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回顾 > 正文

正在消失的四合院

    更新时间:2016-11-22 10:42:58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凤鸣
摘要:恒兴木厂大门洞 。明清东直门是京城进柴木之门,城根到北新桥,有两个大粮仓,海运仓与新太仓,没有大场地,所以北新桥到交道口一带是建木

世代祖居进士第 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3号 2002年7月31日
此宅为古典文学大师叶嘉滢女士的祖宅,其曾祖为武官,祖父、伯父均为名医,大门上原挂有“进士第”之匾。门内影壁上挂有“华佗在世”、“立起沉痀”等四块匾。可惜这座保存完好的建筑,2002年8月8日被拆除。
 
恒兴木厂大门洞 东城区北新桥 2002年4月14日
明清东直门是京城进柴木之门,城根到北新桥,有两个大粮仓,海运仓与新太仓,没有大场地,所以北新桥到交道口一带是建木柴厂的首选,短短一里多地集中了六七家大木场与棺材铺。木厂进料时,要用大马车拉木柴进门,所以这一带有许多大门洞院落。此类大门洞,只在北新桥到锣鼓巷之间,尤其是北新桥到交道口最集中,不过已经在香饵胡同和土儿胡同危改中全部拆平,无踪可觅了。
 
冬雪春风度闲日 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2号的冬与夏之一
1998-2000年,这里展开了首次“北京四合院保卫战”,舒乙等众多文人专家呼吁保护此院。赵景心(赵紫宸先生的儿子)夫妇,二位80多岁的老人拿起法律武器保卫此院,但最后还是被拆了。
此院四季各有美色,遗憾的是,我尽全力也未必能画出此院色彩斑斓、幽静舒适的感觉。“1950年经梅兰芳家人介绍,赵紫宸先生以100多匹布的价格从一赵姓中医手中购得此宅,一直住到1979年以91岁高龄逝世。
“22号院成为一个标志、一个象征,成为对北京四合院命运的又一次检验。于是,两位80多岁的老人对这个院子的坚守,远远超越了房主对自己居住权的捍卫——这无疑也是必要和正当的——而成为一个大无畏的文化行动:为凋零的古都文化和古老建筑请命”。
 
魏忠贤宅伴冰窟 西城区北海东门园景胡同4-14号
这组院落据说是魏忠贤的宅子,从挑檐看风格一致,清水脊的做法也差不多。10号院里边的简易楼原本是花屋子,藏花的窖。此宅之前与陟山门街5号御史衙门相连,西墙外就是古冰窖,与北海、景山的景色连为一片。
 
格扇二门独此家 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8号 2002年8月15日
据西屋老住户徐梅介绍,此宅曾是袁世凯侄子的住宅。此院以南为上,但所有房屋均高大齐整,保存完好,是一所很好修复的四合院。平廊的望板上绘有勾子莲及团福寿字,它的格扇二门在京城民居中也很罕见。已拆除。
 
切割亦留整体美 东城区南池子大街普渡寺后巷10号 2002年7月15日
原为多尔衮管家宅院,已被分割为8、10、12、14号等多个宅院。8号为原花园,日本人在里面盖过楼。
此房格扇精美,木架粗大,大门的砖雕很有特点。两廊有门可同两院。此院原来只是花园的一部分。二门、影壁、枣树已不存,但房屋结构、门窗保存完好。院中石榴、葡萄、玉簪花营造出幽静清爽的小院环境。
 
北方园林好庭院 东城区东直门内北沟沿胡同23号 2002年7月8日
梁启超故居。虽是文保单位,但因为院中住户较多,违章建筑多,杂乱不堪,游廊年久失修,规划局两位年轻人到此院看后说“没有保留价值”。
梁启超、梁思成父子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不提,仅从宅院结构看,亦有不少独特之处,全院的水道设计,一到下雨,雨水全部自然流入花厅水洼中;后院假山下有通道直通花厅,垂花门与三门两廊都是通道,是全院交通枢纽……此院主体结构清楚,房屋完整,如果将违章建筑清除,则是一个非常优美难得的北方园林式宅院。
 
