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传奇 > 正文

天中婚嫁礼俗

    更新时间:2015-01-04 14:16:17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河南民间婚姻惯制和习俗是在封建婚姻制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婚姻形式、结婚年龄到择偶、定亲、结婚都深受古婚嫁“六礼”

 天中婚嫁礼俗

 
    河南民间婚姻惯制和习俗是在封建婚姻制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婚姻形式、结婚年龄到择偶、定亲、结婚都深受古婚嫁“六礼”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包办买卖婚姻、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实行男女平等、男女结婚自由等,婚姻习俗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0年代以来的婚姻习俗既有传统婚俗的延续,又有现代文化的特色。
一、婚嫁形式
    河南民间的婚嫁习俗形式有十数种,现择其要而记之。
    (一)表亲婚 表兄妹结婚,俗称“亲上加亲”。是古代血缘婚、亚血缘婚的遗风构成的一种婚姻形式。表亲婚双方的家长多系同胞兄妹(姐弟)或堂兄妹(姐弟)。同胞姐妹或堂姐妹之子女结为婚姻的叫姨表亲也叫“两姨结亲”,侄女嫁于姑姑之子者,叫姑表亲俗称“侄女随姑”、“侄女服侍姑”或 “姑母做婆”。在河南,若外甥女嫁于舅舅之子,民间认为是 “骨血回堂”,视为大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确保优生优育,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通婚,表亲结婚基本被淘汰。
    (二)指腹婚 是封建时代兴起的一种包办婚姻形式。多为双方家庭关系密切,且门当户对,双方同辈女子同时怀孕,就指腹相约:“产后如生一男一女,便结为夫妻”。俗称“胎腹”。此俗相沿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流行于官宦士商之家。此婚因随双方家庭的变故而致使弃信负约甚至致讼者颇多。
    (三)买卖婚 是古代氏族外议婚的一种发展形式。50年代以前,买卖婚一般多为双方商定女子身价,买方或实物、或现金付与卖方。一经商定,人财两清。此类婚多发生在天灾人祸后。买方为富家者多做小妾或续房,倍受歧视;买方为未婚老翁,或失室壮汉者,未必富家,但多为娶妻传宗接代而竭力积蓄钱财所为。此女虽系金钱所买,但也颇受爱护,比起前者则为幸运者。但大多为男方因生理缺陷而不能正常娶妻,女方家贫为钱财而以身相许,故婚后导致悲剧者多见。买卖婚至今在乡村仍有沿习。
    (四)招赘 又叫“倒插门”,光山一带称为“招坐堂”。在河南民间,招女婿的多为有女无子,又不愿收养过继子者,女子到成婚年龄不出嫁,招男方到女家为婿。也叫“招养老女婿”。有的女子因死了丈夫,子女尚幼,不愿离开前夫之家,而招夫上门共同扶养子女,民间又称“招女婿”。旧时招婿,须立契约,言明男到女家落户,改为妻家姓,继承家业,终身不变。今则为请人从中说合或双方亲自商定。男到女家多不改姓,但所生子女须随妻姓。民国以前,女子无财产继承权,招了女婿便可继承家业,故招赘者常受争夺财产的同族人排斥、歧视。招婿入门讲究“借娶不借嫁”。结婚之日,女子不能出入一家,女方上轿要在本姓祠堂、公房或亲友家。男方多不置办聘礼,女方妆奁甚丰,其它婚礼仪式如常。安阳一带招婿礼仅备宴招待中人和女方族亲。20世纪70年代后期,政府大力提倡男女平等,支持男到女家落户,招婿受歧视之习大有转变。所办婚礼也多和正常婚礼一样受到重视。
    (五)爹公娘婆 系血缘亲的遗风。在河南民间,多为父母再婚而组成家庭的子女缔结的婚姻形式。或继父为公爹,或继母为婆母,故俗称“爹公娘婆”。此婚忌同父异母者结亲。50年代以来,禁止近亲结婚,有真正血缘关系的爹公娘婆婚姻渐绝。
    (六)换亲 是古代氏族外婚的一种古俗形式。在河南民间,古今不鲜。即两个家族协议互换其女为媳,换亲多为家庭经济困窘者。两家以上以换亲形式缔结婚姻的,俗称“转亲”,柘城也叫“三角亲”、“推磨”。转亲多为在三家之间缔结婚姻,也有在五家乃至十几家之间转亲的。换亲、转亲皆以牺牲女子幸福为代价,往往婚后不合,一家纠纷波及各家不得安宁。今农村仍可见到。
    (七)转房婚 兄死弟娶其嫂,民间戏称“大布衫改小布衫”。也有姊死妹嫁其姐夫的婚俗,南阳一带均称为“错榫”。转房婚忌弟死兄纳其弟妇。忌妻死娶其妻姐,否则要受社会舆论谴责。50年代以来,转房婚多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
