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考级书画等级考生报名表   美术考级题目   中国书画作品评估委员会考级报名规则   前 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中动态 > 记事 > 正文

英雄马金山时隔近百年终团聚

    更新时间:2023-12-29 16:41:39  来源:天中人文网  阅读次数:  作者:
摘要:“爹呀,您让女儿找得好苦啊!”前不久,江苏宿迁市宿北大战烈士陵园迎来了4位特殊的祭扫者,他们从河南省泌阳县而来,是革命烈士马金山的

本网讯: 许 伟   王有震 
600多公里,豫南老区驻马店市泌阳县与江苏宿迁的距离。
86年,31300多个日夜,烈士与亲人远隔的时间。
“爹呀,您让女儿找得好苦啊!”前不久,江苏宿迁市宿北大战烈士陵园迎来了4位特殊的祭扫者,他们从河南省泌阳县而来,是革命烈士马金山的后人。在家人的搀扶下,93岁的马长荣缓缓地走向父亲的墓前失声痛哭。
从战火硝烟到繁华盛世,这次“相见”,她等了太久,太久;这一刻,思念的声音响彻整个陵园。
这一场跨越了86年的寻亲历程,也让一个英雄的名字在经历岁月烟尘的洗礼下重新在人间回响!

 


投身革命舍小家

山路蜿蜒,大铜山主峰危峰耸峙。坐落在泌阳县铜山乡大铜山主峰北麓山脚下的铜山沟村,90多岁的马长荣坐在大门口,静静地晒着太阳,布满皱纹的脸庞显得格外安详。
“我的父亲叫马金山,他离家去打仗时,我和弟弟都很小。”马长荣对我们说,自此她再也没见过父亲。
《泌阳县志》烈士英名录记载:“马金山,男,1906年2月生,王店区张楼村人,1935年9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二十五军营长,1946年12月在江苏省宿迁地区张家圩战斗中牺牲。”
这段文字背后,是一个英雄背负家国命运,从故乡出发,一次次赴汤蹈火,历经战火硝烟,最终战死沙场埋骨他乡的40年革命人生。
泌阳县王店镇小河村张楼,那是马金山出生的地方。此时,麦苗青青,将一望无际的田野披上一层绿纱,一群牛羊在山野间自由游走着。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早已远去,无数革命烈士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已经阔步迈入新时代。
提及父亲马金山,马长荣数次哽咽流泪。作为家中的长女,父亲在她心目中的形象高大而模糊。
时光倥偬,很多隔代相传的往事和记忆已经模糊。在马长荣老人和亲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一个鲜活的革命者“马金山”的形象逐渐生动起来。
1906年,马金山出生在泌阳县王店镇张楼村一户贫苦农民家里,马金山上面有个哥哥叫马鸿章,父亲马进秋常年靠挑担子卖豆腐养家糊口,日子过得很清贫而又充实。马金山从小就学会了割草喂牛,帮着父亲磨豆腐。1919年,泌阳暴发瘟疫,马金山的父母没钱医治,双双病亡。父母去世后的第二年,年仅14岁的马金山便去给大户人家打长工。
那时候,泌阳东部山区农民因生活所迫,自发兴起反抗地主剥削的农民运动——“光蛋会”,马金山积极报名参加,思想深处逐渐产生了“同情穷人、仇恨地主”的革命火种。有一天,马金山发现村边马寺庙中住有逃荒要饭的母女二人,白天外出讨饭,晚上就在破庙中安歇,寒冬腊月,衣食无着,十分可怜。马金山便收留了母女二人,并将家中的食物分给她们。原来,这对逃荒的母女是西平县老王坡人,家里的男人在西平老家被土匪打死,为了活命,母亲只好带着14岁的女儿杨妮逃荒要饭来到了这里。马鸿章当时已经成家,正为弟弟马金山的婚事发愁,便从中撮合,想成全这门婚事。在杨母同意下,杨妮便留在了马金山身边。临别时,马鸿章送给杨母两升小米,当作她返家的盘缠。之后,在兄长的操持下,马金山和杨妮举办了简单婚礼,婚后先后有了女儿马长荣、儿子马长林。
1936年的一天,一伙国民党匪徒借口清查地下党,到马金山家翻箱倒柜,将水缸砸烂,临走还将马金山珍藏的半布袋黄豆种拎走。马金山便去争抢,匪徒就用枪托朝马金山身上狠狠地砸下去,受伤的马金山一连几个月卧床不起。此时,王国华、周骏鸣等共产党人正在泌阳、确山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发动群众反抗旧社会,宣传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并筹建了革命武装力量。
马金山在王国华、周骏鸣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影响下,思想觉悟逐渐提高,参加红军闹革命的意念油然而生。在经过深思熟虑后,1937年9月的一天,他来到本村地下党组织联络点马长富家里,与红军游击大队大队长周骏鸣取得了联系,成为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的一员。之后,他将哥哥马鸿章喊到自己家里,郑重地说道:“哥,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我决定离开咱这个穷家,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又指着妻子说:“往后您娘仨我就托付给咱哥照管啦!”马鸿章深明大义,愿意帮助弟弟将一双儿女拉扯大。为了表达心意,马鸿章让妻子连夜为马金山缝制了一件夹袄。

