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
更新时间:2014-10-27 15:12:05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
摘要:张伯行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13岁就通读了四书五经。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张伯行奉诏入京,授内阁中书。从此,他步入宦海。
张伯行 (1651年~1725年),字孝先,晚年又号敬庵,祖籍河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明洪武时举家迁居仪封(今河南省兰考县东)。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历任中书舍人、济宁佥事道、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仓场侍郎、 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清正廉明,清康熙帝称之为“天下第一清官”。
张伯行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13岁就通读了四书五经。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张伯行奉诏入京,授内阁中书。从此,他步入宦海。
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年 ) 六月,天降大雨,仪封河堤被冲垮,张伯行召集乡民用口袋装土来堵住决口。河道总督张鹏翮了解他的事迹后,觉得他有治理河务的才干,就上疏举荐。康熙命他到河工任职,督修黄河南岸堤二百余里,并负责马家港、东坝、高家堰等工程。
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年 ) ,张伯行被授为山东济宁道。适逢灾荒之年,他从家乡运来钱和粮食,并赶制棉衣,用来解救百姓。康熙帝喻令按各道救济灾民,张伯行便拿出仓谷22000多石赈济所属汉上、阳谷二县。张伯行的义举被山东布政使指责为独断专行,并要上疏弹劾,张伯行分辩道:“我是奉皇上的旨意救灾,不能说是独断专行。皇上如此重视民间疾苦,应该以仓谷为重呢 ,还是以人命为重?”布政使无言以对,只好作罢。康熙四十五年 (1706 年 ) ,康熙南巡时,专门赐予张伯行“布泽安流”的匾额。不久,张伯行升为江苏按察使。四十六年 (1707 年 ) ,康熙再次南巡。到苏州后,康熙对随从的臣子们说:“我听说张伯行为官特别清廉,这是最难得的。”张伯行却没有因此被上级官员推荐提拔。康熙见到张伯行说:“我很早就了解你,我来推荐你。如果将来做官做得很好,百姓都会认为我是知人善任的。”于是,他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
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民做了很多好事。康熙四十八年,张伯行奉旨调任江苏巡抚时,福建的百姓痛哭相送,如失青天。赴任后,张伯行立即发布檄文《禁止馈送檄》,严禁下属馈送钱物,以整顿当时日益盛行的贪腐之风。文中写道:“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虽曰交际之常,于礼不废。试思仪文之具,此物何来?本都院既冰蘖(音聂)盟心,各司道亦激扬同志,务期苞苴(音居)永杜,庶几风化日隆。”对于百姓所得,张伯行视为民脂民膏,力求赋税宽简。平常公务也杜绝礼品,不受一分一毫。有的州县官吏为了以利升迁,不顾百姓的困苦,任意加重赋税,让百姓不堪忍受。张伯行果断地废除了许多苛捐杂税。
两年后,时逢布政使宜思恭因布政司库存亏空被总督噶礼弹劾罢免,康熙派尚书张鹏翮查处。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的身份代理布政使职务,建议布政司库所亏空的34万两,以分别扣除官员的俸银及使用差役的费用来抵补。张伯行请求噶礼联名上疏,噶礼没有答应。张伯行便自己上疏,康熙得知后命张鹏翮一并调查。张伯行另外又上疏说明了噶礼的不同意见。康熙对张伯行的意见没有采纳,于是张伯行以身体多病为由提出辞官,康熙没有允许。张鹏翮请求责成张伯行的前任巡抚于准及宜思恭赔偿16万两,其余用官员俸银及使用差役的费用来抵补。康熙说:“江南亏空钱粮,并不是因为官吏侵吞。我南巡时,总督、巡抚随意挪用公款而下级官吏不敢议论。如果责成新任官吏来补偿,我实在于心不忍。”于是,康熙让查明南巡时用款情况后上报。张伯行又上疏,奏明各府州县现无着落的钱粮,康熙命令一律免于赔偿。
康熙五十年 (1711 年 ) ,江南乡试的副考官赵晋暗中与噶礼勾结,营私舞弊,接受贿赂。发榜后,苏州士子大哗,抬着财神进入学宫以示不满。张伯行上疏奏明此事,正考官左必蕃也把实际情况上报。康熙皇帝命令张伯行、噶礼同户部尚书张鹏翮、安徽巡抚梁世勋会审此案。后得到举人吴泌、程光奎暗中贿赂的情况,供词中还有噶礼受贿银50万两的情况。由于牵涉到噶礼,案子错综复杂,审理一个多月竟然没有任何结果。于是,张伯行上疏弹劾噶礼。噶礼不甘坐以待毙,也罗列出张伯行的7条“罪状”上奏。康熙在这样的形势下先把二人都解了职。不久,张鹏翮的调查结果出来:赵晋与吴泌、程光奎行贿受贿事均属实,应按刑律治罪;噶礼暗中受贿事属诬告,张伯行应撤职。康熙觉得张鹏翮等人的调查结果是故意为噶礼掩饰,又命尚书穆和伦、张廷枢重新审查,结果却仍旧与张鹏翮的意见相同。康熙对此非常不满,说:“张伯行为官清正,这是天下所了解的。噶礼才干虽有余,但喜好无是生非,并没有清正的名声,这个调查结果一定有问题。”于是,命九卿、詹事、科道官再议。第二天,康熙把九卿等人叫来.对他们说:“张伯行为官清正廉洁,噶礼的品行我不能相信,如果没有张伯行,那么江南许多地方必然会受到噶礼的盘剥。这次二人互相参奏的案子,起初派官去审理,被噶礼阻挠,以致不能得到其中的真实情况。再派官去审理,与前面的意见没有区别。你们应能体会我保全清官的心意,要使正直的人没有什么疑虑和恐惧,那么天下将会出现安定的局面。”在康熙的力保下,九卿等人再次进行调查,终于夺去噶礼的官位,命张伯行复职。
在张伯行被解职期间,苏州、扬州的百姓听到消息后罢市抗议。老百姓涌到会馆,因为平时就知道张伯行清廉不贪,肯定不会接受礼物,便以水果、蔬菜相送。张伯行依然婉言拒绝,百姓们哭道:“你在任,没喝过我们一杯水。现在要走了,不要推脱我们的一点心意。”万不得已,张伯行才收下一把青菜。受审结束回来张伯行路过扬州,为防他有什么不测,竟有数万人聚集江岸护送。后张伯行留任、噶礼革职的消息传出,江苏的官民额手相庆,纷纷写下红幅贴在门旁:“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
雍正皇帝即位后,对张伯行也很敬重。雍正元年,即 1723 年,雍正帝升张伯行为礼部尚书。两年后, 1725 年 2月16 日,一代清官张伯行不幸病逝,享年 75 岁。张伯行留下遗疏,请求推崇儒学,奖励直臣。雍正帝很悲痛,下旨赐谥号“清恪”,意思是为官清廉,恪勤职守。康熙皇帝的夸赞和雍正帝的谥号很精确地概括了张伯行的一生。
《天中人文网》
上一篇:侯氏绝活儿的前生今世 下一篇: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马国强
更多有关 天中名人 的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