    (八)再婚 即配偶死亡或离异而再次结婚。离婚而再婚的俗叫“二婚头”。女子再嫁俗称“改嫁”、“半截媒”,柘城一带又叫“超门槛”。旧习男女再婚,对男子多无限制,而对女子则障碍重重。女子夫死讲究守节,若改嫁则被族人视为 “辱没门风”,遭到干涉阻扰。有的女子自幼订婚,成婚前未婚夫夭折,为求贞节之名,就抱灵牌成婚,终生不嫁,俗称守“望门寡”。寡妇改嫁,婚礼多在下午或傍晚举行,新娘要坐没顶轿或反坐大椅、方桌。上轿上椅均要在村外十字路口。不用鼓乐,不放鞭炮。下轿时,寡妇要双手端一斗粮食,或转磨道或转椿树。沁阳县部分地区则要让下轿的寡妇踏在农具耙上,口念“踏踏耙,再不嫁”之誓语。有的地方,寡妇改嫁还要反穿罗裙,称“翻穿罗裙,另嫁男人”。50年代后,寡妇改嫁受法律保护,外人不得干涉与阻扰。婚礼也渐采用常仪。
    (九)童养婚 民国时期,河南仍盛行童养婚。是封建剥削制度加家长制产生的一种畸形婚姻。多为贫困家庭子女多而无法抚养,将幼女送往或卖给比自家富裕者扶养,待到婚龄,与抚养者之子成婚。俗称“童养媳妇”或“团圆媳妇” “小妮子”等。童养婚正式举行婚礼俗称“圆房”或“完婚”。其婚礼仪式简单:择日“上头”、拜天地后送入洞房即成夫妻。童养媳从童年时便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民间关于童养媳受虐待的传说、故事、歌谣颇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彻底废除。
    (十)娃娃婚 为包办婚姻之一种。在男女双方幼年时由家人包办订立婚约,待到婚龄再行聘娶,俗称“娃娃亲”、 “娃娃媒”。50年代乡村仍有沿习,今已不多见。娃娃婚十分重视订婚仪礼。柘城旧习,订娃娃亲须有四个媒人保媒,俗称“四大媒红”。为使婚约正常履行,双方款待媒人皆周到备至。但娃娃亲因是在幼年被父母包办所成,强使共处,婚后夫妻反目者屡见不鲜。
    (十一)冥婚 在民间,男女未婚而死者,双方家长即命媒人说合订约,以夫妻名义将死者遗体同墓合葬,俗叫“鬼婚”。冥婚中,有新死有先亡的,一般多先行埋葬,待有合适者再掘墓将其骨骸合葬。故又称“配骨亲”。结冥婚的双方家庭,有的还以正常姻亲关系礼尚往来,今民间偶有此俗。
二、婚龄习俗
    自古历代都有法定的结婚年龄。据《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立,女子二十而嫁”,男三十,女二十为古代男女结婚年龄之上限。唐代贞观元年(公无627年)规定婚龄男为二十,女为十五,开元时(公元714年)又降为男十五,女十三岁。宋代以后多规定男十六,女十四。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民法·亲属篇》规定婚龄为男十八、女十六。

    历代男女婚龄尽管有所规定,但河南民间男女的实际婚龄与法定婚龄不尽相符,一般趋向于早婚。民间多认为“早娶媳妇早得力”“早娶媳妇早得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男女十五、六岁甚或十二、三岁便结婚。方城一带有“十三岁大姐,十五岁郎”之称。
    民间男女婚配年龄差距,一般以夫大于妻一二岁或两人同岁为宜,也有认为妻应大于夫或夫必须大于妻者。俗以为妻应大于夫是“女大两,黄金长;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不受苦”,故过去一些富裕人家想早日抱孙,以10余岁童稚娶20岁上下女子者颇多,俗称“春童配”。认为夫应大于妻者是因为“妇大一,子孙稀”,所以“只许男大一层,不许女大一岁”,有三十岁的男子娶十几岁幼女的。
    民间结婚,也颇讲究兄弟之间年龄的长幼,嫁娶先后均要以出生次序为准,长者为先,如不得不越序,要举行特殊的仪式以除长幼颠倒之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先后颁布了两次婚姻法。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婚龄为男20岁,女18岁。1980年颁布的新婚姻法又提出了更加科学的婚配年龄,规定男22岁,女20岁。同时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法,早婚风习在民间逐渐得到控制,男女婚配年龄差距也渐趋合理。70年代后期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之后,尤其在城镇,男女结婚在二十三、四岁者日益成俗。
三、婚礼习俗