临走时,马金山特意对刚刚懂事的女儿马长荣嘱咐道:“大妮呀,我这次外出去做大生意了,时间很长,不知何年才能回来。往后你一定要听话,在家里要操心,带好你弟。将来等你长大出闺时,我会赚一大把钱拿回来好好陪送你……”
时光过去86年,回想着父亲临别之际的嘱托,马长荣又一次泪湿衣襟。那次作别竟成父女之间的永别!
“那时候年纪太小,不敢对那些人说自己是红军的孩子,害怕受牵连被迫害。”时至今日,提及当年的情形,马长荣记忆犹新。

 

埋骨何须桑梓地

从河南一路东进到安徽,再转战江苏,从红军游击队员到新四军指战员,1937年到1946年的10年间,马金山跟随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为新中国的诞生一次次冲锋陷阵。
据了解,马金山烈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多次立功受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结束前,他已经成为一名很好的指挥员,晋升为新四军第四师的一名营长,曾得到彭雪枫将军的嘉奖,夸赞他“作战勇敢,是一位很好的指挥员。”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以重兵进攻华东解放区,至11月占领了苏中、淮南、淮北地区。11月15日,国军为配合“国民大会”召开拟定了一个所谓“结束苏北战事”的大规模进攻计划,集中25个半旅,分4路向苏北、鲁南解放区进犯,企图打通陇海路,夺取苏北,进窥山东。宿北战役从12月15日开始至19日结束,华东野战军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全歼整编第69师指挥的3个整旅另1个团及整编第11师一部计2.1万余人,其中俘虏1.3万余人,开创了一次歼敌3个半旅的范例。这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的第一个胜仗,推动了华东战局的发展,初步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经验。
此时,马金山因为作战勇敢有谋略,已经成长为华东野战军七师五旅警卫营营长。1946年12月17日,宿北战役激战正酣,马金山受命担负穿插分割敌整69师所属预备3旅和60旅结合部的战斗行动,带兵攻打盘踞在张家圩小寨中的国民党顽军。此寨四周挖有护城河,河外边布有障碍物,寨墙上设有4座碉堡,配有轻重武器,敌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马金山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攻,势必会造成巨大伤亡,于是他使用“土坦克”先攻打南寨门,在攻寨中每名战士头顶一张大方桌,用湿棉被将方桌顶面和四围紧紧围罩起来,战士顶着方桌行进,将点燃的炸药包和手榴弹投向碉堡中。待碉堡被炸开后,攻寨的战士乘势攻入寨中,“缴枪不杀”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守寨的敌人举手投降。在这场激战中,营长马金山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40岁。
离家年少身,归来报国躯。一张由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和政委饶漱石签署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被马家后人精心保管着,泛黄的证书背面,清晰地记载着马金山那些年的革命经历,红军战士、排长、连长、参谋、营长,这是他从农民到红军战士再到解放军指挥员所能经历的全部,更是他从血与火的战场中一步步成长历练艰苦跋涉的坚实脚印。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宿北战役,他将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从此,青碑无言,功勋永存。

