铜镞,关键是必须为铁镞找到合适锻打工艺能大量生产的镞型,这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改进过程。
战国时代的青铜箭镞,其倒刺一旦射进人体很难拔出
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古墓出土了大量的体呈圆柱形、前端呈四棱的铁铸镞头,它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铸造箭镞,是经过模具浇铸成型后,再退火脱碳制作而成,便于战争动员时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但是其毛坯为生铁铸件,不太规范,大量箭镞浇铸成型同时退火,脱碳程度亦难一致。所以它的硬度和锋利程度都不够理想。尚不足以取代青铜箭镞,青铜箭镞的优点是比铁沉重,这样箭矢在飞行时稳定而杀伤力大。
东北出土的高丽(朝鲜)制造的各种类型铁制箭镞和重型铲头箭镞(破甲)
与时俱进,箭矢的制作工艺在战争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直到东汉后期,出现了锋部呈锐角三角形的扁平箭镞,这种形态即适合锻造,又具备较强的杀伤力,遂为后世长期使用的点钢镞所承袭,也最终促使铁镞取代了铜镞。
汉代的铁制点钢箭镞跟成人手掌尺寸对比大小,后面细条可嵌入箭杆内成为一体。
箭杆的制作多用竹制(如箭竹、紫竹等),也有用木材制作。先秦时代,南方、东北地区均产制矢之桦木,直至明清时代,华南制箭仍用竹杆,而华北用萑柳,东北、西北多用桦木杆。
最简明制作箭杆的方法是取箭竹,破竹削细,后把三~四根合为一股,用胶粘成杆状,然后缠上丝线,再涂上漆而制成,也有不经粘接,直接用细直竹杆做成箭杆。木制箭杆,制作更简单。打去枝杈,稍加修整拉直后,即可作箭杆使用。箭的末端刻削成带槽状的箭尾,用来挂弦。竹制箭杆,即使经过干燥处理也难免日久弯曲,木制箭杆干燥后也会出现弯曲或开裂,所以必须进行特殊加工处理。箭头射入敌人体内,就很难拔出。所以,不论用那种材料做箭杆,必须质地坚硬不易折断。在整支箭的重量分配上,重心最好在前五分之二处(从箭头算起),即为最理想的箭。
图片:山西晋城高平市出土的战国时代文物:秦国名将白起率秦军在长平之战射杀40万赵国降俘留下的三棱青铜实心箭镞,堆积成山,其箭杆和箭羽因年代久远早已腐烂无存。
箭杆虽主要用于撑弦承力,但箭杆的前、中、后必须粗细轻重得宜均衡,否则射击时也会影响箭矢飞行的稳定性。中国最早的弓箭手工制作书籍—《周礼•考工记•矢人(矢人即古代造箭的工匠)》在里面阐述了对于箭矢在飞行过程中起平衡和定向作用的羽毛的设置,则利用各个箭杆在水中的沉浮程度,查明质量分布情况,再酌情处理,这是关于箭杆飞行物体的重心、形状同重力、空气阻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箭矢飞行轨道的最早空气动力学的科学探索。还论述了箭杆强度失宜、箭羽大小失度所引起的弊病,提出了检查箭羽丰度是否失度、箭杆的各部分的强度是否适宜的方法,说明了正确选择箭杆材料的要领。
现代文明社会的偏僻角落——热带雨林还有原始土著始终用原始弓箭狩猎
箭的飞行速度和准确性与尾羽有密切关系。箭羽安在箭的末端,通常用胶粘有3~12厘米长的二~三枚羽毛。箭羽太多,飞行速度慢;箭羽太少,稳定性差,射出后容易偏斜失稳。故《考工记•矢人》说:“羽丰则迟,羽杀则趮。”箭羽以雕翎为上,角鹰羽次之,鸱枭羽又次之。装雁鹅羽的箭遇风易斜窜,质量就更差了(雁鹅羽毛太软)。在中国南方用家鹅羽毛做箭羽很常见,因为鹰、鹫的羽毛不容易获得。在宋代,当优质箭羽供应不足时,曾发明了风羽箭。据《宋史•兵士》记载: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宋朝廷赐一个总管发放风羽子弩箭三十万,可见风羽箭也是一种实战兵器。这种箭将箭尾安羽处剔空两边,利用向内凹进的空槽产生涡流阻力使箭保持飞行稳定稳定,这设计思想无疑是非常科学的。
关于中国古代一名普通士兵配备一把弓时,究竟应该带上多少条备用弓弦(应付断弦应急使用)和箭矢这个问题,唐代李筌所写的兵书《太白阴经》在里面规定:唐朝士兵应以装备三根备用弓弦和三十六支箭为标准,而且不能只是一种类型的箭矢,具体装备比例是:三十支用以射穿敌人铠甲的重型透甲箭、四支生铁箭和两支长垛箭。为防雨雪淋坏浸烂,士兵还要佩带装弓的弓袋和叫做胡禄囊或矢菔的皮制箭袋来装箭矢,保护弓箭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韩国电影《最终兵器:弓》第一神射手南伊自幼苦练射箭,箭术通神
据说在宋代,当制作弓箭工具齐全和材料完备时,三名造箭工匠在两天就可以做一百五十根箭,当然也可以由一个人完成全部制作工艺。在官办的古代兵工厂,生产弓箭均有专门分工,流水线生产效率很高。
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箭矢,形式与中国的古代箭矢差别不大,但箭杆都用木制,主要采用的是白杨木和紫杉木等。箭镞也经历了从原始人早期的骨石镞到青铜镞、再到铁镞的发展过程。欧洲中世纪时主要使用以生铁制作的尖叶形箭镞。
图片:韩国电影《最终兵器:弓》神射手南伊借扳指配合破甲用的重型铲头箭镞射击,一箭双雕地射穿2名满清精锐军人!
今人看到古人留下细小的箭镞遗物,一直怀疑弓箭在战争的杀伤力是否太弱,事实上箭镞实战杀伤力是很惊人的,历史上恐怕最有名的远程抛射兵器是英国长弓,测试英国紫杉木制做的长弓射出的箭镞需要理想拉力在150磅(68千克力)左右,经多普勒雷达测速射出两支不同的箭(重量分别是53.6g、95.9g,其重量远比现代手枪子弹头重许多):
53.6g箭:初速64.3m/s、动能111焦耳、弹道末端48.9m/s、64.1焦耳 实际最大射程在312m~328m之间,末端能量剩余58%;
95.9g箭:初速53.0m/s、动能134焦耳、弹道末端44.9m/s、89.9焦耳实际最大射程在228m~249m之间,末端能量剩余67%。
从上可以结论看到射出的箭镞具备有一百多焦耳的发射动能,差不多相当于现代手枪子弹速度的三分之一,再配合合适的箭头可以在百米内有效贯穿早期的锁子甲甚至板甲,如果没穿重型盔甲的人肯定会被活活射穿,若拥有强壮臂力配合重型高硬点钢箭镞能够射穿百米远的10厘米厚木板!因此看来,弓箭对于蒙昧时期,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期和枪炮对于文明时期那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文化 的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