    婚嫁礼俗出现在古代对偶婚的末期,个体婚的初期,至周代日趋完善,日趋繁琐,逐渐形成所谓“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河南民间所行婚礼是在“六礼”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出来的,大致经过择偶、订婚、结婚诸阶段。
    (一)择偶 河南民间为子女婚配,首先讲究对象的选配,将其称为“寻”、寻女婿、寻媳妇。过去择偶有在五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者,也有在娘腹中就为其择了偶的,所谓“指腹婚”,但大多均在子女临成年之际进行。
    自古以来,民间择偶讲究“门当户对”,所谓“红漆门对着黑漆门,枣刺门对着篱笆门”。50年代以前,民间衡量门当户对的标准,在乡村是土地、房产、牲畜、农具;官商之家则以地位、财产为准。50年代以后,职业、户口、家庭成份、房产是衡量门当户对的条件。一般女方要求男方要比自己的条件优越。80年代以来,城市择偶除了工作、职务等基本条件外,十分讲究有无住房和各自的身高。
    民间择偶的第一步是提亲,“六礼”称之为“纳采”,俗称“说媒”、“说亲”及“提媒”等。提亲多请“媒人”。媒人俗称“媒腿子”、“媒婆”,雅称“月老”、“冰人”,近现代有称“介绍人”“红娘”者。媒人来往于男女之间,介绍双方各自的情况。也有双方早已相互了解,特意找媒人穿针引线者。媒人提亲后,为求慎重,多互相托亲访友或亲自进一步“打听”对方真实情况,俗称“打听媒”。在沁阳、巩县、偃师等地,当地视有狐臭之家为“门第不清”,故提亲时把了解对方祖宗几代血缘关系是否清白作为第一要事。
    旧日提亲后要行合婚,也称“合八字”、“合年命”,即双方将子女出生的年、月、日、时采用干支的八个字,俗叫“生时八字”,雅称“年庚”,写在红纸帖上,进行交换合议,称“换庚帖”、“换帖”。庚帖互换时,男家佐以钗、钏、饼、果,女家答以书砚笔墨。换帖后双方各自或请算命先生、或自家按男女双方的生辰属相合算是相克还是相合。柘城、巩县、偃师等地,流传的合八字口诀为“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豫东黄泛区、郑州、鹤壁还有 “青龙克白虎,虎鼠不结亲”之说。泌阳一带民间接到“生时八字帖”后,还要将帖压在“灶王爷”牌位前,三天内家中若无打架、吵嘴、摔碗、摔盘之事,则为吉祥,预兆应结良缘,否则不能联姻。50年代后,合八字之习农村仍沿袭,但不写庚帖而通过媒人口述生辰属相者为多。“文化大革命”中,合八字被当作“四旧”破除。70年代后期以来,乡村又有少数换庚帖合八字者。合八字后,若认为两“命”无抵触,俗称为“大相合”,便可等待相亲。
    相亲是双方父母出面相看未来的儿媳或女婿。俗称“相媳妇”或“相女婿”。相亲后,中意者则继续议亲,不中意者则作罢。民国以前,男女是不能直接见面的,所以造成旧时相亲的骗相、替相之陋。民国以后,逐渐开始男女本人亲自相亲。起始,相亲时,应婚男子由媒人带领到离女方家较近之地或在媒人家中与女方家人谈话,应婚女子便在暗处偷偷观看,俗称“偷相”。也有利用赶庙会或看戏之机,安排应婚男女互相“偷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双方亲自相亲遂成必须程序,俗称“见面”。50年代,在乡村应婚男女第一次见面相亲多为秘密之举。60年代以后,男女见面相亲,已不为罕事。在城镇的许多年青人,多自由恋爱,相互通过工作学习了解和熟悉对方。
    (二)订婚 河南民间继择偶之后的重要婚嫁仪礼为订婚。50年代以前,订婚形式很多,称谓也各种各样,乃为 “六礼”中纳吉、纳徵之礼的演变。两家同意联姻后,先换 “允书”或称“下允贴”、“换贴”,“传小启”、“串贴”,以及 “投启”、“纳启”等等,实似古之纳吉礼。允贴内容多已成定式,男方允贴多写“不揣因陋,妄攀名门,尚蒙金诺,昌盛雀跃”;女方允贴则写“敬接冰语,联婚高门,幸蒙俯允,昌盛忻舞”。近代在宜阳一带,也有交换杯酒以示应允者,称作 “换杯”。交换允贴一般通过媒人。在偃师一带,女家多以面条招待传允贴的媒人,男家则招待以酒。光山人把请媒人和亲友喝酒称作“喝准酌”、“喝准媒酒”或“明个众”。
    双方允亲后,要使婚姻正式定下来,还要“传大启”,即古之“纳徵”。传大启时,双方要交换上面印有金色龙凤图案的订婚专用红色礼贴,其名称“龙凤大启”或曰“八面龙凤柬”。其第一页写“全书”字样,以后各页先书以谦词,继书籍贯、三代、年庚、命名和媒人姓名,颇有证书之意。
    传大启多选在双日进行,以取“成双”吉利。是日,男方执“龙启”,并携带商定好的“聘礼”,女方持“凤启”,相互交换。从此两家婚姻就算正式定下,不可轻易反悔。河南回族的“聘礼”一般以12只羊的价格为标准。渑池一带,传大启后女方必须要将男家送来的聘礼置于八仙桌上烧香祭拜,并让邻里观看品评。故当地称“不烧香,不算事”。传大启之日男女双方要设宴席谢媒人,谓之“待大媒”、“坐媒人桌”。此宴席多以大鱼为燕宴必备之品,故柘城人将“说媒” 称作“吃大鱼”。