 


烈士英魂回故里

马金山牺牲后,烈士的相关证明材料和抚恤相继送到马鸿章那里。
多年后,作为马金山烈士的老首长周骏鸣在给马鸿章的回信中说,“鸿章先生:马金山同志生前是个很好的指挥员,作战勇敢,可惜在四六年张家圩战斗中光荣牺牲,但这血没有白流,由于无数个同志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而取得了今天的全国解放胜利,因此马金山同志是很光荣的,你们家中出了这样的子弟也是非常荣耀的……”
得知父亲牺牲后,马长荣不知痛哭了多少回。她的耳畔总会响起父亲临别之际的叮咛,她细心呵护着弟弟马长林,也在梦中期待着父亲兑现他的承诺,给她攒下了一大把的钱作陪嫁,可是父亲却永远回不到他的身边,她甚至连父亲安葬在哪都不清楚。
“虽然知道父亲牺牲在宿迁,但这么多年一直没找到他埋葬在哪。”马长荣说,弟弟马长林曾3次带着儿子马朝生到江苏省宿迁一带寻找父亲的墓地,一直未果。在82岁那年,马长林带着妻子和儿子,怀揣珍藏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来到父亲在宿迁战斗牺牲的地方悼念,最后带着遗憾离世。
“每年的清明节和寒衣节,我都会在村子路口祭奠父亲,希望他早点魂归故里。”马长荣说。
转机发生在2023年9月份。9月21日,江苏省宿迁市的宝贝回家烈士寻根志愿者郝晓晨注意到宿北大战烈士陵园内的马金山烈士多年来无后人祭奠的情况,辗转联系河南泌阳寻亲志愿者雪峰,委托他走访烈士家乡,帮助长眠在宿北战场上的泌阳籍英雄营长马金山寻找后人,经过雪峰、乔海欣等人的努力,最终联系上了烈士家人。“这次能找到我姥爷的墓,多亏了泌阳以及宿迁志愿者的帮忙。”马长荣的儿媳妇徐青变接受采访时表示。
10月10日,在泌阳县老新闻工作者牛金元、王有震、李宗印等爱心人士的陪同下,马金山烈士的女儿马长荣、孙子马朝生等4人驱车赶到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的宿北大战烈士陵园。望着墓碑上写着的“马金山烈士之墓”7个大字,一行人泪水横流,深深鞠躬,随后将鲜花、水果轻轻地放到了墓碑前。
马金山的孙子马朝生掩面而泣,“爷爷,今天我们终于‘见到’您了!”马朝生说,跪在爷爷墓前的那一刻,他感觉心愿了结了。
眼泪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生者与逝者的对话。墓碑上沉寂的文字,此刻,鲜活了起来,有血有肉。
马朝生用手把墓碑擦了又擦。这双亲人的手,拂去了烈士墓上70多年的尘土和孤寂。
“爷爷,我们带您回家!”临别之前,马朝生从爷爷的墓前,取了一抔黄土。
从宿迁回到泌阳老家后,马朝生将从爷爷墓前带回的一抔土,埋在了马家祖坟地里。
离家年少身,归来报国躯。离开故乡86年以后,马金山烈士化身一抔黄土,终于重回亲人的怀抱,英魂故里安息。





《天中人文网》
更多有关 记事 的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14 rwyj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中人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10762号-1  热线电话:0396-3506711  QQ:2286946079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77号