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埠孔子问津处
更新时间:2016-01-07 11:38:27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上蔡县西南二十四里处有个千年古镇——黄埠镇,又俗称问津镇。为什么黄埠镇被俗称问津镇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孔子迁居
上蔡县西南二十四里处有个千年古镇——黄埠镇,又俗称问津镇。为什么黄埠镇被俗称问津镇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孔子迁居上蔡,先后在上蔡讲学3年。孔夫子一生讲学,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其中,上蔡占六贤,他们是忠孝弟子漆雕开、漆雕凭、漆雕从、漆雕哆、秦冉和曹恤。
一日,孔子从叶县返回上蔡,行至黄埠镇,恰遇隐居在该镇北七里周家庄的范蠡和西施。当孔子得知范蠡就是当代商圣,越王勾践的谋臣,西施就是被越国灭亡的吴国国王的妃子时,便游说范蠡出山,保卫鲁国。此时的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在五湖泛舟养鱼、植桑种麻,何不惬意。任凭孔子如何规劝,费尽苦心,富可抵国的一代商圣范蠡就是无心从政,无论如何也不答应孔子的劝说和请求。
孔子无功而归,心中不快,甚是烦闷,率领弟子匆忙赶路。慌乱中,行至现在的黄埠镇蔡埠口村汝河的北岸处迷了路。孔子让弟子子路去田边地头,向两位正扶犁耕种的老农问路。因老农忙于耕田,没能及时给予回答。说话间牲口已经走远,等牲口转回头时,子路再问时,那老农满身是汗,牲口又猛地一蹿,这时气恼的老农粗声粗气地批评了孔子、子路他们一帮人不识时务。孔子非但没有指责老农,反而认为自己的不是。重礼仪的孔子,为了不耽搁老农耕种,便带着弟子子路、子贡等一行,迷路后返回原路走起来。
后来,当两位耕田老农得知问路人是孔子时,不禁对自己的所为追悔莫及。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歉意和纪念,便发动村民在蔡埠口村北汝河岸边修建了一座石桥,立石碑为“问津处”,人们把黄埠镇改名为“问津镇”,并在桥南头大堤下修建了一座孔庙,庙前栽下两棵翠柏。因而,在该镇民间流传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桥上庙,庙上桥,一石两柏九孔桥。”那时所立石碑“问津处”3个大字苍劲有力,每个字有一尺多,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这块石碑现保存完好。从那时起一直到清代,每逢初一和十五,当地十里八乡的文人儒士及村民都会成群结队地来问津处孔庙上香焚纸,叩头礼拜孔子。特别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孔庙会更为隆重、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农户家家户户都会有人来上香焚纸,祭奠孔子。文人儒士更多,他们聚集在一起,有的挥毫泼墨赋诗作词,比试书法和文才。随之而来的也不乏年轻气胜、血气方刚的习武之人。他们聚在一起,大显身手,岳家拳、太极拳、长拳等武术及枪、棍、刀、剑等各显身手。蔡埠口“问津处”孔庙在当地十里八乡轰动了两千多年,直到解放后老年人还口传这里的热闹情景。
《天中人文网》
上一篇:首任陆军司令员 李作成 下一篇:太平车制作技艺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