    定亲后,男女双方便可相互来往,如果中途发生变故,俗称“退亲”、“退婚”。退亲如为男方提出,其所下女方聘礼不得索要;若女方提出,要如数退回男方所下聘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订婚之俗渐有简化,尤其60年代以后,只要双方同意联姻,相互交换纪念品即可。乡间多以手巾相换,换手巾时,男方多在手巾内包上一定数量的现金。还有许多以照“定婚像”,为正式订婚的依据。
    (三)婚礼 河南人称结婚为“完婚”、“完亲”、“办喜事”。男方称“娶媳妇”;女方称“嫁闺女”、“打发闺女”、 “闺女出门”等。结婚要举行结婚礼。为河南婚嫁习俗中最为隆重和讲究的。旧时结婚仪式繁缛琐细,其中有男女双方家族、亲族对本家亲属成员增加认可的社会交往仪式,也有人们对新生活开端的祝福、愿望以及信仰的习俗心理,尤其是祝吉驱邪仪式,充满禁忌迷信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婚仪礼逐渐删繁就简,除旧更新。60年代初,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已有采用集体结婚典礼的。“文化大革命”中,众多婚礼习俗作为“四旧”( 四旧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被破除,婚礼中的迷信成分濒临绝迹,婚礼仪式尚俭。80年代,婚礼中的旧习又有恢复,与集体结婚、旅游结婚一起流行于城乡。但也有不少青年男女结婚,到民政部门登记后,不张罗请客,不披彩戴花,只向周围同事发些糖果便步入洞房开始共同生活。
    河南民间结婚传统礼俗,要由男方选择结婚日期,俗称 “看好儿”、“滤好儿”、“约日子”。在旧社会,多请人预卜婚期。婚期选定后,再备礼携带婚书去通知女方,俗称“送好儿”、“提日子”,似“六礼”中之“请期”。沁阳一带“送好儿”,要给女方送数百根到上千根甜麻糖(一种油炸食品)。女方接礼后,将麻糖分送亲友街坊以告婚期,并据所送麻糖数,准备“陪嫁”礼品。一旦婚书送到女家,女方同意后,就不能轻易改动婚期,林县人以为“择号已定,不许移动,后移死婆,前移死公”,实际上是怕女方再找麻烦,误了婚期。 
    “送好儿”之后,亲友及四邻按远近亲疏向嫁女送礼,诸如布料、衣物、床单、梳妆用具等。这些礼品在结婚之日要统统装入箱柜中赔送女子,也叫“添箱”。在沁阳,凡接受女家“送好儿”麻糖者,必须给女子添箱,否则为失礼。豫西一带,婚前三五日,邻居还要给将出嫁女子端一碗饺子或其他面食吃,叫“送汤”或“送饭”。
    结婚日,亲友及街坊要赠送礼品,古称“打鸿”,俗称 “行人情”。礼品按远近亲疏而有别。70年代以前,关系近的,多送脸盆、暖水瓶、镜框、床单、被面或现金等;一般关系的街坊,或送一张画,或一幅对联即可表庆贺之情。80年代始,人情礼越行越重。礼金从数元升至数十元,有不少人已不堪此重负,但因风习使然,只好勉强为之。
    50年代以前,女子出嫁前,要进行的“开脸”俗(详见本章“成年”),60年代始渐衰。女子出嫁前,多去理发店理发美容。结婚前一天,男方要再次向女方赠送礼物,叫“下礼”。下礼中必不可少的是新娘的嫁衣。旧时嫁衣中最重要的是红棉袄,结婚之日必须穿着红棉袄,据说穿红棉袄寓意婆家生活厚实富裕。60年代后,红棉袄嫁衣渐被各种时兴服装取代,但少数乡村仍有人沿此习。下礼中,还有送女方一只涂以红色的黄母鸡的,以示“以命换命”之意。实为古代 “雁礼”之变异。送下礼时,媒人要手提两个酒壶,壶嘴插以柏枝和艾枝,以取“百无妨碍”之吉利。女方接礼后,需回赠新郎一身衣服与各种表示趋吉避邪意义的物品,如回送陈曲、酒酵,以示双方共同发家;回送米面、食盐,表示米面夫妻二人合缘份;回送柏枝、绒花,表示四季长青,荣华富贵;回送大葱艾枝,表示聪明伶俐和夫妻恩爱等。今下礼之俗仍存,但其迷信色彩渐淡。
    女子出嫁的妆奁,在婚日或婚日前一天,由男方派人去搬运。豫东民权、杞县一带,则是女方请人把嫁妆抬送到男方,俗称“抬嫁妆”,又叫“娶嫁妆”、“搬嫁妆”、“过嫁妆” 及“抬箱子”等。抬嫁妆时,女方所有的妆奁都系上三个红布条,箱柜底部还放以压箱钱和花生、红枣、核桃、糖等四样果品。男方在赠送女方“装箱钱”和“掌匙钱”后,便可抬走。在偃师一带,抬嫁妆者可在途中将箱子锁打开,取出压箱钱和果品,俗称“偷箱子”。一般多在嫁妆抬到家后,趁街坊邻居观看之机,压箱钱和四色果品由抬嫁妆的人哄抢净光,以为酬谢。沁阳等地,嫁妆到家后,还要先由公爹或长兄将箱柜里的物件从上而下翻看一遍,俗称“翻箱底”。
    结婚前夜,男方须布置好新房,新郎此夜必宿于新房,并要有弟、侄辈陪伴压床,俗称“暖房”。家境富裕的还请响器班子助兴。在豫西、豫东、许昌、光山等地,暖房之夜,要请一位长辈妇女行铺床礼,铺床人要边铺床边诵“铺床歌”,并把花生、糖果、红枣等抛撒给看热闹的人。在豫南商城、光山一带,铺床人还要在床的四角放上四个白萝卜,四个鸡蛋,以祝新人生男孩。新房门旁要挂一块肉一条鱼以避邪,名叫 “喂老虎”。