小门小户亦欢颜 东城区南池子大街锻库胡同1号 2002年8月12日
此院坐南朝北,北房三间半,门占半间。南房三间半,东南角留半间。东西房为灰顶平房,院中一棵香椿,是一座舒适清雅的小院。主人已将卫生间安好,修饰一新,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完颜府里三垂花 东城区东四十三条77号 2002年7月草 2008年8月补完
从东四十三条到十四条的四五个院子,在横街胡同就能看到它的爬山廊。当时人们都说这里是蒙古王府,后来找到此宅后人,才知道是完颜氏的府邸。二门是三间的垂花门,在北京还没有见到别处有此种门。
东院一排七间带拍子的房及第二排带拍子的勾连搭房是干什么的尚不得知。询问此院后人,因为只有五十多岁,也回忆不出来。因有人找到此院平面图,才得以画完复原面貌。
 
完颜新宅静安居 东城区柴棒胡同55号 2008年8月3日
主人为东四十三条77号主人完颜氏后人,姓王。王家在卖了原宅邸之后在此院居住。影壁及如意门上的砖雕非常精致,很有特色。此院曾是标租房,影壁前也盖满违章建筑。落实政策之后,房主将标租房收回。现在违章建筑已拆除,一家安居于此,并为母亲安置了一间静室。
 
清洁地炉古有之 东城区南竹杆胡同82号
2002年5月16日到此,此院已被拆。二门不是垂花门,已经拆了,是什么结构,我画不出。9月来此还是搞不清,后在礼士胡同和灯草胡同又见到几个这种二门,虽然残破,但是将几个完好的局部组合起来,画出此图。
屋顶也有烟道,但不是火炕的,应是地炉的,都拆了当时砖土压着看不清。这种地炉颐和园还有。据鲁教珍老师回忆,解放后此院为夏衍先生的住宅。
 
亲睹先辈扩宅院 东城区南池子大街68号
此院在南池子路东的一个小分叉内。房主王姓,祖上在安徽凤阳做官,民国时做买卖。后人为现年91岁的老人王风韶,祖宅为68号院。78年前,少年的他亲眼看到先辈们首先扩建了80号院(正南有月亮门的院),其后又扩建了78号院,当时为果园。
  由此可见,民居不一定是齐整的方正之院,民居的变化与每个家庭的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
 
庙之西界不开门 东城区南池子大街普渡寺西巷35号
按南池子当地习惯,庙的西面宅院不能开正对庙的门,所以原来35号的门开在普渡寺庙基高台之南。
南池子改造后,竟然将院门开在了庙基高台之北,严重违背了当地民俗文化。图中院门为复原原来位置。
 
田家祖宅名人住 宣武区菜市口丞相胡同41号
曾赞助“北京之魂”摄影展的田瑶女士是此宅主人后人。此宅为田学景先生祖宅。清末其曾祖父在南方为官,祖父请原住人民大会堂西的崔姓营造厂花了三年盖此宅。
倒座五间为客厅,北房两间为学馆。二进北房五间为曾祖住,南房五间祖父住,东房过厅为全家吃饭聚会处所。三进东房为祠堂,北房前为搭戏台处。冬日所有廊子用木板封起,廊内放花,夏日木板藏在东北小库。解放后此院曾住朱德、黄炎培等领导人、名人。可惜已被拆除。
 
陟山门外观景楼 西城区陟山门街13号
据70岁高天岭老人讲,陟山门街13号原为李莲英九姨太太宅院,后为法国人办的助产士学校。门楼改为西式大门,日侵华时期为“八周旅馆”,现为大杂院。
此院为靠北海东门最近最大的宅院,全院有廊子相通。观景楼位置极妙,向西可看北海白塔,向东可观景山。
 
四周更道保平安 东城区东四二条21号
李培基之宅。李曾任国民党政府河南省主席,解放后为中央文史馆官员。
此宅日伪时期曾为日寇侵占改建,据本家人后说,前院为客院,没有廊子。后院主房外不是做成抄手游廊,而是做成四间平房一样的廊子,有柱楣雀替,栏杆。西边院有车库厨房,四周更道。
 
多设屏门遮欠缺 东城区九道湾西巷13号 2002年11月5日
此院门楼上原有飞鹰浮雕,门柱上一对瓜果花篮。进门后三面是绿色屏门,再左转又是一扇绿色屏门。您一定认为屏门后应当是三正两耳的另一间耳房,其实没有。此院地界小,里面只有小棚,但欠缺就被遮挡住了。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精彩回顾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