    结婚日,要行迎娶礼。河南迎娶礼有两种形式:一为 “迎亲”,届时,新郎亲到女家;一为“等亲”,新郎不去女家,在家等候。
    民间迎娶用具,50年代以前,多用花轿,因贫富不同,轿数也不同。有1顶、2顶、4顶、8顶轿之分的。贫困人家,也有用马、牛牲畜车的。豫东豫西南一带民间贫者多用“席卜楞牛车”。50年代后期以来,结婚用轿、车者日渐减少,新郎新娘身披红绿绸子,胸前挂朵大红花,或骑一匹大马,或骑自行车,两家相距近者也有步行的,民间称为“文明结婚”。70年代后大都用自行车、汽车和拖拉机迎娶。
    结婚之日,男家门前鼓乐喧天,红喜联、红双喜字已贴于大门、堂屋和其他门窗、器物之上。是日清晨,男方起早便去迎亲。相传新娘在日出后到家最吉利。讲究尽早抢在同路娶亲者之前,俗称“抢轿”。民国时期,官宦富豪之家,若亲家相距较远,为“抢早”,女方多在婚日前几天便将新娘及嫁妆护送到男家附近房院,俗称“扎公馆”,以便婚礼按时进行。
    迎亲队伍出发前,早已打发两人先带礼去女方家报信。豫西一带要送“连刀肉”一块,“连根葱”两根,以示“骨肉相连”。豫东虞城等地则送“曲砖”(曲砖,一种做醋用的酵母,形状如方砖,故名)一块,“坐机板”一个。所送“曲砖”要在女方发轿时让新娘嫂嫂在门坎上摔成两段,门外的归新郎,门内的留娘家,意为两家都“发”。“坐机板”本为民间妇女织布时所坐,此处借织布为“致富”的谐音。豫北林县则送两包米面、两管棉花、两包食盐、两包石子及一束艾,以祝新婚夫妇丰衣足食、夫妻恩爱、诚心实意相处。
    迎亲队伍出发时,放三响花炮与一挂鞭炮,请有响器班子的便开乐齐奏。新郎披红戴花,由数名男女迎客相陪,起轿出村,迎新娘的花轿内坐一新郎的弟侄辈儿童,叫“压轿孩”。轿前走一二执事,腋夹红毡,手提鞭炮,一路逢村过店皆鸣炮奏乐。有两家相距近者故意绕远路,以显示荣耀。迎亲队伍中,新郎之弟要用扁担挑一牛笼嘴,里面放一个红公鸡,一束艾,两根连根葱,走在迎亲队伍之间,所谓“挑鸡”。到新娘家后,女方要把葱、艾留下,再放一只母鸡让挑鸡人挑回。豫东、豫南等地,把此鸡叫“长命鸡”。长命鸡只能卖不能杀,卖鸡的钱也定要买盐食用。偃师一带挑鸡不用活鸡,而用木雕鸳鸯。这是租赁花轿时随轿所带。
    迎亲队伍到女方村外,放三响花炮报信。女家要出人迎接至门口,先赠压轿孩儿礼钱后迎客人进家。讲究之家要让新郎行祭祖礼,礼毕,设宴招待迎亲人。宴间,男家迎客要伺机“偷”女家一样小物件如酒杯、壶盖、筷子之类带走,叫 “偷富”。待女家送客到男家,在宴间也要“偷富”,等三天回门时双方再交换所“偷”之物。沁阳等地招待迎亲者要用四盘糖果,以示新郎“摘果”之意。安阳一带,设宴毕,先送新郎到门外轿中静等新娘上轿,俗称“蹲女婿”,据说此举在于考验新郎之耐性,实为让众乡邻认识新郎。
    迎亲队伍一到女家,女家便要为嫁女梳妆。梳妆后的新娘,身穿嫁衣,头蒙红布,鞋内放几枚铜钱以待上轿。新娘临上轿,长辈对其反复叮嘱:今后要孝敬公婆,夫妻和睦等话语。然后新娘怀揣一面镜,手抱一花瓶,或由兄弟背上轿,或坐在椅子上由兄弟抬到轿前,让女迎客搀扶上轿。花轿在鞭炮声中起程,新娘兄弟数人扶轿相随,俗称“帮轿”。随花轿前往送新娘的亲属俗称“送客”。男送客一般则是新娘的舅、叔、伯、兄、弟等,女送客则是新娘的妗、姑、姨、嫂等人。
    一路上,鼓乐在前,花轿居中,送客在后。花轿忌走重道,逢村过店仍要鸣炮奏乐,如遇巨石、大树、庙宇、桥、井等,必以红毡遮盖,再贴上红喜字避鬼祟。过村店时,有爱热闹的人用长凳横放路中,上放烟酒挡轿,请响器班子献艺,俗称“挡喜”。途中,若有两家迎亲队伍相遇,需互换红花、红喜字和燃放鞭炮相庆。在林县,花轿返回新郎村庄,新郎的亲朋好友多到轿前点燃火鞭庆贺,俗称“助鞭”。
    花轿行到新郎门前时,由新郎兄长持谷草火把燎轿门后,再由一人一手用火钳夹一烧红的犁铧,口称“犁铧本是金,称它为老君,烧红谁也不敢侵”,一手端醋或水,将其浇于犁铧上哧哧啦啦冒烟绕轿三周以避邪,俗称“打醋坛”。打醋坛者边绕轿边念“打醋坛歌”,多是避邪祝吉之意。如沁阳一带《打醋坛歌》:花轿到门前,请我打醋坛,我说我不会,主家有意见,无法住下推,只好胡编编:新人到门前,街坊邻居都喜欢,下边点火把,上边放火鞭,火把着的旺,没有火鞭响得喧。婆递杼,姑娘搀,亲戚朋友转红毡。一块檀香木,雕刻骏马鞍,新人迈过去,四季保平安。搀到当院内,二人同拜天,夫妇跪在地,共同发誓言,你恩我爱成婚配,同甘共苦过百年。拜天堂,拜地堂,然后再拜二爹娘,亲戚朋友都拜过,二人入洞房。叫秋菊和海棠,开开柜,开开箱,取出新人嫁衣裳,梳头擦脸巧梳妆。喜逢黄道日,妖魔不敢挡。” 最后高呼:“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大吉大利!”
     打醋坛后,由两个女迎客上前掀开轿帘,一人把胭脂、香粉涂于新娘脸上。另一人递给新娘一花瓶,取“平安”之意。有的为捉弄新娘,就把油抹在新娘脸上,叫“添俊”;方城、沁阳等地男家还要赠新娘下轿礼,同时新郎需到轿前向新娘施礼,新娘婆母也将织布机杼和自己的红嫁衣递给轿上的新媳妇,并念:“家要富,婆递杼。家要好,婆递袄”。以祝新娘继承婆婆勤俭持家的传统,可谓用心良苦。
    50年代初期,乡村迎亲仍沿旧习。60年代中期以后,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迎亲仪式渐被革除,许多仪礼也因时因地发生了变异。
    新娘下轿后,在人搀扶下沿着铺有红毡或苇席的地上前行。这时新郎兄长用五谷杂粮或麸皮杂以寸许长的谷草节和花生、红枣、铜钱向新娘头上撒去,叫“撒草料”、“撒盖头”、“撒喜钱”。在沁阳部分地区,要由公爹撒草料。撒草料者边撒边唱《撒草料歌》:“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富贵满家门,四撒明年生贵人”。围观者争相抢糖果和铜钱,以抢到手为吉利。抢到铜钱者,多将此钱缀于自家幼儿衣帽上用来 “免灾”。七八十年代,撒草料之俗仍存。在城镇,人们以为麸皮谷草不卫生,就以彩色纸屑代之。
    新娘进家门的路上多设置一马鞍和盛(shéng)子(民间织布机上的经轴)。新娘必须迈过马鞍和盛子,俗称“骑马过盛”。周口一带,新娘还要迈过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盆,据说可避讳驱邪。60年代始此俗渐衰。
    新郎家院中设有天地桌,新人行至天地桌前,要在乐曲声中举行拜堂仪式,又叫“拜天地”。天地桌上置一装满粮食的斗,斗的四周写上“金玉满斗”四个大字,红纸封口,斗内四角放若干硬币,以供拜完天地后看热闹者将此钱掏出取吉利。斗中插一柏枝,枝上缀铜钱,叫“摇钱树”。斗旁放一秤、一镜、织布机杼、一灯或一蜡烛。新郎居右,新娘居左,并肩立于天地桌前,执事人高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由搀客扶新娘入洞房。民间以为男女只有拜过天地后才能算正式夫妻,所以非常重视此礼。若新郎婚日因故不能拜天地,就使其姐妹抱只公鸡代替。在林县,对新婚夫妇属相相妨者,拜天地时则要用被子将二人隔开,称“隔山拜天地”。渑池拜天地时,新郎要先揭掉新娘的蒙头布,用脚在地上踏三下,以示夫权之威。光山拜天地前,女送客不能入新郎村庄,要待在村外等待新人拜过天地后,才被迎入家中。
    50年代后,民间大部分地区天地桌上已不设斗、秤等物,只在桌子后墙壁上贴毛泽东主席画像一张,并改“一拜天地”为“向毛主席鞠躬”。近年城镇公职人员拜堂,有的将 “向领袖鞠躬”改为“向单位领导鞠躬”。
    拜堂后,新人入洞房。这时看热闹的儿童争相撕扯新房窗户上的红纸。相传扯窗纸者可不患红眼病。方城一带新娘入洞房时,还要有一人手执米筐向新娘头上撒米,一边撒一边唱“撒米歌”,歌词灵活风趣,多是随时随地而变的祝福语。
    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要行“坐帐礼”,即并肩坐在预先指定的位置上。虞城一带坐帐的位置多为阴阳先生指定。洞房小者,坐帐则在院中用席或秫秸箔事先搭一帐围。坐帐时,新人双双先向床行四礼,叫“拜床”。50年代以后,行坐帐礼者多在一长凳或床上进行。坐帐后,新娘更衣梳妆。新郎嫂嫂要给新娘梳头,梳头时嫂嫂常借机打趣新娘,边梳头边念诙谐幽默的《上头歌》以打趣新娘,歌曰:“一木梳,二木梳,寻个女婿卖红薯。一篦子,二篦子,寻个女婿是戏子,梳梳鬓尖,女婿做官儿”。梳头后,新郎的妹妹端来一盆洗脸水,水内放有用红线缠绕的皂角、花生、红枣各两个,铜钱12枚,让新娘用指甲蘸水象征性地洗洗脸,并拿出在娘家早已备好的红封酬谢小姑与上头人。柘城一带,看热闹的常在这时将新娘的嫁鞋脱掉,隔梁外扔,然后视其鞋口落地情形预测新娘的生育。相传鞋口朝上先生男,反之生女。若一鞋朝上一鞋朝下,则预示将来儿女一般多。方城博望一带闹房人常将新娘绣鞋带回家中埋入粮囤,据说能年年有余。
    拜天地之后,设宴款待来客。宴间女家来客要以“红封”赠给厨师和端盘的表示酬谢,俗称“下厨礼”。男家则要对“女送客”和送嫁妆的人赠红封。宴毕,送客由陪客相陪会见新娘的公婆,双方互相问侯,说些客套话,并商定新娘回门事宜等,然后告辞,男家主人和陪客簇拥欢送。午后新娘要给公婆及众亲友行礼,凡受礼者都要给礼钱,称“叩头钱”或“拜钱”。街坊邻舍中与新郎父母同辈份者趁前来道喜之际,用煤或油墨在公婆脸上任意涂抹,以表庆贺,叫“抹花脸”。旧时婚宴日,有丐帮赶喜事之俗。乞丐们侦得某家办喜事,就成帮结伙,带一挂鞭炮和包有少量现金的红封子前往贺喜。主家接礼封不能当面拆看,并须以礼相待,并在大门口安座,让厨师为他们单独办一桌酒席。就餐时,丐帮头目坐首席,头目吃那样菜,其他乞丐也吃那样菜。但席中的一碗红烧肉不准食用。若喝完第一壶酒,第二壶酒不准喝,餐毕,所留红烧肉并一壶酒均由头目带回自用。临走时,主家须付给加倍的封子钱和烟,才欣然而去。倘若主家招待不周,丐帮将闹得喜事不宁。
    婚日下午,新娘要到厨房用刀切已擀好的面条,俗称 “下厨”。下厨是试验新娘烹调技艺与聪明才智的一种习俗。下厨时,常有邻居妇女簇拥观看。新郎嫂嫂事先常把已擀好的面片中,故意夹进一根筷子或厚纸叠起,让新娘切。新娘若在婚前已知此俗,切面条前,就先把面片抖开再叠起来切,趁机检查面中有无异物,便能赢得看者的赞誉。否则,会逗笑出丑。
    晚饭时,新娘喝“子孙汤”,子孙汤又叫“喜汤”,在河南各地,子孙汤的制作方法不一,有放有红枣的面疙瘩汤;有面条或荷包蛋汤等。喝子孙汤是新娘入洞房后的一种饮食礼俗。饮此汤时,新娘略啜一口后,端汤者问“生不生”,新娘要答“生”,然后便将汤连碗筷扣于新娘床下。在豫南光山、商城等地,喝罢子孙汤,还要用鸡作一碗“凤汤”,让新娘夹一块汤中的鸡肉掷于床下,据说是喂虎狼鬼怪,用来保证日后生育子女能顺利养活。
    晚饭后,新郎妹妹或嫂嫂要给新房送灯。送灯人要口念祝福词。接着便行“入洞房礼”,此礼花样甚多。偃师邙岭一带,称作“送房”。白天新郎陪新娘入洞房后,在人们逗新娘时,新郎多趁机溜出。晚上新郎不好意思自己直接到洞房去,故有“送房”之举。送房仍由嫂嫂主持。送房时,新郎要身穿礼服,端坐父母房中,送房嫂嫂在闹房人簇拥之下,让新娘手持一条红绸子去“请”新郎。新娘走到新郎身旁说道: “美好姻缘一线牵,今日和哥结良缘,请哥同妹入洞房,白头偕老心不变”。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绸子的另一头递给新郎,新郎站起双手接过绸子,回道:“接过红绸心喜欢,谢谢妹妹来接俺,今日挽了同心结,谁若变心天地鉴”。两人话语羞涩,众人嬉闹逗笑。然后新娘手牵红绸一头在前,新郎手拉红绸一头在后,在送房嫂嫂的带领下,走出父母之房。及至门口过门槛时,似乎生活中遇到了障碍,新娘要说:“携郎一同入洞房,门槛挡路把俺挡”,新郎忙答:“妹妹,妹妹,不必慌,哥哥扶妹过门防”。来到院中,闹房者早已将白天宴客的桌椅高高摞起来,谓之“天桥”,要新娘新郎一起通过。上桥时,新娘要说:“哥哥,哥哥,扶扶吧,桥梯不稳要摔叉,只要顺当把桥上,妹给哥哥献枝花。”新郎忙答:“妹妹别说客气话,哥哥妹妹成一家,夫妻相助是正理,咋能叫人来笑话。”在众人的欢笑声中,新郎搀着新娘上了“天桥”。桥顶由两把相背的椅子组成,两人必须搂抱相助而过,否则会出危险。新娘要拉着新郎说:“前进路中有危险,哥哥、哥哥怎么办?不管千难和万险,妹妹绝不把心变。”新郎要坚定地表示:“妹妹说话动哥心,危难别想拆俺们,同心协力翻桥顶,咋能去做窝囊人”。闹房人也故意惊叹“桥顶”之险。新人在羞涩中,经过一阵忸怩,相互搀扶搂抱翻过桥顶。下桥后,主持嫂嫂让一对新人紧握双手大声说道:“夫妻共同度难关,谢谢哥哥(妹妹)帮助俺!”之后,进了洞房。新娘新郎坐在桌边床上。这时端进四盘菜,有热有凉,还有一瓶酒。送房嫂嫂斟上两杯酒,让一对新人对饮,称“饮交杯酒”。也有称“饮交心酒”、“喝团圆酒”等,是古俗合卺礼在民间的延续。饮酒时,新郎新娘相向而立,左手各持杯相碰后,双臂交挽,一起饮下。豫西一带饮交杯酒时,多要新郎在敬新娘酒时先说:“这杯酒是敬你哩,叫你给我生儿育女哩!”然后要新娘回答: “这杯酒敬你哩,叫你给我遮风避雨哩。”50年代以来,饮交杯酒渐成一种闹房习俗,闹房人借机提出种种难题打趣新娘。
    在河南许多地方,饮交杯酒后新郎家还要请一儿女双全的妇女给新人铺床。也有让公爹或大伯子哥铺床者。铺床又叫“扫床”、“撒床”或“撒帐”等。铺床前,新娘要把婚床上故意反铺的席翻正过来,翻席时新郎要问“翻过来没有”,新娘须答“翻过来了”,否则闹房人不依。铺床时,铺床者将一双竹筷装入枕中,再把红枣、花生、栗子、籽棉、核桃等抛撒在床上。铺床人边撒边唱“铺床歌”,歌词诙谐而灵活,多为赞祝新人夫妻恩爱,早生贵子之意。有的新郎嫂嫂为捉弄新人,偷偷在被褥四周放入蒺藜,相传此俗原有避免新婚夫妇贪睡之意。豫北一带铺床后新郎妹妹还要给新房送尿盆。送时要由小姑二人抬着尿盆送进洞房。据说寓意姑嫂和睦。送尿盆时,新娘要赠送小姑以“喜封”,表示酬谢。
    入洞房礼结束,嫂嫂等退出,便可由闹房人闹房,闹房俗也称“吵房”、“耍新媳妇”、“逗媳妇”等。闹房习俗本来源于避鬼邪的原始信仰,在社会发展中,信仰色彩越来越淡。近代人们闹房主要是为了庆贺新婚。在河南民间,婚后三日之内,无论长辈、平辈或小辈,均可聚于新房中说笑打闹,百无禁忌。闹房人越多,主人越高兴,闹房者如何喧闹,主人都不可恼怒,俗称“三天之内无大小”、“越闹越发”。闹房花样繁多,多为对新人的耍笑戏弄。为免其耍闹,新娘常以烟糖招待闹房人。有的新娘受不了戏弄,寻找机会把闹房人关在门外,任凭闹房人好说歹说也不开门。有些闹房人为让新娘开门,便在门洞里点燃麦秸烟熏新娘,更有恶作剧者,在火中投以辣椒,熏得新娘鼻涕一把泪一把,直到打开房门方罢。近年,人们仍采用各种游戏方式闹房。有些游戏虽无恶意,仅是为了博得乐趣,渲染新婚之夜的喜庆气氛,但恶作剧的戏弄实不可取。河南民间,闹房方式颇多,如吃吊苹果、酒杯插筷子、吸过桥烟、扶芒牛等等。
    闹房人直至深夜方散。洞房花烛长明。正当新人新婚燕尔甜情蜜意之时,有的闹房人悄悄折回,偷伏于窗户外面静听新人的私房话,叫“听墙根”或“听房”。倘若无人闹房、听房,主家便要在新房窗下放一扫帚,上搭一件衣服,佯装有人听房。据说“人不听房鬼听房,鬼如来听房,看见披衣服的扫帚,误以为有人听房,就不敢侵入新房了。” 
    (四)回门 婚后第三天,新娘要偕新郎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之日,新娘父兄辈要提早带饺子等礼到新郎家迎接,俗叫“送汤”,亦称“叫第三儿”,这时新郎备礼随妻子和来人一同前往。旧时新郎到岳父家后要行祭祖礼并拜长者,然后女家设宴招待。新娘“回门”也是新女婿第一次正式到岳父家作客,宴饮时新郎要坐首席,所受到新娘家的招待,也是一生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届时由女方娘家的近亲好友赴宴陪席。
    新娘回门时,要走结婚时走的老路,不许更改,有“三天不走两条路”之说。是日,回门者还须在日落以前返回婆家。
    新婚后头一个月内禁空房,新婚夫妇也不能分居,但新娘可被娘家请去居住数天,然后再被夫家接回居住数天。柘城一带,新娘第一次回娘家住四天,第二次住八天,故谣称 “头趟四,二趟八,到娘家,娘家发,到婆家,婆家发”。沁阳、安阳等地,新郎新娘多在婚后第九天被娘家接去,于当日就返回,也有夫妇同在娘家居住九天后再返回的,俗称 “住九”。回娘家居住的天数,全省各地不尽相同,一般在娘家居住不能超过住夫家的天数。商城一带,新娘要在夫家居住一月后,娘家方可接去住八或十天,当地称此俗为“住对月”。可知新人之贵。
    新娘第一次住娘家返回时,娘家要赠送花碗两个,红筷两双等礼物。
    新婚后第一个春节,新郎偕妻去拜望岳父母,称“认门”、“认亲”。认门日期皆在正月初二至初六日之内。认门时,新郎备四色礼品,必不可少的礼品为连刀肉(猪肋条肉)。女家回礼时,其他礼品皆可留下,唯连刀肉须用刀砍下一半退回。新娘若有几门族家,新郎就得备几份礼品拜望,凡受礼的族家,都要设宴作答。
    新婿认门,岳父母设宴招待。宴始,先端一碗饺子让新婿吃,新娘嫂嫂往往用辣椒作馅包数个饺子放在饺子碗上,以试新婿是否机智。通常新婿已有此知识,吃时先用筷子夹开上面的饺子。也有不知此端底者,端碗就吃,即使辣得满头大汗也得勉强吃完,因此便成为笑柄。
    豫西、豫北乡村认门时也有戏耍新婿之风。新婿一进村,新娘的弟侄辈便可与新郎戏闹,或脱掉鞋袜,摘掉帽子;或扣留物品。新郎拿出红封才得以解脱。70年代后,戏耍新郎风有增无减,凡新娘的街坊邻居都可参与戏耍新郎之列,为使新婿免受其苦,岳父母要用糖果香烟招待众人。
    豫南上蔡、汝南诸县新婚认门,还要到女方舅父家拜望。
    新婚后的第一个新春正月,女方娘家亲戚也要给男方送礼,叫“添仓”。渑池等县添仓多在元宵节后。添仓时,新娘要提前几日回娘家,添仓之日再背粮食等物回夫家。
    新婚后第一个端阳节和重阳节,娘家都要备礼去男家,叫 “追节”,是婚礼的最后一道仪礼。端阳节,娘家要为女儿、女婿购置衣服一套及扇子、手帕、茶具等夏令所需之物。重阳节则要蒸两个分别填有枣、糖和肉、菜等馅的大糕,糕上饰有花卉图案,男方接礼后,留一半,回赠娘家一半。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天中传奇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